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外科论文 >

椎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初步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15 14:22
  背景:随着检查设备的发展和人口老龄化,越来越多椎动脉狭窄被发现,研究表明椎动脉狭窄是引起后循环缺血的重要原因,而后循环缺血临床表现隐匿、复杂,严重时可累及生命中枢甚至死亡。因此有必要对椎动脉狭窄干预。研究发现应用最佳药物治疗症状性椎动脉重度狭窄,患者复发后循环缺血风险仍然很高,长期预后不良。对椎动脉狭窄进行外科手术治疗,因操作的复杂性和不良事件高,使得手术的实施受到很大的限制。20世纪80年代,血管内治疗因可短期迅速改善血流,缓解狭窄相关缺血症状而应用于椎动脉狭窄的治疗。血管内治疗早期使用单纯球囊扩张成形术,因血管即刻弹性回缩及再狭窄率高而应用受到限制。随后椎动脉支架成形术因其短期有效且操作相对简单而越来越多的在临床开展,但是其有效性和安全性仍存在争议。目的:探讨椎动脉支架成形术治疗椎动脉狭窄是否安全、有效。方法:收集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12年1月至2017年10月收治住院的51例(颅内段8例,颅外段43例)椎动脉狭窄且行支架成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患者一般情况、围手术期并发症情况以及临床及影像学随诊情况。结果:51例行椎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技术成功率100%(51/5... 

【文章来源】:大连医科大学辽宁省

【文章页数】:4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对象及方法
    1. 研究对象
    2. 方法
结果
    1. 患者资料
    2. 围手术期随访
    3. 临床随访
    4. 影像随访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椎动脉起始部支架植入术后支架内再狭窄危险因素Meta分析[J]. 郝方方,滕文慧,胡庆婷,付蕾,宫文韬,张贤军,王乃东,张勇.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2017(12)
[2]80例支架植入术治疗椎动脉起始部狭窄的临床疗效长期随访[J]. 梁永,唐红宇,王爱民,王家祺,曹天然,颜建辉,欧阳松.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7(11)
[3]椎动脉起始段狭窄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危险因素的分析[J]. 马妍,宋刚,王旭,李龙,程磊,任小鲁,王亚冰,谌燕飞,华扬,焦力群.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2015(07)
[4]椎动脉起始部狭窄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的影响因素分析[J]. 张英谦,吕强,张卫清,赵炫柱,赵发国,王姮,胡文娟,王素君,石进.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5(01)
[5]直接凝血酶抑制剂抗凝治疗预防椎动脉支架术后再狭窄的随机对照研究[J]. 史兆荣,刘德志,周露露,张晓浩,侯华娟,王昭君,林颖,徐格林.  医学研究生学报. 2014(03)
[6]血管内支架置入术与最佳药物治疗症状性椎动脉颅内段狭窄的比较研究[J]. 包元飞,李永坤,陈茂刚,蔡乾昆,李明泉,张尧,刘德志,徐格林,刘新峰.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2(12)
[7]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J]. 刘力生.  中华高血压杂志. 2011(08)
[8]椎动脉起始部狭窄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危险因素的分析[J]. 杨剑文,焦力群,缪中荣,李慎茂,朱凤水,凌锋.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2009(01)
[9]支架内再狭窄的发病机制研究[J]. 王建红,郭富强.  介入放射学杂志. 2008(10)
[10]冠脉支架内再狭窄发生机制及防治研究进展[J]. 贾志豪,马依彤,艾尔肯·阿吉.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08(07)



本文编号:29184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waikelunwen/29184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9fb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