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外科论文 >

胸腰段脊柱安全运用椎弓根螺钉双皮质固定的有关研究

发布时间:2021-02-20 11:37
  目的:如何提高椎弓根螺钉的固定强度一直是脊柱外科学研究的重点,尤其是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使得对解决这一问题的需求日益突出。椎弓根螺钉双皮质固定技术是一种简便有效的增强内固定强度方法,但因血管损伤风险没有得到临床上的广泛推广。本研究利用俯卧位CT三维重建观察脊柱胸腰段椎体(T9-L3)与其椎前大血管的解剖关系,测量二者间相对位置及最短距离,以探究控制血管损伤风险,提高椎弓根螺钉双皮质固定安全性的方法。方法:选取自愿参与研究的健康成人男女各20名,分别以俯卧位和仰卧位体位做脊柱胸腰交界(T9-L3)三维CT检查,注射碘造影剂增强血管成像。所获CT图像进行三维重建,获取垂直于椎体后缘平面的经椎弓根轴位图像,以椎体后缘为X轴、椎体中线为Y轴确定中心为O的坐标系。标定Y轴为0°,测量主动脉、下腔静脉相对椎体的角度∠AOY(Angle of position between aorta and vertebral body)/∠VOY(Angle of position between inferior vena cava and vertebral body),并在该方向上测量椎前大血管与椎体的相... 

【文章来源】:青岛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4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胸腰段脊柱安全运用椎弓根螺钉双皮质固定的有关研究


俯卧位体位胸椎L12椎体椎弓根定位示意图:图A:x-y坐标轴定位椎体轴状位图像;图B:y-z坐标轴定位椎体矢状位图像;图C:x-z坐标轴定位椎体冠状位图像

示意图,测量数据,示意图,椎体


青岛大学硕士学位论文4如图2,测量主动脉、下腔静脉IVA(inferiorvenacava)与椎体距离AVD/VVD;与椎体相对角度∠AOY/∠VOY。图2测量数据示意图1.3.4测量方法在轴状位图像上,图3,由原点O向血管两边切点发出射线,测量两线至Y轴角度,见图3A,3B,取二者平均值做射线至血管,测量该线上血管至椎体的距离为AVD/VVD,记录该线至Y轴成角为动静脉相对椎体位置角∠AOY/∠VOY。所有数据由2位脊柱外科医生分别独立测量完成。

示意图,腰椎,数据,过程


实验材料及设备5图3腰椎L1相关数据测量具体过程示意图图AB示动脉血管两边缘切点与椎体坐标原点O连线至Y轴角度,C图示∠AOY即前二者角度平均值,D图示在C图基础上测量动脉与椎体前缘距离AVD1.4统计学方法运用SPSS22.0统计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系统化分配和整理,通过计算重复测量的Spearman相关系数来评估评分者信度。样本数据以自身为对照,行配对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低骨量胸腰段椎体骨折椎弓根螺钉置入深度的作用[J]. 黄荷,张兆飞,刘栋华,谢春亮.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18(14)
[2]椎弓根螺钉双皮质固定治疗合并骨质疏松的腰椎不稳症[J]. 张史飞,任绍东,屠永刚,别业俊,陈坚,袁浩彬,方梓充,马邦兴.  中医正骨. 2017(09)
[3]影响骨质疏松患者椎弓根螺钉固定强度的相关技术进展[J]. 王永强,刘晓光.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2016(05)
[4]腰椎不同深度置入椎弓根螺钉对把持力的影响[J]. 邓强,张彦军,李晶,李红专,杨丽萍,王亚伟,张彦彩.  临床骨科杂志. 2015(03)
[5]Mimics软件模拟置钉在腰椎关节突重度退变椎弓根螺钉内固定中的应用[J]. 步国强,毛仲轩.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5(17)
[6]腰椎椎弓根螺钉双皮质固定的椎前大血管三维重建的解剖学研究[J]. 陈利帮,陈春.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2013(05)
[7]腰椎椎弓根螺钉置入内固定前三维测量的临床应用[J]. 陈昆,刘爱刚,蔡惠民,王鸿泰,陈荣滋.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3(39)
[8]腰椎椎弓根螺钉双皮质固定的椎前大血管解剖学研究[J]. 刘列华,兰阳军,周强,梁勇,李松涛,王浩明,赵晨,周代全.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12(06)
[9]应用数字骨科技术获取腰椎双皮质椎弓根螺钉的置入参数[J]. 陆建华,王志刚,黄莉,成钢,朱建炜,李璨,安宁.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2012(52)
[10]采用椎弓根钉“双皮质”固定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近期疗效观察[J]. 王景续.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11(22)



本文编号:304271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waikelunwen/304271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893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