瘢痕疙瘩的诊疗指南建议
本文关键词:瘢痕疙瘩的诊疗指南建议
更多相关文章: 瘢痕疙瘩 瘢痕体质 综合治疗方案 增生性瘢痕 临床分类 鉴别诊断 文在 诊断标准 单发病变 转变传统观念
【摘要】:该文在国内首次提出了瘢痕疙瘩的诊疗指南建议,内容包括:瘢痕疙瘩的诊断标准,瘢痕疙瘩的鉴别诊断,根据瘢痕疙瘩的临床分类选择瘢痕疙瘩治疗方法,明确瘢痕疙瘩治疗的主要方法和辅助方法,选择早期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案治疗瘢痕疙瘩,转变传统观念接受瘢痕的放射治疗,不能泛用"瘢痕体质"的概念,细致沟通、医患配合、定期复诊、动态综合疗法治疗瘢痕疙瘩等,对规范我国瘢痕疙瘩诊疗、保障瘢痕疙瘩患者得到正确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单位】: 北京蔡景龙瘢痕医学研究中心·北京祥云京城皮肤病医院医疗美容科;
【关键词】: 瘢痕疙瘩;瘢痕体质;综合治疗方案;增生性瘢痕;临床分类;鉴别诊断;文在;诊断标准;单发病变;转变传统观念;
【分类号】:R622
【正文快照】: 瘢痕疙瘩是继发于皮肤损伤后,以胶原过度沉积、超出最初损伤边缘呈浸润性生长、具有持续性强大增生力为特点的真皮纤维化疾病,一般较少自行消退,多数将伴随着患者的一生,越长越大,并可能出现破溃感染、严重的痒痛不适,造成患者终生的痛苦。因此,临床上十分重视对瘢痕疙瘩的诊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明义,孙乔莉;双侧耳垂巨大瘢痕疙瘩12例[J];山东医药;2000年22期
2 王少华,吕世军,王燕华,吴洪娟,黄文波,吕建萍,郭爱华;细胞生长因子与瘢痕疙瘩形成的关系[J];潍坊医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3 景红霞,李秀研,景黎明,叶宁;康尼克通治疗瘢痕疙瘩效果观察[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4 刘文阁,李素娟,蔡玉琴;综合疗法治疗瘢痕疙瘩的疗效观察[J];中国美容医学;2000年01期
5 郑学毅,涂平,张建中,马圣清;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在瘢痕疙瘩的表达[J];中华医学美容杂志;2000年02期
6 许凤芝,马奇,林艳芳,魏启春;117例胸前瘢痕疙瘩的治疗[J];临床皮肤科杂志;2001年05期
7 林尚泽,张楠,梁亚;耳垂瘢痕疙瘩的综合治疗[J];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2001年02期
8 廖农;注射改良法治疗瘢痕疙瘩的临床观察[J];广东医学;2001年12期
9 钟来桂,唐玉英,王韶军;38例瘢痕疙瘩局部封闭疗效观察[J];赣南医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10 段非交;保留瘢痕边缘法治疗瘢痕疙瘩11例[J];南华大学学报(医学版);200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国军;金小峰;刘军;;瘢痕疙瘩手术联合放射治疗的观察[A];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治疗学分会六届二次暨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放疗专业委员会二届二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李惠斌;陈芳;;手术配合术后早期放疗治疗瘢痕疙瘩的疗效分析[A];中华医学会烧伤外科学分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3 蔡景龙;;瘢痕疙瘩的临床特点及分类探讨[A];第七届中国医师协会美容与整形医师大会论文集[C];2010年
4 李杨;郭树忠;张曦;卢丙仑;舒茂国;;难治性瘢痕疙瘩联合治疗一例报道[A];中华医学会整形外科学分会第十一次全国会议、中国人民解放军整形外科学专业委员会学术交流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医学美容专业委员会全国会议论文集[C];2011年
5 王友彬;梁伟中;孙显松;王晓军;;“X”切口瘢痕瓣形成在瘢痕疙瘩切除后耳廓形态修复中的应用[A];中华医学会整形外科学分会第十一次全国会议、中国人民解放军整形外科学专业委员会学术交流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医学美容专业委员会全国会议论文集[C];2011年
6 李杨;郭树忠;张曦;卢丙仑;舒茂国;;难治性瘢痕疙瘩联合治疗一例报道[A];中华医学会整形外科学分会第十一次全国会议、中国人民解放军整形外科学专业委员会学术交流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医学美容专业委员会全国会议论文集[C];2011年
7 陈晓栋;张国成;叶顺章;;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受体蛋白在瘢痕疙瘩中的表达[A];2003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3年
