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孔法与多孔法腹腔镜手术对肝脏疾病有效性和安全性比较的meta分析
本文关键词:单孔法与多孔法腹腔镜手术对肝脏疾病有效性和安全性比较的meta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通过meta分析的方法,比较单孔法与多孔法腹腔镜手术对肝脏疾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系统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万方、维普、中国知网和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得到所有单孔法与多孔法腹腔镜手术治疗肝脏疾病的随机对照研究、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检索截止时间为2016年3月24日。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 5.3软件被用于本研究的数据分析。本研究的主要结局指标为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平均住院时间、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引流量和术后引流时间,次要结局指标为术后恢复活动的时间、总住院时间、中转开腹率等。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合并连续性变量的均差(mean difference,MD)、二分类变量的比值比(odds ratio,OR)及两者对应的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结果:共纳入9个研究(277例患者)。按照术式的不同分为肝囊肿手术和肝切除术两个亚组,进行总体和亚组的meta分析。单孔法对比多孔法腹腔镜手术治疗肝脏疾病的手术时间无统计学差异[MD=3.74,95%CI:-6.72-14.19,P=0.48],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OR=0.78,95%CI:0.35-1.76,P=0.56],术后住院时间无统计学差异[MD=-0.11,95%CI:-0.95-0.73,P=0.80],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无统计学差异[MD=0.04,95%CI:-0.09-0.17,P=0.54],但术中出血量更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48.73,95%CI:-76.44--21.01,P=0.000 6]。在肝切除术亚组中,单孔法出血量更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265.86,95%CI:-384.29--147.43,P0.000 1]。在肝囊肿亚组,单孔法出血量更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2.13,95%CI:0.35-3.90,P=0.02];但单孔法术后住院时间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0.41,95%CI:-0.76--0.06,P=0.02]。上诉指标可能有的其他的亚组分析,均与总体分析的结果一致。另外,两种方法治疗肝囊肿术后腹腔引流量无统计学差异[MD=-30.04,95%CI:-93.50-33.42,P=0.35],但是单孔法术后留置引流管的时间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1.06,95%CI:-1.45--0.67,P0.000 01]。结论:单孔法腹腔镜手术治疗肝脏疾病可达到多孔法相同的疗效,且安全性可靠、美容效果更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现有单孔法对比多孔法腹腔镜肝脏手术的研究较少,尚需要更多的研究来证实此结论。
【关键词】:单孔法 多孔法 腹腔镜手术 肝脏疾病 meta分析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657.3
【目录】:
-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4-5
- 中文摘要5-7
- 英文摘要7-10
- 前言10-11
- 1 资料与方法11-13
- 2 结果13-16
- 3 讨论16-21
- 全文总结21-22
- 参考文献22-26
- 附图26-30
- 文献综述30-42
- 参考文献38-42
- 致谢42-43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4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福亮;肝脏疾病的腹窥镜检查[J];武汉医学院学报;1977年04期
2 徐人欢,吕淑兰,王贵强;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与肝脏疾病[J];国外医学(流行病学传染病学分册);1998年04期
3 董永绥;要重视对小儿肝脏疾病的诊治[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1999年04期
4 韩咏霞;肝脏疾病慎用的药物[J];医药与保健;2005年01期
5 尤红,王宝恩;核因子-κB在肝脏疾病中的研究进展[J];临床肝胆病杂志;2000年01期
6 马素真,张健;肝脏疾病的风湿病表现[J];医师进修杂志;2000年03期
