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外科论文 >

基于聚多巴胺粘附层生物学修饰聚乳酸及其细胞相容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30 21:16

  本文关键词:基于聚多巴胺粘附层生物学修饰聚乳酸及其细胞相容性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聚乳酸(PLA)因其良好的机械性能、可加工性能、可生物降解等性能,而被广泛用于骨组织修复领域。然而,其本身又有一定的局限性,如:亲水性较差、细胞相容性不够理想、缺乏成骨和成血管化功能等。通过对PLA材料表面进行生物学修饰,可以有效改善PLA材料的上述性能。作为贻贝粘附蛋白的关键成分,多巴胺(DOPA)几乎可以粘附在任何材料的表面,有效改善材料表面的亲水性和细胞相容性;尤为重要的是,其形成的聚多巴胺(PDOPA)层可以作为二级反应平台,在基体材料表面进一步修饰生物活性分子,赋予基体材料优异的生物学性能。为此,本文首先选用聚(D、L-乳酸)(PDLLA)作为基体材料,利用溶液浇注法制备成膜,基于DOPA在碱性条件下的氧化自聚合反应对其进行改性,得到一系列不同浓度的DOPA改性的PDLLA/PDOPA-x复合膜,利用SEM、AFM、接触角和表面能对改性前后的表面形貌、亲疏水性及表面能进行观察测试。结果表明:经DOPA改性之后,PDLLA膜表面的形貌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粗糙度明显增大,亲水性得到了提高,表面能增大,最终确定出DOPA合适的反应浓度为2 g/L。鉴于壳寡糖(COS)具有优异的生物相容性、良好的成骨活性和水溶性,本文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以PDOPA层为反应平台,引入不同浓度的COS,从而制得不同浓度的COS功能化的PDLLA/PDOPA-COS-y复合膜。利用SEM、AFM、接触角、表面能、FTIR和XPS对改性前后的表面形貌、亲疏水性、表面能、化学结构和表面元素进行观察测试。实验结果表明:DOPA和COS改性之后,光滑的PDLLA膜表面出现了明显的沟槽或突起结构,且粗糙度明显增大。与纯的PDLLA膜相比,PDLLA/PDOPA和PDLLA/PDOPA-COS复合膜的亲水性均得到了提高,表面能也相应增大。FTIR和XPS分析进一步证实了DOPA和COS被成功引入到材料表面,同时确定了材料表面氮元素的含量及COS的合适反应浓度为4 g/L。以该浓度制得的复合膜作为评价细胞相容性的实验材料,以MC3T3-E1作为种子细胞对改性前后的膜材料进行体外细胞培养实验。材料的成骨细胞实验表明:与纯的PDLLA膜相比,PDLLA/PDOPA和PDLLA/PDOPA-COS复合膜对MC3T3-E1的增殖、分化及碱性磷酸酶(ALP)的分泌均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复合膜PDLLA/PDOPA与PDLLA/PDOPA-COS相比,PDLLA/PDOPA对MC3T3-E1的增殖效果更明显,而PDLLA/PDOPA-COS在促进MC3T3-E1的分化及ALP的分泌方面具有更明显的优势。鉴于去铁胺(DFO)在血管的再生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在上述实验基础上,进一步以PDOPA层为反应平台,引入不同浓度的DFO,从而制得不同浓度的DFO功能化的PDLLA/PDOPA-DFO-z复合膜。利用SEM、AFM、接触角、表面能、FTIR和XPS对改性前后的表面形貌、亲疏水性、表面能、化学结构和化学元素进行观察测试。实验结果表明:与纯的PDLLA膜相比,PDLLA/PDOPA-DFO和PDLLA/PDOPA-DFO复合膜的表面形貌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表面有大量的凸起结构,粗糙度明显增大。