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五官科论文 >

三种手术方式治疗特发性黄斑裂孔临床观察

发布时间:2020-06-18 18:36
【摘要】:目的:观察当MHCI≥1.0和MHCI1.0时,内界膜移植、内界膜翻瓣及自体血填充术治疗特发性黄斑裂孔术后黄斑区解剖结构和脉络膜厚度变化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将本研究中确诊为特发性黄斑裂孔的44例(47眼)患者分为A、B、C三组。A组共18例患眼,均行23G标准玻璃体切割+内界膜剥除+内界膜移植+气液交换术;B组共14例患眼,均行23G标准玻璃体切割+内界膜剥除+内界膜瓣翻转+气液交换术;C组共15例患眼,均行23G标准玻璃体切割+内界膜剥除+自体血填充+气液交换术;术前术后完善视力(裸眼及最佳矫正视力)、眼压、裂隙灯下眼前节及眼底检查、OCT检查记录黄斑区形态、光感受器细胞内外节交界面连接带(ellipsoidzone,EZ)和外界膜层(external limiting membrane,ELM)的缺损直径以及黄斑裂孔的基底径(BASE)、两侧外界膜断端与脱离光感受器起点间曲线距离(M、N),利用Image J软件处理后计算MHCI值。利用频域相干光断层深度增强成像技术(EDI SD-OCT)测量黄斑中心凹下(Subfoveal choroidal thicknes,SFCT)和距离中心凹 lmm处的颞侧(TCT 1mm)、鼻侧(NCT1mm脉络膜厚度值。术后紧密随访3个月,分别在第1周、第1月、第3月时记录三组术后患眼最佳矫正视力、眼压、黄斑裂孔闭合情况;并记录随访第3月,当MHCI≥1.0和MHCI1.0时三组术后EZ、ELM层缺损直径及上述各位点脉络膜厚度变化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临床资料:三组患者的年龄、病程时间、入院视力、眼轴长度符合正态分布,进行方差分析检验后可以得出,三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达到试验要求。2.术后相关资料:(1)术后BCVA:A、B、C三组术后Imo时BCVA分别为:0.920±0.259、0.900±0.141、1.100±0.294,其中A、B两组较术前有明显提高(pA、B0.05),二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02,p0.05);C组较术前未见明显提高(p0.05)。术后3mo时BCVA分别为:0.876±0.130、0.845±0.132、0.937±0.123,三组术后3mo BCVA均较术后lmo有明显提高(pA、B、C0.05),A、B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99,p0.05),均优于C组(p0.05)。(2)术后黄斑裂孔闭合情况:术后Imo时,三组MH闭合率分别为100%、100%和93.33%,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MH闭合形态:A、C组V型闭合为主;B组U型闭合为主。随访期间保持稳定,无复发病例。(3)术后3mo,当MHCI≥1.0时,A、B、C三组术后黄斑区结构(EZ、ELM)缺损直径较术前均明显减小(pA、B、CO.05)且三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术后各位点脉络膜厚度均较术前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A、B、C0.05)。当MHCI1.0时,A、B、C三组术后黄斑区结构(EZ、ELM)缺损直径较术前均明显减小(pA、B、C0.05),其中A、B两组术后恢复情况均优于C组(p0.05),二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术后各位点脉络膜厚度均较术前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内界膜移植、内界膜翻瓣及自体血填充术在治疗特发性黄斑裂孔上疗效确切,对于闭合黄斑裂孔、恢复中心凹解剖结构及提高患眼BCVA均能发挥有效作用。当MHCI多1.0时三种手术方式均能有效减少EZ、ELM层缺损直径但无明显差异,但术后各位点脉络膜厚度较术前无明显变化。MHCI1.0时,三种手术方式均能有效减少EZ、ELM层缺损直径,内界膜移植和内界膜翻瓣术优于自体血填充术,二者间无明显差异,但术后各位点脉络膜厚度较术前无明显变化。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R779.6
【图文】:

分型,统计学意义,多重,对比分析


表4邋MHCIC1.0时三组术后EZ、ELM层多重对比分析逡逑逦组另[J逦术后3mo缺损直径(P邋m)邋p逦逡逑 ̄EZ逦A逦1272.73±205.81r逦0.004逡逑B逦992.75邋土邋45.53e逦0.010逡逑C逦1459.邋25±58.邋13逡逑ELM逦A逦1023.09邋±124.28l逦0.006逡逑B逦950.50±108.63°逦0.024逡逑逦C逦1306.邋75±243.邋89逦逡逑c表示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EZ=0.邋08,邋p逡逑>0.邋05;邋Pelm=0.邋315,逦p>0.05)。逡逑1000邋mm邋A邋■邋b邋m邋c逡逑800-邋丁逦工逡逑

