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囊性疾病的临床相关因素分析
发布时间:2017-06-21 14:15
本文关键词:胰腺囊性疾病的临床相关因素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探讨胰腺囊性疾病的相关临床因素及定性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5年12月间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外科因胰腺囊性占位经手术治疗并术后经病检证实的患者41例。术前均无明确定性诊断。分别统计患者的性别、年龄、症状(不典型腹痛、无症状)、术前血清肿瘤标志物CEA和CA19-9、CT表现(大小、位置及有无实性成分及附壁结节)。按病理诊断分为良性组及恶性组进行分析。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对单因素分析后的可能相关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41例患者中,良性27例,恶性14例,其中假性囊肿、慢性胰腺炎潴留性囊肿、淋巴上皮囊肿各1例,浆液性囊腺瘤9例(21.9%),粘液性囊腺瘤10例(24.3%),导管内乳头状粘液性瘤5例(12.1%),实性假乳头状瘤4例(9.7%),粘液性囊腺癌9例(21.9%),导管内乳头状粘液性癌1例(2.4%)。恶性组平均年龄59.71±6.92(49-71)岁明显高于良性组平均年龄42.18±14.53(19-65)岁,P=0.000。30例(73.2%)患者有一个或多个症状,如不典型腹部疼痛(25例68.2%)、黄疸(2例)、发现腹部肿块(3例)、消瘦(2例);单因素分析发现有症状(P=0.192),不典型腹痛(P=0.23)与胰腺囊性肿瘤恶性无显著关系。术前血清肿瘤标志物CA199升高良性组8例(29.6%)对比恶性组9例(64.3%);P=0.033。患者平均直径为4.21±1.52cm(2-10.5cm),良性疾病组最大直径3cm的14例(51.9%),恶性疾病组患者最大直径3cm的13例(92.9%),P=0.009。囊肿内有实性成分或附壁结节的患者良性组2例(7.4%)、恶性组7例(50%),P=0.002。肿瘤位置分布与良恶性无相关性。多因素分析囊内有实性成分或附壁结节(P=0.024)为胰腺囊性疾病恶性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术前难以定性的胰腺囊性疾病(CLP)中,胰腺囊性肿瘤(SPN)占绝大部分比例;高龄、血清CA19-9升高、直径大于3cm、影像学显示囊肿内有实性成分或附壁结节与恶性CLP有相关性,其中囊内有实性成分或附壁结节为独立危险因素;
【关键词】:胰腺囊性疾病 恶性 良性 诊断 鉴别
【学位授予单位】:昆明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657.5
【目录】:
- 缩略词表(以字母顺序排列)5-6
- 中文摘要6-8
- 英文摘要8-10
- 前言10-12
- 材料与方法12-13
- 结果13-17
- 讨论17-22
- 结论22-23
- 参考文献23-27
- 附图27-29
- 综述29-34
- 参考文献32-34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34-35
- 致谢3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吴江;王中秋;朱虹;朱建国;袁彩云;吴正参;刘珍娟;;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影像学表现与鉴别诊断[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9年04期
2 朱永高;吕梁;;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肝转移一例[J];放射学实践;2013年02期
3 唐晓俊;梁泉;;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影像学诊断及文献回顾[J];医学研究生学报;2008年12期
4 杨艳辉;石逸杰;彭如臣;;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的影像学诊断[J];中国医疗前沿;2011年05期
5 关键;胡道予;;巨大囊性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1例报告[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6年08期
6 顾杰;蒋维;翁海仁;;多层螺旋CT诊断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年20期
7 王琦;时高峰;王士杰;;薄层CT和动态观察对肺部磨玻璃结节的诊断价值[J];临床荟萃;2011年06期
8 陈天忠;韦乐心;余绍立;程旭坚;;多层螺旋CT对肺磨玻璃结节与支气管关系的初探[J];临床放射学杂志;2014年05期
9 ;[J];;年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乐;2cm以下肺部磨玻璃影HRCT特征及其病理基础的研究[D];蚌埠医学院;2016年
2 张晋鹏;胰腺囊性疾病的临床相关因素分析[D];昆明医科大学;2016年
本文关键词:胰腺囊性疾病的临床相关因素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689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waikelunwen/468942.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