且复合膜的亲水性明显得到了提高,表面能也相应增大,相比之下,PDLLA/PDOPA-DFO复合膜的改善效果更明显。FTIR和XPS分析进一步证实了DOPA和DFO被成功引入到材料表面,同时确定了材料表面氮元素的含量及DFO的合适反应浓度为2 g/L。以该浓度制得的复合膜作为细胞相容性评价的实验材料,以MC3T3-E1和HUVECs作为种子细胞对改性前后的膜材料进行体外细胞培养实验。材料的细胞实验表明:对于MC3T3-E1而言,与纯的PDLLA膜相比,PDLLA/PDOPA和PDLLA/PDOPA-DFO复合膜对MC3T3-E1的粘附、增殖和铺展均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对比PDLLA/PDOPA和PDLLA/PDOPA-DFO两种复合膜,可以发现PDLLA/PDOPA更有利于促进MC3T3-E1的粘附、增殖和铺展。对于HUVECs而言,与纯的PDLLA膜相比,PDLLA/PDOPA和PDLLA/PDOPA-DFO复合膜对HUVECs的粘附、增殖和铺展,均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对比PDLLA/PDOPA和PDLLA/PDOPA-DFO两种复合膜,可以发现PDLLA/PDOPA-DFO在促进HUVECs的粘附、增殖和铺展方面均表现出了绝对的优势。
【关键词】:成骨成血管化 聚乳酸 多巴胺 壳寡糖 去铁胺 表面改性 细胞相容性
【学位授予单位】:暨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318.08;R687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10
  • 第一章 前言10-21
  • 1.1 骨组织工程研究现状10-12
  • 1.2 人工骨组织修复材料12-17
  • 1.3 多巴胺黏附蛋白在生物材料表面改性中的应用进展17-19
  • 1.4 本论文的立题依据、研究内容与创新点19-21
  • 第二章 PDOPA修饰的PDLLA膜的制备与表征21-29
  • 2.1 引言21
  • 2.2 主要实验材料与仪器21-22
  • 2.3 实验部分22-23
  • 2.4 分析与表征23
  • 2.5 结果与讨论23-28
  • 2.6 小结28-29
  • 第三章 基于PDOPA粘附层在PDLLA膜表面固定COS及其对MC3T3-E1的影响29-50
  • 3.1 引言29-30
  • 3.2 主要实验材料与仪器30-32
  • 3.3 实验部分32
  • 3.4 分析与表征32-35
  • 3.5 结果与讨论35-49
  • 3.6 小结49-50
  • 第四章 基于PDOPA修饰的PDLLA表面固定DFO及其对MC3T3-E1和HUVECs的影响50-69
  • 4.1 引言50-51
  • 4.2 主要实验材料与仪器51-53
  • 4.3 实验部分53
  • 4.4 分析与表征53-54
  • 4.5 结果与讨论54-68
  • 4.6 小结68-69
  • 第五章 结论69-71
  • 参考文献71-84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及书籍84-85
  • 致谢85-8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永红;李世普;;Evaluation of a Novel Bioabsorbable PRGD/PDLLA/β-TCP/NGF Composites in Repair of Peripheral Nerves[J];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Materials Science Edition);2009年03期

