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茶素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蛋白激酶C及热休克蛋白27变化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8-04-01 11:21
本文选题:儿茶素 切入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出处:《河北医科大学》2012年硕士论文
【摘要】:目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糖尿病(diabetesmellitus,DM)最常见和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它是在眼内视网膜组织中发生的渗漏性、闭塞性和增殖性的微血管病变,是重要的致盲性眼病,在糖尿病患者不断增加的今天,加强糖尿病眼病的防治工作已经成为当务之急。目前关于DR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近年来甘油二酯(diacylglycerol,DAG)/蛋白激酶C(proteinkinaseC,PKC)信号通路的激活,在DR发生及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引起大家的重视。DM状态下,细胞内葡萄糖含量增高,引起DAG合成增多,DAG作为PKC的激动剂,可导致PKC活性增强。激活的PKC的可引起视网膜组织细胞改变、视网膜基底膜增厚、视网膜组织中血管的渗透性增强以及新生血管形成。热休克蛋白(heatshockprotein,HSP)是生物体内进化保守的蛋白家族,多种因素可诱导其产生,该家族蛋白是重要的分子伴侣,具有多种生物学作用。HSP27是小HSP家族成员之一,正常状态下在细胞内呈低水平表达,当遭遇应激刺激时表达量增高,以发挥抗氧化损伤的作用。许多植物中存在PKC抑制剂,儿茶素作为天然植物提取物中药理功能的主要成分,,因含酚性羟基而极易发生氧化、聚合、缩合等变化,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清除自由基的能力,且安全、无毒、用量少,并具有抗肿瘤、抗基因突变、抗菌消炎、抗动脉粥样硬化、抗氧化、降压、降糖等多种生物学功能。已有研究发现儿茶素对视神经具有保护作用[1],但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研究尚未见报道。 本实验通过制作大鼠糖尿病模型,观察视网膜组织中PKC、HSP27的改变并给予全身应用儿茶素进行干预,探讨儿茶素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作用。 方法:选用健康雄性SD大鼠54只,体重175±15g,随机分为3组,即正常对照组(正常组)18只(36眼),糖尿病对照组(对照组)18只(36眼)和儿茶素治疗组(治疗组)18只(36眼)。对照组和治疗组大鼠制作糖尿病模型:两组大鼠禁食过夜后,按65mg"kg体重一次性左腹腔内注射链脲菌素(streptozotocin,STZ),72h后通过尾静脉取血测血糖,以血糖高于16.7mmol/L,作为糖尿病大鼠模型。三组大鼠均自由进食标准鼠食和水,治疗组大鼠给予儿茶素200mg/kg(以蒸馏水溶解)灌胃,1次/d;正常组、对照组给予等量蒸馏水灌胃,1次/d。每周监测血糖、体重。分别于造模成功后第2w、第4w、第8w取正常组、对照组及治疗组大鼠各6只,以水合氯醛麻醉,快速取双侧眼球,每只大鼠一眼在解剖显微镜下将大鼠眼球沿赤道部切开,去除角膜和晶状体,冷生理盐水冲洗玻璃体,用眼科显微镊剥离视网膜,制作视网膜匀浆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大鼠视网膜组织中PKC的表达,另一眼迅速投入固定液固定24h,用于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HSP27的变化。结果均以均数±标准差表示,应用SPSS13.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1.各组大鼠各时间点血糖、体重比较: 糖尿病模型诱导成功后在实验的各时间点,对照组、治疗组大鼠血糖水平均较正常组高,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大鼠血糖水平相比,第2w、第4w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8w较对照组大鼠血糖水平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1)。 实验过程中,糖尿病大鼠体重减轻,治疗组、对照组与正常组相比各时间点均有显著性差异(第2wp0.05,p0.01;第4w及第8w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在第2w、第4w体重无显著性差异(p0.05),第8w治疗组大鼠体重减轻程度较对照组变小,有统计学意义(p0.01)。 2.各组大鼠视网膜组织中PKC活性比较: 糖尿病模型诱导成功后,第2w、第4w、第8w:对照组大鼠视网膜组织中细胞膜PKC活性较正常组显著增高(p0.01),治疗组大鼠视网膜组织中细胞膜PKC活性在第2w、第4w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在第8w治疗组视网膜组织中细胞膜PKC活性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在实验的各时间点,正常组、对照组与治疗组大鼠视网膜细胞浆中PKC活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3.各组大鼠视网膜组织中HSP27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 视网膜组织中HSP27的阳性表达主要位于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和神经纤维层中,表达阳性的细胞胞浆呈棕黄色,视网膜其余各层中未见明显HSP27阳性表达。正常组大鼠仅见少量表达。对照组、治疗组大鼠视网膜组织中HSP27阳性表达在实验的第2w、第4w、第8w均较正常组明显增加,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在第2w、第4w明显增加,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8w无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 1.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组织中细胞膜PKC的活性增强;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组织中HSP27的表达增加。 2.全身应用儿茶素,可抑制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组织中PKC的活性,在糖尿病早期对HSP27的表达有促进作用。 3.全身应用儿茶素可降低糖尿病大鼠血糖水平,改善糖尿病大鼠多饮、多食、多尿及体重减轻等症状。 4.儿茶素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有一定的延缓其发展及治疗作用。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R774.1;R587.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吴晋晖;高玉;柳林;;不同病程糖尿病大鼠视网膜VEGF和PEDF表达的动态变化[J];眼科新进展;2010年09期
2 赵秀娟;樊映川;;抗VEGF制剂及其联合应用治疗脉络膜新生血管研究进展[J];眼科新进展;2011年03期
3 刘媛;杨文;陈美蓉;姚进;蒋沁;;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抑制UVB介导的晶状体上皮细胞损伤的实验研究[J];眼科新进展;2011年06期
4 朱琦,许迅,夏欣,顾青,王卫峻,杨小丽,张喜梅;早期糖尿病大鼠视网膜蛋白激酶C与内皮素系统关系的研究[J];中华眼底病杂志;2004年03期
5 朱冬青;许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药物防治研究现状[J];中华眼底病杂志;2006年01期
6 朱琦,夏欣,许迅,张世杰,顾青,罗大卫;蛋白激酶C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血-视网膜屏障破坏关系的实验研究[J];中华眼科杂志;2004年08期
7 孙兆义;洪晶;;视网膜下液致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增殖过程中蛋白激酶C活性的变化[J];中华眼科杂志;2006年08期
本文编号:16953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wuguanyixuelunwen/169535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