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筋骨并重”理论指导下经皮单平面螺钉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生物力学及临床研究
发布时间:2023-03-19 02:52
目的:本文从生物力学角度验证单平面螺钉的力学性能。通过临床病例回顾性研究,进一步证明在临床中运用经皮单平面螺钉的临床疗效。通过临床疗效比较确定在筋骨并重理论指导下采用微创方式的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术后恢复情况。方法:1.首先采用新鲜猪腰椎多节段椎骨标本24例,随机分为8组并造模:A1、A2组采用万向螺钉联合伤椎万向钉固定,B1、B2组采用固定钉联合伤椎万向螺钉混合固定,C1、C2组采用单平面螺钉联合伤椎单平面螺钉固定(C组),D1、D2组采用跨伤椎固定钉固定。然后利用万能试验机测定8组内固定方式的生物力学情况,A1、B1、C1、D1四组行静态实验,A2、B2、C2、D2行疲劳实验;2.笔者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16年1月一2018年5月收治的105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将105例胸腰椎骨折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两组:A组23例(经皮单平面组)采用经皮单平面椎弓根螺钉联合伤椎置单平面钉治疗,B组(经皮万向组)42例采用经皮万向钉联合伤椎置万向钉治疗,C组40例(混合固定组)采用经皮单向钉联合伤椎置万向钉治疗。分别记录三组组术前术后VAS(visual analogue scale)评...
【文章页数】:6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三种椎弓根螺钉治疗胸腰椎骨折生物力学分析
1 设计
2 时间及地点
3 材料与方法
3.1 标本制备
3.2 实验设备
4 实验分组
5 生物力学测试
5.1 静态实验
5.2 动态实验
5.3 动态实验
5.4 统计分析
6 结果
6.1 静态实验
6.2 动态实验
7 讨论
7.1 胸腰椎损伤机制
7.2 胸腰椎骨折分型
7.3 胸腰椎骨折治疗方案
7.4 研究结果分析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经皮单平面螺钉联合伤椎置钉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研究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1.2 纳入排除标准
1.3 排除标准
1.4 术前准备
1.5 手术方法
1.6 术后处理
1.7 评价指标
1.8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围手术期情况
2.2 随访结果
3 讨论
3.1 胸腰椎骨折常规治疗方案
3.2 置钉选择
3.3 新型微创螺钉的优势
3.4 经皮“靶向”置钉复位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筋骨并重”理论指导下微创术后功能锻炼的疗效观察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病例标准
1.3 实验处理
1.4 观察指标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3.1 筋骨的定义及功能
3.2 中医对“筋骨并重”的认知
3.3 中医对于“筋骨并重”在骨折康复中的应用
3.4 现代医学对于“筋骨并重”的认知及运应用
3.5 临床疗效分析
参考文献
结语
附录一: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二
硕士毕业发表文章
致谢
本文编号:3764403
【文章页数】:6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三种椎弓根螺钉治疗胸腰椎骨折生物力学分析
1 设计
2 时间及地点
3 材料与方法
3.1 标本制备
3.2 实验设备
4 实验分组
5 生物力学测试
5.1 静态实验
5.2 动态实验
5.3 动态实验
5.4 统计分析
6 结果
6.1 静态实验
6.2 动态实验
7 讨论
7.1 胸腰椎损伤机制
7.2 胸腰椎骨折分型
7.3 胸腰椎骨折治疗方案
7.4 研究结果分析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经皮单平面螺钉联合伤椎置钉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研究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1.2 纳入排除标准
1.3 排除标准
1.4 术前准备
1.5 手术方法
1.6 术后处理
1.7 评价指标
1.8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围手术期情况
2.2 随访结果
3 讨论
3.1 胸腰椎骨折常规治疗方案
3.2 置钉选择
3.3 新型微创螺钉的优势
3.4 经皮“靶向”置钉复位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筋骨并重”理论指导下微创术后功能锻炼的疗效观察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病例标准
1.3 实验处理
1.4 观察指标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3.1 筋骨的定义及功能
3.2 中医对“筋骨并重”的认知
3.3 中医对于“筋骨并重”在骨折康复中的应用
3.4 现代医学对于“筋骨并重”的认知及运应用
3.5 临床疗效分析
参考文献
结语
附录一: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二
硕士毕业发表文章
致谢
本文编号:376440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waikelunwen/376440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