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外科论文 >

Orthofix外固定架骨传送技术治疗胫骨大段骨缺损

发布时间:2022-07-27 13:25
  目的应用Orthofix外固定架骨传送技术治疗胫骨大段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01月至2016年12月,收集的胫骨大段骨缺损患者共23例,其中男15例,女8例。年龄14~66岁,平均40.0岁。胫骨骨缺损3.5~13cm,平均6.5cm。术前根据胫骨的长度、直径和骨缺损长度、类型,设计Orthofix外固定架,并选择单平面或双平面截骨。术中彻底清除病灶内失活的软组织、增生肉芽及死骨,形成新鲜的创面;根据胫骨长度,选择相应的延长型Orthofix外固定架固定,于胫骨相应部位采用Gigli法进行截骨,其中单平面截骨18例,双平面截骨5例,术后7~10d,单平面截骨以1.0mm/d的速度,双平面截骨以2.0mm/d的速度,每日分4次进行骨传送。随访记录骨传送长度、骨传送时间、带架时间、愈合指数以及骨传送期间的相关并发症。按Paley骨折愈合评分标准进行评分。结果23例患者均获20(12~24)个月随访。骨传送长度为6.5±2.9cm,骨传送时间为84.7±40.7d;带架时间为10.1±3.9M;愈合指数为48.0±5.1d/cm。按Paley骨折愈合评分标准:15例优,5... 

【文章页数】:4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导师评阅表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研究内容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1.1 诊断标准
        1.2 纳入标准
        1.3 排除标准
    2 手术方法
        2.1 骨传送的手术条件
        2.2 清创原则
        2.3 Orthofix单臂外固定架固定
        2.4 截骨
    3 术后处理
    4 相关指标评定
        4.1 疗效评定
        4.2 术后并发症评定
结果
    1 典型病例
    2 数据处理
    1 胫骨骨传送方法
    2 胫骨骨传送特点
        2.1 胫骨骨传送优缺点
        2.2 影响新生骨成骨因素
    3 胫骨骨传送术后并发症
        3.1 钉道感染(Pin tract infections)
        3.2 骨质疏松与钉道松动
        3.3 轴向偏移(Axial deviations)
        3.4 软组织嵌顿(Docking site)
        3.5 足下垂
        3.6 胫骨上端关节面劈裂及胫骨平台后倾
    4 患者个体因素
        4.1 肢体疼痛
        4.2 随访依从性
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应用骨搬运术同期治疗合并难治性软组织缺损的胫骨大段骨缺损[J]. 肖樵苏,张先文,叶俊武,张喜海,卓乃强.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2016(08)
[2]双平面截骨骨搬移治疗胫骨大段感染性骨缺损[J]. 张彦龙,彭阿钦,吴希瑞.  中华创伤杂志. 2016 (07)
[3]Ilizarov技术改善骨搬运中轴向偏移的临床研究[J]. 王景双,胡思斌,马杰,崔路宽.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2016(05)
[4]应用Ilizarov技术Ⅰ期修复伴有皮肤缺损的胫骨创伤性骨髓炎骨缺损[J]. 蒋守海,邱东新,董长红,徐明亮,郝亮,张冶,周立国,夏建军,彭爱民.  中国骨伤. 2015(12)
[5]应用单臂外固定支架治疗胫骨慢性复发性骨髓炎[J]. 代元元,章莹,夏远军,谢会斌,夏许可,郑翔.  实用骨科杂志. 2015(10)
[6]骨搬移术治疗胫骨骨折术后感染性大段骨缺损的疗效分析[J]. 郝光亮,张贵春,曹学成.  中国骨与关节外科. 2014(05)
[7]小腿及足部组织缺损的显微外科修复[J]. 任志勇,王成琪,范启申,王剑利,周建国,张成进,张树明,张维彬.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2003(04)



本文编号:36655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waikelunwen/36655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cd0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