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FNA治疗不同血糖水平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本文关键词:PFNA治疗不同血糖水平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比较PFNA治疗不同血糖水平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为临床治疗糖尿病合并股骨粗隆间骨折的血糖控制水平提供一个合理的参考范围。方法:对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骨科自2014年12月至2015年10月的6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使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的手术方法进行治疗,并根据患者围手术期的血糖平均水平,共分为A、B、C三组,每组患者20例。对三组患者的术前准备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感染情况、髋关节Harris评分标准等几个方面进行记录和讨论,评价PFNA治疗围手术期不同血糖水平对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疗效的影响。结果:三组患者均获得有效的随访,随访时间为4~8个月,平均随访时间5.75个月,结果如下:1、在术前准备时间方面,B组的时间大于A组和C组,而C组的时间又大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在骨折愈合时间、术后感染情况、髋关节Harris评分等方面,A组和B组无明显差异,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和B组的情况均优于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糖尿病合并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患者,良好的血糖控制水平(≤8.0mmol/L)有利于促进骨折的愈合,减少术后各种感染的发生,有利于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的恢复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股骨粗隆间骨折 血糖控制水平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687.3;R587.1
【目录】:
- 提要3-4
- Abstract4-9
- 引言9-10
- 临床研究10-17
- 一、临床资料10-13
- (一)病例来源10
- (二)诊断标准10
- 1、股骨粗隆间骨折诊断标准10
- 2、糖尿病诊断标准10
- (三)纳入标准10-11
- (四)排除标准11
- (五)剔除标准11
- (六)一般资料11-13
- 二、治疗方法13-14
- (一)术前准备13
- (二)手术方法13-14
- (三)术后处理14
- (四)术后随访14
- 三、观察指标14-15
- 四、疗效评价标准15
- (一)骨折愈合标准15
- 1、骨折临床愈合标准15
- 2、骨折骨性愈合标准15
- (二)骨折不愈合诊断标准15
- (三)髋关节的功能评价15
- 五、统计方法15-17
- 研究结果17-20
- 讨论20-34
- 一、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和并发症20-24
- (一)糖尿病的发病机制20-21
- 1、1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20
- 2、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20-21
- (二)糖尿病的常见并症21-24
- 1、心血管疾病21-22
- 2、糖尿病肾病22
- 3、视网膜病变22
- 4、周围神经病变22-23
- 5、糖尿病足23
- 6、骨质疏松症23-24
- 二、骨折的愈合过程24-25
- (一)血肿机化期24
- (二)原始骨痂形成期24
- (三)成熟板状骨形成期24-25
- (四)骨痂改造塑形期25
- 三、糖尿病对骨折愈合的影响因素25-27
- (一)全身因素25
- (二)局部因素25-27
- 1、宏观方面25-26
- 2、微观方面26-27
- 四、围手术期血糖的控制水平27-28
- 五、粗隆间骨折合并糖尿病的相关治疗28-30
- (一)粗隆间骨折合并有糖尿病患者手术方式的选择28-29
- (二)糖尿病合并粗隆间骨折术后并发症的治疗29-30
- 1、术后感染29
- 2、心脑血管疾患29
- 3、下肢静脉血栓29
- 4、骨折术后不愈合29-30
- (三)应用胰岛素骨折愈合的影响30
- 六、浅谈PFNA治疗粗隆间骨折的体会30-34
- (一)糖尿病的监测和治疗30-32
- 1、血糖的监测31
- 2、血糖控制方法31-32
- (二)手术时机的选择32
- (三)PFNA髓内钉的进钉位置32
- (四)小粗隆骨折的处理32-33
- (五)应用PFNA的缺点33-34
- 结语34-35
- 参考文献35-38
- 综述 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概况38-49
- 参考文献47-49
- 附录49-53
- 致谢53-54
- 发表论文54-5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建平;加压鹅钉颈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J];皖南医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2 林昂如,胡罢生,曾国庆;股骨粗隆间骨折75例疗效分析[J];中国骨伤;2000年12期
3 徐龙江,王良意,何志敏;牵引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附87例报告)[J];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1年02期
4 朱涛,魏勇才;透射下复位加压折断式螺纹钉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J];中国解剖与临床;2001年02期
5 吕建民 ,黄峰 ,赵增光;加压螺丝钉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J];海南医学;2002年08期
6 孙振华,单新贵;加压滑动鹅头钉固定治疗80岁以上老人股骨粗隆间骨折46例[J];临床军医杂志;2002年04期
7 周三保,程镇西;坐位牵引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J];中医正骨;2002年10期
8 吴爱杰;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20例治疗体会[J];山东医药;2003年03期
