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外科论文 >

髋部几何学结构及社区跌倒风险评估与老年人髋部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关系评价

发布时间:2020-07-12 20:37
【摘要】:骨质疏松症是老年人的一个严重健康问题,其主要特点是低骨量和微结构破坏,导致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风险增加。骨质疏松性骨折是老年人骨质疏松最常见的临床后果。髋部骨密度已被用作髋部骨折的有效临床预测指标。骨几何结构也被认为是另一个重要的骨折预测指标,它是独立于骨密度的可以决定骨强度的重要指标。如果说骨强度是影响老年人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内在因素的话,那么跌倒则是骨折发生的直接外在原因。研究表明老年髋部骨折与跌倒风险升高呈正相关。跌倒风险评估也是预测髋部骨折的重要工具,对骨折的干预有重要的参考意义。本研究分为以下两部分:第一部分,利用HSA软件和数理公式,通过病例对照探寻髋部几何学参数与髋部骨质疏松性骨折之间的关系。第二部分:通过问卷调查和实际测量,统计分析检验跌到风险评分与髋部骨折的关系。第一部分目的:系统地探讨髋部几何学结构与老年人髋部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之间的复杂关系,在其中寻找影响骨折的独立危险因素,并评估其对老年人髋部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预测的能力。对象与方法:基于本团队正在进行的纳入6294名65岁以上中国老年居民的骨质疏松研究队列,从中选择了近期发生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骨折组(97例)以及匹配的非骨折对照组(388例)。对研究对象使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DXA)测量骨密度(BMD),由髋部结构分析软件(HSA)在DXA扫描图像上分析得出三十个全髋亚部位(包括股骨颈狭区,NN;股骨粗隆间区,IT;股骨干区,FS)几何学参数,并通过公式计算出七个传统的股骨颈几何结构参数。通过t检验和卡方检验比较研究对象两组间差异,并使用条件逻辑回归模型计算各参数对骨折的比值比。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下面积(AUC)评估髋部几何参数对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的预测能力。结果:(1)三个亚部位的皮质骨内径(ED)、皮质骨厚度(CT)和屈曲应力比(BR)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之间表现出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1)。(2)传统几何学参数:股骨颈横截面积(CSA)和屈曲应力比,以及一些新的参数,例如股骨颈狭区皮质骨内径和外径(OD)、股骨粗隆间区皮质骨内径等,经Logistic回归分析都是独立于骨密度的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的影响因素。(3)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髋部几何学参数联合骨密度预测骨折风险的能力比骨密度单独预测的能力强。尤其在股骨颈狭区,骨密度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596,联合几何学参数后,AUC增至0.705,且两者差异有意义(P0.01)。结论:本研究系统地评估了中国老年居民髋部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和髋部几何学之间的复杂关系,研究结果将提升我们对骨折决定因素的认知,并且为中国老年人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预防提供线索。第二部分目的:探讨跌倒风险评估与髋部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关系和对其预测作用对象与方法:对97名近期有髋部骨质疏松性骨折史的65岁以上老年人,和按照年龄性别以1:4的配比进行匹配的388名无骨折史的对照组,进行修改版的社区老年人跌倒危险评估(FROP-Com)问卷调查和平衡能力测试,比较评估得分在骨折组和非骨折组间的差异,并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得到髋部骨折的危险因素。通过ROC曲线下面积分析评估工具对髋部骨折的预测作用。结果:静态平衡能力得分、姿势控制能力得分和动态平衡能力得分在两组间都有显著的差异。平衡能力测试总得分以及包含了FROP-Com和平衡能力测试的跌到风险评估总分也在骨折和非骨折组间表现出统计学差异,且骨折组的得分都比非骨折组高。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较高的静态平衡能力得分、姿势控制能力得分和动态平衡能力得分,以及平衡能力总分和跌倒风险评估总分,都是髋部骨折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1.293、1.418、1.172、1.114、1.050,95%置信区间不包括1。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16、0.560、0.586、0.617、0.570,都大于0.5,具有预测意义。结论:跌倒风险评估的高得分是髋部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危险因素,是预测的重要且有效的工具。跌到风险评估为髋部骨折的二级预防提供了可靠的参考。
【学位授予单位】:苏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R580;R683
【图文】:

几何学,股骨颈,骨质疏松性骨折,髋部


股骨颈BMD和联合几何学参数

几何学,股骨颈,参数


股骨颈狭区BMD和联合几何学参数

股骨粗隆间,几何学,髋部,风险评估


股骨粗隆间区BMD和联合几何学参数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立岩;王华;季瑞达;董浩宇;许枭杰;王玉环;刘瑞琦;韩继文;王海涛;;骨质疏松骨折的特点及治疗新进展[J];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年04期

2 闻琴;张催;何岚;丁根莲;;鹿瓜多肽注射液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疗效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6年11期

