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外科论文 >

不同针间距及角度双极射频猪肝热凝物的形态分析

发布时间:2021-08-08 16:54
  目的:通过对双极射频热凝(radiofrequency thermocoagulation,RFTC)套管针在不同针间距及角度时所形成的热凝物进行形态分析,以期为双极RFTC治疗盘源性腰痛等慢性疼痛患者时的穿刺标准提供参考。方法:两支20G(长度150mm,裸露端10mm)射频套管针在针间距10 mm、14 mm、18 mm、22 mm时分别以0°、30°、60°、90°、120°的角度排列在切割平整的新鲜猪肝表面。在阶跃温度模式下,设置为开始温度65℃、阶跃温度10℃、阶跃时间30s、最终温度85℃、工作时间180s后进行射频热凝。85℃,180 s为一次循环,4次循环过程中若热凝物中心温度未能达到50℃,并维持120 s,则认为在该穿刺参数不能形成有效的带状热凝物,每组实验重复5次。最后对形成的热凝物进行拍照记录和分析。结果:两套管针分别在间距10 mm、14 mm时以0°、30°、60°、90°、120°角度,间距18mm时以0°、30°、60°角度,间距22 mm时以0°、30°角度形成有效的带状热凝物。整体上可以观察到相同针间距下热凝物的面积与双极角度呈双向相关,其宽度呈正相... 

【文章来源】:山西医科大学山西省

【文章页数】:4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不同针间距及角度双极射频猪肝热凝物的形态分析


图2-1双针在间距10、14、18、22mm成不同角度时热凝物的最大宽度注:同一间距时与各角度之间两两比较,*P<0.001

间距,双极,主效应,最大长度


图 3-1 双针在间距 10、14、18、22mm 成不同角度时热凝物的中线高度2.1.4 电极外围热凝物最大长度对电极外围热凝物最大长度进行二因素(针间距×双极角度)方差分析表明, 针间距主效应(P>0.05)、双极角度主效应(P>0.05)以及针间距 × 双极角度交

中心温度,两两比较,角度,间距


图5-1双针在间距10、14、18mm时热凝物中心温度达65℃的时间注:与同角度下不同间距之间两两比较,*P<0.001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亚甲蓝注射联合靶点射频治疗盘源性腰痛的临床疗效研究[J]. 史剑倩,章勇,张达颖,张学学,王志剑,占胜福.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2015(10)
[2]射频热凝纤维环成形术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J]. 苏明海,陈建民,高苏宁,方振东,赵红军.  颈腰痛杂志. 2014(06)
[3]双极射频消融术治疗混合型颈椎病的疗效分析[J]. 文景,陈建明,刘山林,杨鑫.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2014(09)
[4]体外观察射频在不同温度下热凝范围的变化[J]. 韩四勋,符明伟,高小丽.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4(12)
[5]体外观察自动脉冲射频模式下设定不同温度时组织相关参数的变化[J]. 罗芳,于晓彤,李多依,黄佑庆,吴大胜,崔健君,刘延青,樊碧发.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2012(09)
[6]射频双电极针平行错位排列蛋清热凝物形态分析[J]. 杨扬,朱亚文,林建.  江苏医药. 2012(01)
[7]单双极射频椎间盘髓核成形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比较[J]. 林泓怡,韩影,林建,陆丽娟.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2011(12)
[8]经皮穿刺靶点双极射频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J]. 曾振华,戴仪,顾新珠.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2011(10)
[9]经皮穿刺椎间盘射频热凝消融术治疗盘源性颈椎病的临床体会[J]. 文景,陈建明,许天明,张成程,刘山林,魏文,李勇,李占清.  颈腰痛杂志. 2011(01)
[10]猪椎间盘臭氧髓核消融术联合多极射频消融后髓核变化的研究[J]. 徐文科,毕国玺,袁庆杰,刘国兴.  当代医学. 2010(35)



本文编号:33303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waikelunwen/33303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b36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