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对比研究
发布时间:2025-01-15 16:56
目的:采用回顾性分析研究经皮内镜减压(Percutaneous endoscopic decompression,PED)与腰椎后路改良椎间融合术(Modified 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MPLIF)对比研究两种手术方式治疗腰椎管狭窄症侧隐窝狭窄的临床疗效,为临床工作提供更多的思考,临床采用手术方式更具有针对性。方法:收集2017年6月-2018年6月,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骨科病房50例患者,PED组25例,均使用局麻,侧方入路,男性13例,女性12例,L4/5节段18例,L5/S1节段7例,年龄范围45-80岁;MPLIF组25例,L4/5节段20例,L5/S1节段5例,均全麻,后入路,男性11例,女性14例,年龄范围45-80岁。以上所有患者均为单节段,均为单节段减压。术前、术后1周、术后3个月和术后6个月记录两组患者视觉模拟VAS(Visual analogue scale)评分,功能障碍ODI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C臂透视次数、手术时间,住院天数、并发症;依《中华骨科学会脊柱学组腰背痛手术评分标...
【文章页数】:6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英文缩略词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资料
1.1.1 病例来源
1.1.2 诊断标准
1.1.3 纳入标准
1.1.4 排除标准
1.2 临床研究方法
1.2.1 入组前辅助检查及准备工作
1.2.2 术前准备
1.2.3 手术方法
1.2.3.1 经皮脊柱内镜减压术(PED组)
1.2.3.2 改良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MPLIF组)
1.2.4 两组术后一般处理
1.2.4.1 两组术后中医辨证论治治疗
1.2.4.2 术后康复治疗
1.2.5 研究分组
1.2.6 研究观察指标
1.2.7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评价指标
1.2.7.1 VAS疼痛视觉模拟评分
1.2.7.2 ODI功能障碍指数
1.2.7.3 术中、术后观察指标
1.2.7.4 末次随访整体优良率评分
1.2.8 统计分析
1.3 研究结果
1.3.1 术前基线因素分析
1.3.2 术中及术后部分指标分析
1.3.3 术后末次随访患者优良率
1.4 临床结果分析
1.5 讨论
1.5.1 中医对腰椎管狭窄侧隐窝狭窄的认识
1.5.2 当代医学对腰椎管狭窄侧隐窝狭窄的认识
1.5.2.1 腰椎侧隐窝的解剖学特点及其分型研究
1.5.2.2 腰椎侧隐窝狭窄病因分析研究
1.5.3 PED治疗侧隐窝狭窄症可行性研究
1.5.4 MPLIF治疗侧隐窝狭窄症可行性研究
1.5.5 两种手术方式并发症探讨
2.不足与展望
2.1 不足
2.2 展望
3.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本文编号:4027587
【文章页数】:6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英文缩略词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资料
1.1.1 病例来源
1.1.2 诊断标准
1.1.3 纳入标准
1.1.4 排除标准
1.2 临床研究方法
1.2.1 入组前辅助检查及准备工作
1.2.2 术前准备
1.2.3 手术方法
1.2.3.1 经皮脊柱内镜减压术(PED组)
1.2.3.2 改良后路腰椎椎间融合术(MPLIF组)
1.2.4 两组术后一般处理
1.2.4.1 两组术后中医辨证论治治疗
1.2.4.2 术后康复治疗
1.2.5 研究分组
1.2.6 研究观察指标
1.2.7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评价指标
1.2.7.1 VAS疼痛视觉模拟评分
1.2.7.2 ODI功能障碍指数
1.2.7.3 术中、术后观察指标
1.2.7.4 末次随访整体优良率评分
1.2.8 统计分析
1.3 研究结果
1.3.1 术前基线因素分析
1.3.2 术中及术后部分指标分析
1.3.3 术后末次随访患者优良率
1.4 临床结果分析
1.5 讨论
1.5.1 中医对腰椎管狭窄侧隐窝狭窄的认识
1.5.2 当代医学对腰椎管狭窄侧隐窝狭窄的认识
1.5.2.1 腰椎侧隐窝的解剖学特点及其分型研究
1.5.2.2 腰椎侧隐窝狭窄病因分析研究
1.5.3 PED治疗侧隐窝狭窄症可行性研究
1.5.4 MPLIF治疗侧隐窝狭窄症可行性研究
1.5.5 两种手术方式并发症探讨
2.不足与展望
2.1 不足
2.2 展望
3.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本文编号:40275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waikelunwen/4027587.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