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三甲医院干预前后神经外科术后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29 11:13
本文关键词:某三甲医院干预前后神经外科术后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目的:探讨抗菌药物干预前后神经外科术后感染的临床特点及造成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验证临床药师干预和抗菌药物专项整治为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带来的益处,指导临床医师如何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抗感染治疗,以及如何有效利用医疗资源来防治医院感染,同时也为加大临床药师干预、制定合理用药政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调查某三甲医院神经外科2009年6月~2010年6月(干预前)与2012年6月~2013年6月(干预后)两个不同时间段的全部术后病人的病历,调查住院号、病人入院时间、出院时间、病人年龄、性别、体重、病人住院天数、住院季节、血型、诊断、慢性基础疾病、病变部位、侵袭性操作、意识障碍、机体免疫力、吞咽反射、药物过敏情况、吸烟史、饮酒史、手术名称、持续时间、切口类型、是否植入人工材料、病理结果、是否安放引流管、输血、是否入住重症监护室、激素药物的应用、H2-受体阻滞剂的使用、质子泵抑制剂的使用、预防用抗菌药物合理性、抗菌药物联用情况、抗菌药物用法用量、抗菌药物用药天数、以及医院感染发生时间、感染部位、病原菌及药敏结果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并对所调查内容进行统计学分析,研究干预前后神经外科术后感染情况、感染相关因素、病原菌耐药情况。结果:干预前神经外科手术患者病历667例,术后48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感染发病率为7.20%;干预后神经外科手术患者病历1463例,术后78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感染发病率为5.33%,干预后术后感染率有所下降。神经外科术后感染部位主要为下呼吸道和颅内,二者占全部术后感染的80%以上。干预前组共检出263株致病菌,其中G-杆菌检出168株(63.88%),G+球菌58株(22.05%);干预后组共检出173株病原菌,其中G-杆菌130株(75.14%),G+球菌41株(23.70%)。主要致病菌为铜绿假单胞菌、鲍氏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干预后比干预前主要致病菌的检出数量有所下降,且对主要目标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有所升高。干预后,含酶抑制剂类、青霉素类的使用量和使用金额有所增加,其余各类抗菌药物的使用数量和使用金额都有了下降,其中头孢菌素类使用金额下降了65.48%,碳青霉烯类药物使用金额下降了68.01%,降幅明显,干预后抗菌药物总金额下降了28.92%。对干预前后相关因素进行了Logistic回归分析,干预前组术后感染最终纳入的危险因素为术后用药天数两阶段、吞咽反射两种程度、抗菌药物联合使用、质子泵抑制剂的使用;干预后组最终纳入的危险因素为住院天数两阶段、术后用药天数两阶段、意识障碍、抗菌药物联合使用。干预前组各因素按标准回归系数Beta值排序依次为用药天数14天、吞咽发射减弱或消失、联合抗菌药物、吞咽反射检查不合作、应用质子泵抑制剂;干预后组各因素按标准回归系数Beta值排序依次为住院天数28天、术后用药天数14天、术后用药天数7~14天、联合使用抗菌药物、意识障碍、住院天数14~28天。干预前后危险因素发生了变化,干预前质子泵抑制剂的使用属于危险因素,干预后这项不再是危险因素;抗菌药物联合使用对术后感染的影响程度下降。结论:1.干预后神经外科术后患者医院感染率比干预前下降。2.干预后主要病原菌的数量下降,对目标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提高,患者应用抗菌药物的数量和种类减少,而一、二代头孢菌素的使用量显著上升。3.干预前后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发生了变化,影响程度的下降及术后感染率的降低可能与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有关。
【关键词】:抗菌药物 细菌耐药 临床药师 Logistic回归分析
【学位授予单位】:青岛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651
【目录】:
- 摘要2-4
- Abstract4-8
- 引言8-9
- 第一章 研究背景9-18
- 1.1 抗菌药物预防用药现状9-11
- 1.1.1 用药指征不严9-10
- 1.1.2 选药不当10
- 1.1.3 给药时机不当10
- 1.1.4 用法用量不合理10-11
- 1.1.5 用药疗程不当11
- 1.2 神经外科手术预防用药现状及术后感染情况11-12
- 1.3 抗菌药物专项整治相关政策12-13
- 1.4 某三甲医院实施抗菌药物的干预措施13-16
- 1.5 研究思路16-18
- 第二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18-21
- 2.1 研究对象18
- 2.2 干预措施18-19
- 2.2.1 制定制度18
- 2.2.2 签订责任状18
- 2.2.3 督导检查18-19
- 2.3 调查内容19
- 2.4 方法19
- 2.5 诊断及评分标准19-20
- 2.6 数据录入方法20
- 2.7 统计学分析20-21
- 第三章 结果21-44
- 3.1 病例抽样结果21
- 3.2 干预前后神经外科术后患者流行病学特征21-22
- 3.3 感染率调查结果22
- 3.4 感染部位22-24
- 3.5 病原菌的种类及分布24-25
- 3.6 药物敏感率25-30
- 3.7 抗菌药物使用数量与金额30-36
- 3.8 单因素分析36-39
- 3.9 多因素分析39-44
- 3.9.1 因素赋值方法39-40
- 3.9.2 干预前组Logistic回归分析40-41
- 3.9.3 干预后组Logistic回归分析41-44
- 第四章 讨论44-53
- 4.1 干预前后医院感染率变化44
- 4.2 感染部位组成情况44
- 4.3 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44-45
- 4.4 抗菌药物使用数量与种类分析45-46
- 4.5 术后感染因素分析46-50
- 4.5.1 术后用药天数与术后感染的关系47
- 4.5.2 吞咽反射减弱或消失与术后感染的关系47-48
- 4.5.3 住院天数与术后感染的关系48
- 4.5.4 联合应用抗菌药物与术后感染的关系48
- 4.5.5 意识障碍与术后感染的关系48-49
- 4.5.6 质子泵抑制剂与术后感染的关系49
- 4.5.7 影响因素综合分析49-50
- 4.6 控制术后感染的措施50
- 4.7 抗菌药物综合管理与评价50-52
- 4.8 研究不足与下一步计划52-53
- 第五章 结论53-54
- 参考文献54-58
- 综述:神经外科术后感染的影响因素及防治58-74
- 参考文献69-74
- 攻读硕士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74
- 个人简历74-75
- 缩略词表75-76
- 致谢76-77
本文关键词:某三甲医院干预前后神经外科术后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9766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waikelunwen/497666.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