9 黄树荣,黄智敏;牵引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78例疗效观察[J];广东医学;2003年03期
10 康保全;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治疗24例总结[J];实用骨科杂志;2003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庆拴;;股骨粗隆间骨折66例分析[A];中华中医药学会骨伤分会第四届第二次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2 毕梦娜;陈仲明;陈如见;;非手术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观察[A];第七届全国创伤学术会议暨2009海峡两岸创伤医学论坛论文汇编[C];2009年
3 常天霞;姬玲;翟春启;;208例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分析[A];第五次全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交流暨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科专业委员会换届大会文集[C];2000年
4 李良华;陈新民;韩大为;石树培;廖增年;林信民;严孟宁;;加压滑动鹅头钉固定治疗80岁以上股骨粗隆间骨折[A];第五次全国创伤康复暨第七次全国运动疗法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5 谢清波;;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体会(附38例分析)[A];2004年浙江省骨科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6 张树仁;;Y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体会[A];玉溪市第二届骨科学术研讨及科技成果推广会论文汇编[C];2005年
7 王振环;;18例肢体功能不全并发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A];肢体伤残康复与护理学术论文集[C];1995年
8 张爱桥;招健明;姚见;关天雨;;中西医结合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102例[A];2008年广东省中医热病、急症、中西医结合急救、危重病、灾害医学学术会议学术论文集[C];2008年
9 石英杰;;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56例治疗体会[A];第一届全国骨矿研究年会会议文集[C];2002年
10 张鹏;陈经勇;李钟;毕梦娜;张上上;朱江伟;鲁丽莎;;翻修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研究[A];第三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骨科微创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刘道安邋孙晓军;新技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好[N];中国中医药报;2008年
2 范军;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有新法[N];中国医药报;2000年
3 本报评论员 尹平平;老人好腿挨刀:仁心不存,妙手何用[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4 记者 张启民 实习生 孟静航;全市首例微创手术在市医院获得成功[N];赤峰日报;2010年
5 萧峰;为98岁老人换人工关节[N];健康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志;Gamma钉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研究和股骨颈—坐骨大切迹线评价股骨颈干角的影像学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6年
2 李明辉;髓内及髓外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及生物力学研究[D];武汉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喻单根;成年及老年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术中前倾角测量对比[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2 李兴;髓内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AO/OTA 31-A1、A2)远端锁定与否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5年
3 杨猛;保守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研究[D];山东大学;2015年
4 李磊;股骨粗隆间骨折PFNA治疗与功能康复[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5年
5 骆亮亮;股骨粗隆外侧壁的完整性与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的相关性分析[D];安徽医科大学;2015年
6 孔俊博;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围术期并发心衰相关因素分析[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6年
7 何杰;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内固定稳定性的临床影像研究[D];苏州大学;2016年
8 王震;两组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评价[D];新乡医学院;2015年
9 赵忠胜;下肢可调负重支具的研制及在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康复中的应用[D];福建中医药大学;2016年
10 罗峰;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消肿治疗的临床观察[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6年
本文关键词:PFNA治疗不同血糖水平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973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waikelunwen/2973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