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切削性角膜屈光手术研究即微波角膜成形术与胶原交联手术基础研究
发布时间:2019-08-19 07:28
【摘要】:第一部分微波角膜成形术相关参数屈光效应观察 第一节器官培养法保存角膜一与前房模型建立 目的:探讨器官培养法保存角膜与人工前房应用于建立适合微波角膜成形术研究的角膜材料的可行性。 方法:12片供体人巩膜角膜片,随机分为A、B两组;A组为实验组,保存1周,保存条件为37℃,5%C0:,保存液为MEM培养液,加入2%胎牛血清;B组为空白对照组;实验组于实验开始时、保存7天时,A超、角膜内皮镜、角膜地形图分别检查角膜中央厚度、角膜内皮细胞计数、角膜内皮细胞面积、差异指数、角膜前、后表面曲率,计算内皮细胞丢失率。实验组与对照组分别行细胞骨架(肌动蛋白)免疫荧光染色、细胞核吖啶橙免疫荧光染色观察角膜上皮细胞以及内皮细胞形态结构。 结果:实验组保存7天时角膜透明。实验开始时与保存7天时内皮细胞计数分别为2714±372个/mm2、2562±406个/mm2,内皮细胞面积分别为375±56μ m2、399±61μ m2,差异指数分别为0.22±0.075、0.26±0.010,内皮细胞丢失率5.60%±4.36,角膜中央厚度分别为538±43μ m、569±31μ m,角膜前表面曲率分别为47.70±2.29D、48.46±2.02D,角膜后表面曲率分别为-(6.76±0.70)D、(6.80±0.45)D。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内皮细胞面积、差异指数、角膜中央厚度以及角膜前表面曲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角膜后表面曲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角膜上皮细胞及角膜内皮细胞形态实验组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 结论:建立符合微波角膜成形术实验研究要求的角膜材料具有可行性。 第二节微波角膜成形术屈光效应研究 目的:探索微波角膜成形术相关参数及术后动态变化特点。 方法:40片供体人巩膜角膜片,随机分为4组,每组各10片,分别按照A组100W/100ms,B组150W/200SM,C组150W/500ms,D组150W/600ms,行微波角膜成形术。术前,术后7天行角膜地形图检查,术后30min,1天,3天,5天,7天行倒置相差显微镜检查。 结果:术后第7天,角膜前表面曲率较术前变平坦,与术前差值分别为:A组1.25±0.72D,B组2.07±0.98D,C组5.43±1.22D,D组6.37±3.58D,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可见A组术后第3天8片角膜完全恢复透明,第5天10片恢复透明;B组第3天5片恢复透明,第5天10片恢复透明;C组第3天无角膜恢复透明,第5天9片恢复透明,第7天仍有1片角膜未能完全恢复透明;D组第3天无角膜恢复透明,第5天及第7天均为8片角膜恢复透明。 结论:微波角膜成形术离体最佳参数,在功率100W至150W,作用时间100ms至600ms间,可使角膜前表面变平坦。 第二部分胶原交联参数对角膜细胞活力的影响 目的:探讨核黄素-紫外线交联中气体介质、交联剂溶液浓度以及紫外线作用参数,包括功率、时长和累积量,对角膜基质细胞、角膜内皮细胞活力的影响。 方法:原代培养人角膜基质细胞、内皮细胞,MTT法分别测定不同条件下两种细胞的活力。 结果:空气、氧气、氮气三种气体介质对角膜基质细胞、内皮细胞活力无明显影响,核黄素溶液不同浓度(空白对照、0.025%、10%)间角膜基质细胞、内皮细胞活力比较无显著差异,紫外线累积量独立于作用时长、功率影响角膜基质细胞、内皮细胞活力。 结论:紫外线累积量在0至4.05mJ/cm2范围内,照射功率与照射时间的变化对角膜基质细胞及内皮细胞活力影响不明显,气体介质及交联剂溶液浓度影响不明显。
【学位授予单位】:复旦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R779.6
本文编号:2528085
【学位授予单位】:复旦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R779.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陈细华,陈松林,邓文涛,贺路;长时间灌流式器官培养方法[J];动物学杂志;1998年06期
2 刘贺婷;周艳峰;朱洁;廖荣丰;;器官培养保存猪角膜[J];安徽医学;2009年08期
3 闫超;王立;潘志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和表皮生长因子对角膜中期保存液保存人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J];中华眼科杂志;2006年02期
4 刘涛;潘志强;王立;李纳;;兔角膜器官培养保存与应用的研究[J];中华眼科杂志;2006年09期
,本文编号:25280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wuguanyixuelunwen/252808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