2 郭乔楠,赵建华,卢佳友;Study on biocompatibility of PDLLA/HA/DBM with co-cultured human osteoblasts in vitro[J];Journal of Medical Colleges of PLA;2003年05期

3 ;Effect of Penetrating Injury by Different Absordable PDLLA Rod on the Development of Growth Plate[J];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2005年S1期

4 单学智;张奇峰;方园;李建华;李世普;;HA/PDLLA复合材料体内植入的组织学观察[J];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2006年02期

5 黄福龙;戴红莲;单学智;方园;李世普;;HA/PDLLA复合材料的体内成骨过程研究[J];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2007年02期

6 杨静;闫玉华;徐海星;万涛;李世普;;PDLLA/CS/CHS多层膜的制备及影响因素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8年08期

7 计艳;胡勤刚;童昕;陈强;黄晓峰;;新型种植体涂层材料rhBMP-2/PDLLA诱导成骨作用的观察[J];口腔医学研究;2009年01期

8 李建华;殷湘慧;万涛;闫玉华;;PDLLA/HA/NGF神经导管体内外降解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9年19期

9 ;ERYTHROMYCIN POLYLACTIC ACID MICROSPHERES FOR LUNG TARGETING[J];Chinese Journal of Reactive Polymers;2002年01期

10 唐良华;赵长虹;王爱民;;载万古霉素-PDLLA钛合金钢板的毒性试验评估[J];创伤外科杂志;2009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王欣宇;单学智;韦明;韩颖超;李世普;;HA/PDLLA复合材料的制备、力学性能及体外降解研究[A];《硅酸盐学报》创刊50周年暨中国硅酸盐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2 杜珂;甘志华;;PDLLA/HA纳米复合材料表面形貌对细胞粘附生长的影响[A];中国化学会第15届反应性高分子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预印集[C];2010年

3 裴庆国;王宗生;潘可风;蒋欣泉;张秀丽;;新型多孔HA/PDLLA支架体外细胞相容性的实验研究[A];2005年上海市医用生物材料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5年

4 ;PRGD/PDLLA/n-HAP scaffolds for peripheral nerve regeneration[A];第七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第7分册)[C];2010年

5 刘芳;金艳;贾德民;;MDI对PDLLA/HA复合材料的增容机理研究[A];中国复合材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刘芳;金艳;贾德民;;MDI对PDLLA/HA复合材料的增容机理研究[A];全国首届青年复合材料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7 王友法;闫玉华;李世普;严琼姣;;PRGD/PDLLA/n-HAP神经再生细胞支架材料(英文)[A];第七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第2分册)[C];2010年

8 郝勇;周跃;初同伟;潘勇;王卫东;滕海军;;可降解材料聚内消旋乳酸(PDLLA)椎间融合器的生物力学测试[A];第八届全国脊柱脊髓损伤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华泰证券 任飞;迪康药业:PDLLA铺设业绩高速路[N];医药经济报;2002年

2 本报记者 曾文;技术加资本 迪康给蓝图[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2年

3 杨文丰;可吸收骨折内固定螺钉面市[N];医药经济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凌卓彦;PDLLA可吸收材料髓内固定对骨折愈合的实验研究[D];苏州大学;2016年

2 蔡林;可吸收聚乳酸材料(PDLLA)对幼兔骨骺生长影响的实验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3 唐良华;载万古霉素-PDLLA钢板与-HA钢板的研制及其机制探讨[D];第三军医大学;2009年

4 郑晓彤;具有形状记忆性能的可生物降解高分子复合材料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5 赵建华;骨修复材料PDLLA/HA/DBM的研制及其应用基础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3年

6 董军峰;载利福平多孔复合物作为结核性骨缺损修复材料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7 徐海星;用于神经修复的自组装材料及导电材料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8 李永刚;具有形状记忆功能的D,L-聚乳酸基输卵管避孕材料的制备与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9 孙姣霞;基于新型PEG衍生物共聚改性聚乳酸的骨再生材料的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10 李瑞君;多孔聚外消旋丙交酯医用膜防止周围神经粘连的实验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静;PDLLA/CS/CHS多层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2 秦一嘉;多西他赛载药纳米胶束的制备及其体内外评价[D];延边大学;2015年

3 张春雨;聚乳酸-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DLLA-PLGA)与胶原屏障膜修复兔下颌骨缺损的实验研究[D];首都医科大学;2016年

4 李慧华;基于聚多巴胺粘附层生物学修饰聚乳酸及其细胞相容性研究[D];暨南大学;2016年

5 钟伟业;HA/PDLLA复合材料在体内降解及引导成骨过程的组织学观察[D];中南大学;2010年

6 徐鹏;β-TCP/PDLLA复合材料制备及生物学性能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7 单学智;HA/PDLLA的体内降解及成骨过程的生物学评价[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8 周文娟;PDLLA/HA组织工程复合支架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2年

9 曾莉;应力对PDLLA降解的影响及PDLLA泡沫衬垫对应力遮挡作用的实验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10 张聪;PDLLA/纳米羟基磷灰石纤维膜的制备及生物相容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基于聚多巴胺粘附层生物学修饰聚乳酸及其细胞相容性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50353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waikelunwen/50353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3e6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