7 倪萍;肝脏疾病癌谱检测结果分析[J];镇江医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8 杨列永,于咸怀;妊娠与肝脏疾病[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1年01期
9 李祥兴;肝脏疾病并发胸水33例临床分析[J];疑难病杂志;2002年02期
10 安宝燕,谢青;美国的肝脏疾病负担[J];肝脏;2002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吉德顺;苏静;;肝脏疾病有关检验的临床意义[A];玉溪市第十五届儿科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赵云辉;许乙凯;;磁化传递技术在肝脏疾病中的应用[A];中国医学影像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4年
3 赵夏夏;贾兴民;赵强华;张影;苗英;柴福禄;韩华;;介入治疗在肝脏疾病中的应用价值[A];中国医学影像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4年
4 张明利;;血、尿β2-m微球蛋白在肝脏疾病中的观察[A];天津市核学会2005年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5年
5 郭华;高英堂;杜智;韩涛;;基因芯片技术在肝脏疾病中的应用(综述)[A];天津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6 陈卫华;游宇光;肖文胜;凌月蓉;;超声直方图在肝脏疾病中的应用研究[A];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八届全国腹部超声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7 高红兰;;肝脏疾病合并糖尿病的饮食治疗[A];中国营养学会第六届临床营养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1997年
8 贾继东;;自身免疫性肝脏疾病的基本概念和诊断思路[A];第一届全国疑难重型肝病大会、第四届全国人工肝及血液净化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董艳丽;;浅析肝脏疾病与糖尿病的关系[A];第一届全国疑难重型肝病大会、第四届全国人工肝及血液净化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庞永立;;甲状腺与肝脏疾病关系的临床研究[A];第6届全国疑难及重症肝病大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马曾辰 (教授);肝脏疾病的“要紧”与“不太要紧”[N];家庭医生报;2009年
2 通讯员 肖鑫 王泽锋 记者 颜维琦;肝干细胞治疗肝脏疾病将成为可能[N];光明日报;2013年
3 主任医师 冯桃莉;肝脏疾病可致月经紊乱[N];家庭医生报;2003年
4 河南省肿瘤研究所研究员 程心超;皮肤血管反映肝脏疾病[N];大众卫生报;2006年
5 记者 白毅;肝脏疾病相关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研究有突破[N];中国医药报;2009年
6 陆险峰;3种人可用咖啡和茶保肝[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7年
7 通讯员 程守勤 本报记者 吴佳学;加倍呵护健康 肝胆才能“相照”[N];江苏科技报;2008年
8 北京天坛医院药剂科 高晨;药物引起的肝脏疾病[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1年
9 孟磊;肤色,肝脏疾病的寒暑表[N];民族医药报;2004年
10 本报记者 靖九江;肝病诊疗应加强系统化管理[N];中国医药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桂俊豪;循环microRNAs作为潜在的肝脏相关疾病标记物的初步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10年
2 杨晓莉;高尔基体糖蛋白GP73在肝脏疾病中的意义及其生物学功能的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富波;马德龙病的临床分析[D];广西医科大学;2016年
2 王运兵;单孔法与多孔法腹腔镜手术对肝脏疾病有效性和安全性比较的meta分析[D];重庆医科大学;2016年
3 朱洪芳;超声引导下肝脏穿刺活组织检查对疑难肝脏疾病的诊断价值[D];滨州医学院;2014年
4 许丽顺;骨桥蛋白在HBV相关性肝脏疾病中的表达特点及其临床意义[D];延边大学;2013年
5 刘慧;可溶性CD40在肝脏疾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D];苏州大学;2006年
6 胡国平;多烦磷脂酰胆碱(易善复)治疗肝脏疾病的系统评价[D];四川大学;2004年
7 卢鹤鸣;基于多期CT图像的常见肝脏疾病计算机辅助诊断系统[D];厦门大学;2014年
8 傅煜;HMGB1与肝脏疾病的相关性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0年
9 金燕;IL-12、IL-18及OPN在HBV相关性肝脏疾病中的水平及其临床意义[D];延边大学;2014年
10 杜红梅;血清5’-NT、TBA、GGT及ALT检测在肝脏疾病中的临床价值[D];新疆医科大学;2014年
本文关键词:单孔法与多孔法腹腔镜手术对肝脏疾病有效性和安全性比较的meta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897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waikelunwen/4897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