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外科论文 >

间歇性充气加压在深静脉血栓形成治疗中的安全性及疗效

发布时间:2017-09-27 15:33

  本文关键词:间歇性充气加压在深静脉血栓形成治疗中的安全性及疗效


  更多相关文章: 深静脉血栓 间歇性充气加压 肺栓塞 静脉压力 周径差


【摘要】:目的:探讨间歇性充气加压(IPC)在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治疗中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10月期间笔者所在医院科室诊治的496例DVT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急性期、亚急性期及慢性期各分型患者中接受单纯治疗(单纯抗凝治疗、系统溶栓或置管溶栓)和单纯治疗联合IPC治疗患者静脉压力降至正常的时间(T1)和周径差降至正常的时间(T2),并比较所有接受单纯治疗患者(对照组)和单纯治疗联合IPC治疗患者(联合组)的肺动脉栓塞(PE)改善情况和DVT复发情况。结果:(1)对急性期患者而言,在中央型、周围型和混合型患者中,均是单纯抗凝/系统溶栓/置管溶栓+IPC治疗患者的T1和T2短于相应单纯抗凝/系统溶栓/置管溶栓治疗患者(P0.05)。对亚急性患者而言,在中央型和混合型患者中,均是单纯抗凝/系统溶栓+IPC治疗患者的T1和T2短于相应单纯抗凝/系统溶栓治疗患者(P0.05);而在周围型患者中,单纯抗凝/系统溶栓+IPC治疗患者的T1短于相应单纯抗凝/系统溶栓治疗患者(P0.05),但单纯抗凝/系统溶栓+IPC治疗和相应单纯抗凝/系统溶栓患者的T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慢性患者而言,在中央型和混合型患者中,单纯抗凝+IPC治疗和单纯抗凝治疗患者的T1和T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周围型患者中,单纯抗凝+IPC治疗患者的T1短于单纯抗凝治疗患者(P0.05),但两者的T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在治疗前即已发生PE的患者中(对照组63例,联合组47例),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的PE症状缓解56例,加重0例(其余7例症状治疗前后没有明显改变),缓解率为88.89%;联合组患者缓解44例,加重0例(其余3例治疗前后没有明显改变),缓解率为93.62%,2组PE缓解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联合组患者的缓解率较高(P0.05)。在治疗前未发生PE的患者中,治疗后对照组新发PE 6例,PE发生率为4.26%(6/141);联合组患者无新发PE患者,2组PE新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联合组较低(P0.05)。本组患者出院后获访325例,随访时间3~36月,中位数为27个月;其中对照组157例,联合组168例。对照组患者中复发74例,复发率为47.13%;联合组患者中复发46例,复发率为27.38%,2组患者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联合组较低(P0.05)。只要患者下肢出现浅表静脉扩张、小腿皮肤色素沉着、溃疡均认为是形成PTS,联合组形成PTS 27例,PTS发生率为9.25%,对照组形成PTS 41例,PTS发生率为20.98%,,2组PTS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联合组PTS发生率较低(P0.05)。结论:IPC明显缩短了大部分DVT患者的静脉压力和下肢周径差降至正常的时间,降低了这部分患者的复发率,并且缓解了PE的临床症状,因此,IPC是绝大部分DVT患者安全、可靠及有效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深静脉血栓 间歇性充气加压 肺栓塞 静脉压力 周径差
【学位授予单位】:桂林医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654.4
【目录】:
  • 中文摘要5-7
  • ABSTRACT7-11
  • 英汉缩略词对照表11-12
  • 前言12-13
  • 1 资料和方法13-16
  • 1.1 临床资料13-14
  • 1.2 治疗14
  • 1.3 观察指标及其检测方法14-15
  • 1.4 随访15
  • 1.5 统计学方法15-16
  • 2 结果16-20
  • 2.1 急性期患者的治疗结果16-17
  • 2.2 亚急性期患者的治疗结果17-18
  • 2.3 慢性期患者的治疗结果18-19
  • 2.4 PE缓解情况和随访结果19-20
  • 3 讨论20-24
  • 3.1 促进血管的形成和侧支循环的开放20-22
  • 3.2 促进血栓的溶解22
  • 3.3 防止血栓的延续22-24
  • 4 结论24-25
  • 参考文献25-28
  • 综述28-36
  • 参考文献33-36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36-37
  • 致谢3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聂强;张显岚;郭建刚;;下肢静脉压测定在下肢深静脉血栓诊治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15年01期

2 张红艳;;空气波压力仪在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3年18期

3 胡思娣;;应用间歇性充气装置预防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观察[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3年05期

4 项雪芬;;间歇性充气加压泵在预防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应用[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3年14期

5 张建党;王昆鹏;张东波;刘素杰;李林坤;张元峰;孙瑞逊;周汉光;;充气式肢体按摩泵在神经外科长期卧床患者的临床应用[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2年11期

6 杨丹丹;徐琳峰;陈丽娜;;间歇充气加压治疗下肢水肿的疗效观察[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9年04期

7 吴胜春;韩胜;彭彦辉;;间歇性充气加MEBO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性溃疡的临床观察[J];中国烧伤创疡杂志;2007年04期

8 李艳娟;倪萍;封华;盛春卿;;下肢静脉压和最大血流量对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意义[J];护理与康复;2006年06期

9 郑光新,张利峰,赵晓鸥,刘广林;不同模式间歇性充气治疗对下肢创伤性水肿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3年01期

10 蒋米尔;陆民;黄新天;朱雯霞;田卓平;张培华;;下肢深静脉瓣膜包窄术治疗深静脉倒流性病变196条患肢分析[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1998年05期



本文编号:93050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waikelunwen/93050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3da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