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的体外类器官培养和个性化药物选择
发布时间:2020-09-09 18:44
背景类器官培养是一种新发展的体外三维培养技术,2014年Lancaster在《Science》上发表综述,将“类器官(Organoid)”明确定义为:以干细胞或器官祖细胞为原料,经过体外培养,能发生细胞分化及谱系定向,即自组装为器官样结构的细胞群。相比于传统的细胞系和PDX模型,它具有拟合度高、培养周期短、传代稳定等优势,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肿瘤研究,目前全球各个实验室已陆续培养出具有肝、胰腺、肺、肾、视网膜等微观结构的类器官组织。2018年HansClevers实验室率先在《Cell》杂志上发表文章,宣布成功建立了乳腺癌类器官的实验方法,并构建了一个含100例乳腺癌类器官的生物库。乳腺癌类器官研究尚在起步阶段,而国内尚缺乏乳腺癌类器官相关研究。目的1.探索构建乳腺癌体外类器官培养的实验方法;2.对成功建立的类器官模型进行组织层面、基因层面的评估;3.利用类器官模型进行个性化药物敏感性检测,对比临床疗效,评价其应用于临床的可行性。方法1.纳入2017.11至2018.4就诊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乳腺门诊的乳腺癌患者,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取样,在以基质胶为基础的培养基中对样品进行体外类器官培养,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类器官生长情况;2.将培养成功的类器官制成石蜡标本,切片并进行HE染色及免疫组化染色,进行组织学评估。3.用试剂盒提取类器官DNA,构建DNA文库,进行二代测序并提取拷贝数变异(CNVs)及单核苷酸变异(SNVs)数据,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进行疾病预测及分析;4.分别用不同浓度的药物处理类器官,测定细胞活性,评价药物敏感性,并与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本实验共纳入15例活检样本,类器官培养成功3例。2.将培养成功的类器官制成石蜡切片,HE染色提示细胞核质比、核异型性符合肿瘤细胞特征。IHC染色结果与原肿瘤部分符合。3.培养成功的类器官CNV及SNV测序发现变异基因参与细胞生长、细胞增殖、抑制细胞凋亡、促进肿瘤血管生长等环节。4.对3例类器官进行药物敏感性筛查,发现了可能有效的治疗方案,和实际临床治疗疗效有一定联系,但证据不充分。结论在本实验中,我们初步建立了乳腺癌患者的体外类器官培养平台,但成功率低于国外文献报道,类器官组织及遗传层面检测符合肿瘤细胞特征,但缺乏与原肿瘤对照,后续实验需更完善、更大规模的样本检测。类器官药物敏感性检测结果和实际临床治疗疗效有一定的一致性,但对于临床应用的指导仍需更多研究数据支持。
【学位单位】:北京协和医学院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R737.9
【部分图文】:
殖、分化的了解,人们逐渐成功地在体外培养出正常组织。2014年Lancaster^回顾逡逑了既往研宄,明确定义了类器官为:以干细胞或器官祖细胞为原料,经过体外培养,逡逑能发生细胞分化及谱系定向,即自组装为器官样结构的细胞群(如下图1所示)。逡逑^邋Mm逦做肝嫌或祖细胞逡逑细胞分选逡逑f?逦谱系定向逡逑栜%栛逡逑图1类器官形成过程示意图逡逑2009年Hans邋Clevers实验室首先发现了一种Lgr5+的细胞具有肠腔干细胞功能逡逑[11],随后基于这种肠腔干细胞建立起一种新的体外培养方式[12],即小肠类器官培养,逡逑通过在基质胶中加入特殊的生长因子,模拟体内环境,最终形成具有肠上皮各种类逡逑型细胞及肠腔形态的类器官,既保留了肠上皮细胞原始分化的能力,又能对其进行逡逑8逡逑
图.怕口.--------叫卜吻‘
图3实验设计示意图逡逑
本文编号:2815329
【学位单位】:北京协和医学院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R737.9
【部分图文】:
殖、分化的了解,人们逐渐成功地在体外培养出正常组织。2014年Lancaster^回顾逡逑了既往研宄,明确定义了类器官为:以干细胞或器官祖细胞为原料,经过体外培养,逡逑能发生细胞分化及谱系定向,即自组装为器官样结构的细胞群(如下图1所示)。逡逑^邋Mm逦做肝嫌或祖细胞逡逑细胞分选逡逑f?逦谱系定向逡逑栜%栛逡逑图1类器官形成过程示意图逡逑2009年Hans邋Clevers实验室首先发现了一种Lgr5+的细胞具有肠腔干细胞功能逡逑[11],随后基于这种肠腔干细胞建立起一种新的体外培养方式[12],即小肠类器官培养,逡逑通过在基质胶中加入特殊的生长因子,模拟体内环境,最终形成具有肠上皮各种类逡逑型细胞及肠腔形态的类器官,既保留了肠上皮细胞原始分化的能力,又能对其进行逡逑8逡逑
图.怕口.--------叫卜吻‘
图3实验设计示意图逡逑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徐兵河;江泽飞;胡夕春;;中国晚期乳腺癌临床诊疗专家共识2016[J];中华医学杂志;2016年22期
2 黎籽秀;刘博;徐凌丽;杨琳;王慧君;周文浩;;高通量测序数据分析和临床诊断流程的解读[J];中国循证儿科杂志;2015年01期
3 郭汝金;敖丽娟;李咏梅;陈茉弦;;神经调节蛋白1-ErbB信号通路的研究进展[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4年07期
4 王蓓;杨磊;笪冀平;;胸腹腔积液离心石蜡包埋在病理诊断中的价值[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11年11期
5 杜仁骞;金力;张锋;;基因组拷贝数变异及其突变机理与人类疾病[J];遗传;2011年08期
6 唐振宁;张帆;姜军;;乳腺癌发生演进中RANKL/RANK通路作用的研究进展[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1年08期
7 陈颖欣;李连宏;杨晓丽;王波;王丽霞;;CK5、CK8和BCRP在人乳腺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J];肿瘤;2010年06期
本文编号:28153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waikelunwen/2815329.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