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小隐静脉断端肝素化预防静脉危象的临床研究
本文关键词: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小隐静脉断端肝素化预防静脉危象的临床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 低分子肝素钙 软组织缺损
【摘要】:目的探讨在小隐静脉断端局部应用低分子肝素钙,预防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术后静脉危象的发生,提升术后皮瓣成活质量的方法和疗效。方法自2011年3月至2015年12月,收集采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经逆行转位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54名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纳入标准,皮瓣面积大小为14.0cm×11.0cm~10.0cm×8.0cm,受伤至手术时间为7-21天。28例采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缺损的病患,术后给予常规显微外科护理,称为对照组;另26例皮瓣术后在显微外科护理基础上,在皮瓣远端小隐静脉断端处放置一枚静脉留置针(Vasofix-R)20-24G,通过该留置针视皮瓣肿胀及创缘渗血情况每4h给予0.1ml,1000AXa IU低分子肝素钙,连续6天,称为处理组。密切监测皮瓣血液循环情况,治疗效果评定标准包括:皮瓣皮缘渗血时间,皮瓣术后第1、3、5天肿胀程度分级,术前、术后第1、3、7天复查患者血常规凝血四项,了解低分子肝素钙对患者全身的影响情况,观察皮瓣静脉危象的发生情况及皮瓣术后2周之内的成活情况。两组所得数据使用SPSS17.0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处理组皮瓣皮缘渗血时间3.69±0.738天,长于对照组皮瓣2.07±0.604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肿胀程度分级,经秩和检验,术后第1天对比两组肿胀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d0.05);术后第3、5天对比,两组肿胀程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3d0.05,P5d0.05),可见术后第3d、5d处理组皮瓣肿胀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皮瓣。对照组静脉危象发生率(21.43%)高于处理组(3.85%),术后54例皮瓣其中有44例皮瓣完全成活。皮瓣坏死面积小于皮瓣面积的1/10的坏死情况:对照组的坏死率(7.14%)高于处理组(3.85%)。皮瓣坏死面积大于皮瓣面积的1/10的坏死情况:对照组的坏死率(14.29%)明显高于处理组(0%),坏死情况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处理组凝血四项主要包括(PT,APTT,FIB,TT),第1、3、7天分别与术前相比较,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处理组Hb值术后第1、3、7天分别同术前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上说明局部应用低分子肝素对患者全身影响较小。结论小隐静脉断端肝素化能有效减轻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转位术后回流负荷,减轻术后皮瓣组织肿胀程度,可预防静脉危象的发生,提升皮瓣的成活质量,且其安全可靠,对患者全身影响较小,无不良反应。
【关键词】: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 低分子肝素钙 软组织缺损
【学位授予单位】:华北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658.3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引言10-11
- 第1章 理论分析11-15
- 1.1 皮瓣的血液供应及静脉回流11-12
- 1.2 皮瓣静脉危象的特点12
- 1.3 低分子肝素的使用12-14
- 参考文献14-15
- 第2章 临床研究15-30
- 2.1 临床资料和方法15-20
- 2.1.1 临床资料的来源15
- 2.1.2 选择临床资料的要求15
- 2.1.3 临床资料的分组方法15-17
- 2.1.4 简要技术路线图17-18
- 2.1.5 手术操作方法18-20
- 2.2 观察和记录的指标20-21
- 2.2.1 皮瓣渗血时间(天数)20
- 2.2.2 皮瓣肿胀程度20-21
- 2.2.3 皮瓣静脉危象发生情况及最终成活情况21
- 2.2.4 实验室指标21
- 2.3 统计学的相关内容21
- 2.4 结果21-24
- 2.4.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的比较21-22
- 2.4.2 两组皮瓣渗血天数的比较22-23
- 2.4.3 两组皮瓣肿胀程度的比较23
- 2.4.4 两组患者术前术后血凝四项情况23
- 2.4.5 两组患者术前术后血红蛋白情况23-24
- 2.4.6 两组皮瓣最终成活情况的比较24
- 2.5 讨论24-28
- 2.5.1 皮瓣术后血管危象的临床特点24-25
- 2.5.2 低分子肝素的应用及其药理作用25-26
- 2.5.3 小隐静脉断端局部肝素化的临床疗效评价26-28
- 2.5.4 本项研究遇到的不足28
- 2.5.5 结论28
- 参考文献28-30
- 第3章 综述 预防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静脉危象的临床研究进展30-40
- 3.1 皮瓣的血液供应和回流系统30-32
- 3.1.1 皮瓣的血供30-31
- 3.1.2 皮瓣的静脉回流31
- 3.1.3 腓肠神经和小隐静脉解剖关系31-32
- 3.2 皮瓣的血管危象的特点32-33