3 辛力;林华;;促骨形成药物干预骨质疏松性骨折临床研究进展[J];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2017年01期

4 林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临床评估和术后干预[J];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2017年01期

5 周君琳;王东;;骨质疏松性骨折的诊断与治疗[J];北京医学;2017年02期

6 刘利民;;《骨质疏松性骨折诊疗指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联合解读[J];北京医学;2017年02期

7 郭松涛;;独活寄生汤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年08期

8 王耿杰;倪连红;马良峗;;骨质疏松性骨折预测方法的研究进展[J];东南国防医药;2017年05期

9 刘亚学;王建东;王沐;王永琴;许静;董艳玲;王印川;;洛伐他汀辅治骨质疏松性骨折效果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5年34期

10 秦彦武;黄伟;;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治疗进展[J];中国医药指南;2016年1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锦平;;中国骨质疏松性骨折诊疗指南解读(骨质疏松性骨折诊断及治疗原则)[A];2016年长三角地区医院医疗保险高峰论坛暨浙江省医学会医疗保险学术年会资料汇编[C];2016年

2 陈锦平;;换个角度看骨质疏松性骨折——关注跌倒[A];2015年浙江省骨质疏松与骨矿盐疾病学术年会暨骨质疏松症和骨质疏松性骨折诊治进展专题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5年

3 杨雷;;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固定原则[A];2009年浙江省骨质疏松与骨矿盐疾病学术年会暨《骨质疏松症诊治进展》专题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9年

4 杨泉森;;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特点与治疗难点[A];2009年浙江省骨质疏松与骨矿盐疾病学术年会暨《骨质疏松症诊治进展》专题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9年

5 何健能;王昌兴;沈建国;姜滔;董黎强;尹航;刘琦;;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中西医结合治疗[A];2009年浙江省骨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6 江新;刘曦明;;桡骨远端骨质疏松性骨折与非骨质疏松性骨折治疗比较[A];中华医学会第三次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中青年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7 李勉;黄韵;徐敏;王天歌;刘宇;马玲英;刘建民;王卫庆;毕宇芳;宁光;;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相关性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内分泌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8 张振东;唐伟华;沈伟中;沙蕉;;手术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临床经济学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六次全国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学术会议暨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成立十周年论文汇编[C];2011年

9 黄公怡;;骨质疏松性骨折外科治疗的困难与对策[A];2011年浙江省骨质疏松与骨矿盐疾病学术年会暨《骨质疏松症诊治进展》专题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年

10 王志芳;郑丽丽;韩超;吴文迅;;2011年河南地区部分50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病特点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一次全国内分泌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刘卉;钙剂市场争夺白热化[N];医药经济报;2017年

2 首席记者 闫煈;骨质疏松性骨折诊疗亟须规范[N];健康报;2016年

3 本报记者 马艳红;骨质疏松性骨折:预防重于治疗[N];中国医药报;2016年

4 记者衣晓峰;什么引发北方寒冷地域骨质疏松性骨折[N];健康报;2009年

5 殷浩 端木 群力;骨质疏松性骨折de判断与家庭救治[N];中国医药报;2003年

6 轩和 林乾;女性骨质疏松性骨折的7种预示因子[N];中国医药报;2003年

7 丁晓榕;骨质疏松性骨折诊疗指南加紧制定[N];健康报;2008年

8 魏开敏;防范骨质疏松性骨折[N];中国中医药报;2007年

9 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教授 戴\戎;骨质疏松性骨折新对策[N];健康报;2007年

10 胡德荣;骨质疏松性骨折研究获重大进展[N];中国医药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方宇;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性骨折与维生素D受体(VDR)基因多态性及环境因素的相关性分析[D];南方医科大学;2018年

2 庄洪;骨康对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过程Ⅰ、Ⅱ型胶原及CTGF表达的影响[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5年

3 杨岚姝;FRAX(?)对北京地区绝经期非骨质疏松症妇女主要部位骨质疏松性骨折风险预测价值[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6年

4 董超;HIF1α在多孔支架血管化的作用与在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应用及机制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6年

5 邓忠良;低能脉冲超声波对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影响的实验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3年

6 张钢;阿伦膦酸钠对大鼠股骨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过程的影响[D];重庆医科大学;2014年

7 田发明;辛伐他汀对大鼠骨质疏松性骨折及BMSCs成骨分化的影响[D];河北医科大学;2011年

8 贾觉睿智;2型糖尿病对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影响及机制探索[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卢登攀;FRAX对已发生OVCF女性患者的实际预测价值[D];南华大学;2018年

2 卢思琦;髋部几何学结构及社区跌倒风险评估与老年人髋部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关系评价[D];苏州大学;2018年

3 吴德娣;重组人甲状旁腺激素对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疗效的系统综述[D];遵义医学院;2018年

4 芮敏R

本文编号:27524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waikelunwen/27524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39d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