8 杨崇格;冯丽娟;;30例瘢痕疙瘩综合治疗分析[A];中国康复医学会修复重建外科专业委员会第十四次全国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4年
9 姜春秋;;耳廓瘢痕疙瘩的相关因素及诊疗探讨(附非洲莱索托88例分析)[A];第十一次湖北省整形外科学术会议第四次湖北省医学美容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10 吴信峰;陈晓栋;方方;;瘢痕疙瘩的治疗进展[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中国医科院整形外科医院 王连召;瘢痕疙瘩不能一切了之[N];健康报;2008年
2 武警总医院 白晓东 陶海;瘢痕疙瘩综合治疗不复发[N];卫生与生活报;2008年
3 张芹;提示术后瘢痕疙瘩在生长[N];卫生与生活报;2007年
4 全军医学美容中心北京黄寺美容外科医院创伤科主任医师 刘文阁;“阶梯”+“动态”理想祛瘢痕[N];健康报;2008年
5 李梅;恼人的瘢痕[N];健康报;2001年
6 姜笃银;恼人的瘢痕咋形成[N];健康报;2001年
7 白晓东 陶海;为什么伤口上会长“肿瘤”[N];科技日报;2007年
8 指导专家 武警上海总队医院整形外科 赵东升 副主任医师 赵非一;抚平疤痕还需因“疤”而异[N];上海中医药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毛运春;前胸部瘢痕疙瘩微循环与胶原表达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8年
2 罗勇;瘢痕疙瘩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及标志蛋白的分析[D];第一军医大学;2005年
3 陈晓栋;纤维化相关细胞因子受体在瘢痕疙瘩中表达的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2年
4 朱飞;中国汉族人瘢痕疙瘩易感基因相关性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3年
5 夏炜;瘢痕疙瘩与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中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差异表达及调控机制的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8年
6 焦虎;瘢痕疙瘩自身免疫疾病特征和多聚嘧啶序列结合蛋白为治疗靶点的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4年
7 王强;手术结合术后5%咪喹莫特乳膏外用治疗瘢痕疙瘩的临床疗效及机理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8年
8 杨志勇;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在瘢痕疙瘩中的表达及作用[D];第二军医大学;2005年
9 刘振中;生物筛选转化生长因子-β1噬菌体模拟肽及其抑制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实验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10 周剑虹;血小板源生长因子受体α在瘢痕疙瘩形成中的作用机制[D];第二军医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幸蕙;应用电子线对瘢痕疙瘩术后治疗效果的临床研究—去除剖腹产及隆乳手术造成之瘢痕疙瘩[D];大连医科大学;2008年
2 丁丽;手术联合电子线治疗瘢痕疙瘩临床疗效观察[D];吉林大学;2009年
3 李辉正;瘢痕疙瘩术后电子线治疗70例回顾性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1年
4 孟洪君;瘢痕疙瘩术后电子线治疗57例分析[D];大连医科大学;2007年
5 郭雷洋;瘢痕疙瘩微淋巴管密度与侵袭性生长的相关性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2年
6 丁云鹏;两种瘢痕疙瘩综合治疗方案对比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2年
7 道日娜;V形离断式术式治疗耳廓瘢痕疙瘩[D];大连医科大学;2013年
8 杜光远;耳瘢痕疙瘩及其临床研究进展[D];重庆医科大学;2015年
9 高伟成;手术联合电子线放射治疗瘢痕疙瘩257例分析[D];新疆医科大学;2008年
10 赵文君;端粒酶在瘢痕疙瘩发生发展中的表达及意义[D];青岛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9912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waikelunwen/9912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