- 3.3 围手术期的相关处理33-35
- 3.3.1 术前准备33
- 3.3.2 皮瓣的设计33-34
- 3.3.3 术中特殊处理34-35
- 3.3.4 术后处理35
- 3.4 展望35-36
- 参考文献36-40
- 附录A 本次临床研究的典型病例40-44
- 附录B 知情同意书44-46
- 附录C 观察记录表46-47
- 结论47-48
- 致谢48-49
- 导师简介49-50
- 作者简介50-51
- 学位论文数据集5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理;韩晶;曾泉;胡圣望;;右侧小隐静脉汇入大隐静脉1例[J];咸宁学院学报(医学版);2008年01期
2 涂江义;小隐静脉的变异报道1例[J];泸州医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3 张志刚;高源;田伟;;小隐静脉变异及其临床应用[J];沈阳医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4 尤涛;刘序强;王福安;;带小隐静脉的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儿童足部轮辐伤[J];实用医学杂志;2011年23期
5 岳少英;董望华;张巧德;张伯稳;;小隐静脉的应用解剖[J];广东解剖学通报;1984年Z1期
6 岳少英;董望华;张巧德;张伯稳;;小隐静脉的应用解剖[J];四川解剖学杂志;1984年03期
7 岳少英;董望华;张巧德;张伯稳;;小隐静脉的应用解剖[J];解剖学杂志;1985年01期
8 李瑞祥,余哲,项涛,彭庆恩;小隐静脉的观测[J];华西医科大学学报;1988年01期
9 李鸿文;双侧高位型小隐静脉一例[J];华夏医学;2003年01期
10 张良;丁剑明;谭允西;;小隐静脉及与其周围神经的关系[J];滨州医学院学报;1984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查选平;周赤龙;林勇;唐胜华;张彩明;黄德标;肖恒香;;经皮缝扎阻断小隐静脉回流降低远端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静脉瘀血的临床研究[A];中华医学会整形外科学分会第十一次全国会议、中国人民解放军整形外科学专业委员会学术交流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医学美容专业委员会全国会议论文集[C];2011年
2 查选平;周赤龙;林勇;唐胜华;张彩明;黄德标;肖恒香;;经皮缝扎阻断小隐静脉回流降低远端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静脉瘀血的临床研究[A];中华医学会整形外科学分会第十一次全国会议、中国人民解放军整形外科学专业委员会学术交流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医学美容专业委员会全国会议论文集[C];2011年
3 张春;沈立锋;郭峭峰;张晓文;马苟平;俞华军;钟甫华;;保留小隐静脉的远端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肌)皮瓣[A];2009年浙江省显微外科、手外科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4 查选平;雷林忠;周赤龙;唐胜华;张彩明;林勇;黄德标;;足踝部小隐静脉及其属支的解剖观测与临床意义[A];中华医学会整形外科学分会第十一次全国会议、中国人民解放军整形外科学专业委员会学术交流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医学美容专业委员会全国会议论文集[C];2011年
5 李青松;宋开芳;陈艺新;秦杰;;小隐静脉-腓肠神经营养血管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A];2010年贵州省显微外科年会暨贵阳显微外科中心揭牌仪式论文汇编[C];2010年
6 李青松;宋开芳;陈艺新;秦杰;;外固定支架结合小隐静脉-腓肠神经营养血管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A];2006年贵州省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7 张春;沈立锋;郭峭峰;张晓文;马苟平;俞华军;钟甫华;;保留小隐静脉的远端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肌)皮瓣[A];2009年浙江省骨科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8 张春;沈立锋;郭峭峰;张晓文;马苟平;俞华军;钟甫华;;保留小隐静脉于供区的远端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肌)皮瓣[A];2007年浙江省医学会骨科学学术会议暨浙江省抗癌协会骨软肿瘤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9 唐黎明;马玉亮;孙一峰;王国华;黄洪亮;;经小隐静脉导管溶栓治疗急性混合型下肢深静脉血栓[A];2012年浙江省外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10 杨成林;毕郑钢;;小隐静脉-腓肠神经逆行脂肪筋膜瓣的临床研究[A];第七届全国创伤学术会议暨2009海峡两岸创伤医学论坛论文汇编[C];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晶;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小隐静脉断端肝素化预防静脉危象的临床研究[D];华北理工大学;2016年
2 徐祖旺;小隐静脉栓塞对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远端蒂皮瓣影响的实验研究[D];贵阳中医学院;2011年
,本文编号:9418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waikelunwen/9418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