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肢洗伤方治疗肱骨近端骨折肩关节置换术后功能恢复的疗效观察
发布时间:2021-10-26 16:05
目的:观察上肢洗伤方在治疗肱骨近端骨折肩关节置换术后功能恢复的临床效。方法:收集2017年2月至2018年8月在漳州市中医院符合标准的复杂肱骨近端骨折患者3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及试验组,每组各15例,两组均采用肩关节置换术治疗。术后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康复锻炼,试验组在康复锻炼基础上加用上肢洗伤方中药熏洗治疗,观察术后2周、6周、12周及24周VAS评分、肩关节活动度、Constant-Murley评分及术后24周总体疗效评估,收集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收集的30例患者均完成了24周的随访。(1)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损伤侧分布、Neer分型分布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在VAS评分方面:两组术后2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周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周及术后24周,对比两组治疗后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在肩关节活动度方面(包括前屈上举、后伸、外展上举、内收、外旋、内旋):两组术后2周比较,肩关节各方向活动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术后...
【文章来源】:福建中医药大学福建省
【文章页数】:4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研究内容
1 病例来源
2 诊断标准
3 纳入标准
4 排除标准
5 脱落标准
6 分组方法
7 治疗方法
7.1 术前准备
7.2 手术方法
7.3 术后一般处理
7.4 康复训练方案
7.5 试验组干预方法
8 观察指标
8.1 VAS疼痛评分(详见附录)
8.2 肩关节活动度
8.3 Constant-Murley评分标准(详见附录)
8.4 总体疗效评定
9 统计学方法
第二部分 试验结果
1 一般资料分析
2 术后一般情况及不良反应
3 随访结果及数据分析
3.1 试验组与对照组VAS评分的比较
3.2 试验组与对照组肩关节活动度的比较
3.3 试验组与对照组肩关节Constant-Murley评分的比较
3.4 试验组与对照组总体疗效评定的比较
第三部分 讨论
1 肱骨近端骨折的治疗方式
1.1 保守治疗
1.2 手术治疗
2 肩关节置换术后关节僵硬及活动受限的认识
3 术后康复锻炼的认识
4 中医药对肱骨近端骨折术后的认识
4.1 病因病机
4.2 治则治法
4.3 中医特色治疗
5 中药熏洗的认识
5.1 中药熏洗的历史沿革
5.2 中药熏洗的作用机理
5.3 上肢洗伤方的的组方分析及现代药理作用
6 对试验结果的分析
7 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综述 中医药在肱骨近端骨折术后康复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本文编号:3459798
【文章来源】:福建中医药大学福建省
【文章页数】:4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研究内容
1 病例来源
2 诊断标准
3 纳入标准
4 排除标准
5 脱落标准
6 分组方法
7 治疗方法
7.1 术前准备
7.2 手术方法
7.3 术后一般处理
7.4 康复训练方案
7.5 试验组干预方法
8 观察指标
8.1 VAS疼痛评分(详见附录)
8.2 肩关节活动度
8.3 Constant-Murley评分标准(详见附录)
8.4 总体疗效评定
9 统计学方法
第二部分 试验结果
1 一般资料分析
2 术后一般情况及不良反应
3 随访结果及数据分析
3.1 试验组与对照组VAS评分的比较
3.2 试验组与对照组肩关节活动度的比较
3.3 试验组与对照组肩关节Constant-Murley评分的比较
3.4 试验组与对照组总体疗效评定的比较
第三部分 讨论
1 肱骨近端骨折的治疗方式
1.1 保守治疗
1.2 手术治疗
2 肩关节置换术后关节僵硬及活动受限的认识
3 术后康复锻炼的认识
4 中医药对肱骨近端骨折术后的认识
4.1 病因病机
4.2 治则治法
4.3 中医特色治疗
5 中药熏洗的认识
5.1 中药熏洗的历史沿革
5.2 中药熏洗的作用机理
5.3 上肢洗伤方的的组方分析及现代药理作用
6 对试验结果的分析
7 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文献综述 中医药在肱骨近端骨折术后康复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本文编号:34597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waikelunwen/3459798.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