层缺,术前,直径,统计学意义


■邋us邋-vi!邋"WS!逦-ua邋-vi!逦.邋vs邋图1三组术后MH闭合形态分型逡逑表4邋MHCIC1.0时三组术后EZ、ELM层多重对比分析逡逑逦组另[J逦术后3mo缺损直径(P邋m)邋p逦逡逑 ̄EZ逦A逦1272.73±205.81r逦0.004逡逑B逦992.75邋土邋45.53e逦0.010逡逑C逦1459.邋25±58.邋13逡逑ELM逦A逦1023.09邋±124.28l逦0.006逡逑B逦950.50±108.63°逦0.024逡逑逦C逦1306.邋75±243.邋89逦逡逑c表示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0.邋05;邋Pelm=0.邋315,逦p>0.05)。逡逑1000邋mm邋A邋■邋b邋m邋c逡逑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雷霍;杨晓春;陈睿昕;王雪梅;梅妍;;黄斑前膜术后继发黄斑裂孔自发愈合一例[J];眼科;2018年03期

2 王锡锋;石萍;庞利民;;特发性黄斑裂孔术后最佳矫正视力的影响因素[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年11期

3 徐黄杰;宋剑涛;;补益脾肾法治疗特发性黄斑裂孔1例[J];中医药导报;2015年20期

4 黄玲;王育良;金青子;;亮蓝辅助内界膜剥离治疗特发性黄斑裂孔的临床观察[J];临床眼科杂志;2013年03期

5 丁宇华;叶辉;王飞;袁志兰;于焱;;玻璃体切除术治疗Ⅳ期特发性黄斑裂孔的长期疗效[J];江苏医药;2013年15期

6 杨治坤;邹绚;董方田;;未愈合特发性黄斑裂孔的新型手术方式:游离内界膜移植[J];协和医学杂志;2013年04期

7 梅海峰;邢怡桥;杨安怀;江双红;张少维;;特发性黄斑裂孔玻璃体切除术后裂孔愈合类型的临床分析[J];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年02期

8 陆莹;赵菊莲;;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在诊断特发性黄斑裂孔中的应用[J];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年05期

9 陶源;柏春伟;李宏岩;;巨大视网膜有髓神经纤维伴黄斑裂孔1例[J];国际眼科杂志;2009年07期

10 刘璐;王丽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在特发性黄斑裂孔中的应用[J];贵阳医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贾亚丁;;探讨较大黄斑裂孔的手术治疗[A];2014浙江省眼科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4年

2 赵明威;;黄斑裂孔手术失败后的再治疗策略及思考[A];2014浙江省眼科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4年

3 姜彩辉;张卯年;;病案6 特发性黄斑裂孔[A];第十次全省中、西医眼科学术交流会(暨吉安地区眼科专委会成立会议)学术论文集[C];2010年

4 宋志杰;吕林;;特发性黄斑裂孔发病机制探讨[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届全国眼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7年

5 张少冲;龚宇;佘洁婷;刘杏;张国明;;特发性黄斑裂孔手术治疗中眼内充填气体类型选择的初步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届全国眼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7年

6 高建萍;郭小健;朱小华;曾军;陈百华;陈臻;;特发性黄斑裂孔自身特点对视力预后的影响[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届全国眼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7年

7 高和香;;亮蓝在特发性黄斑裂孔术中的应用[A];2014浙江省眼科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4年

8 陈芝清;;高度近视眼黄斑劈裂或黄斑裂孔与黄斑部脉络膜视网膜萎缩相互关系[A];2008年浙江省眼科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9 杨海军;罗洁;胡圆;;自体晶状体囊膜移植治疗难治性黄斑裂孔[A];江西省第十三次中西医结合中医眼科学术交流会暨赣州市医学会眼科学会第八次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6年

10 张贵森;姚毅;巩慧;王作先;;25G玻切联合惰性气体填充和空气填充治疗特发性黄斑裂孔的疗效观察[A];2014浙江省眼科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丛丹江 阎红;修复黄斑裂孔有新法[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2 李青霞;慎用老旧办法应对孩子近视新困境[N];工人日报;2019年

3 陶海;哪些人应做OCT检查[N];家庭医生报;2006年

4 陈明雁 高雅洁 整理;科研发现 提升临床疗效[N];健康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肖泽锋;频域OCT观察特发性黄斑裂孔手术前后光感受器内外节的变化[D];南方医科大学;2014年

2 王旭倩;人脂肪干细胞移植对兔眼视网膜裂孔修复作用的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鑫;三种手术方式治疗特发性黄斑裂孔临床观察[D];山东大学;2019年

2 韩晓蕾;特发性黄斑裂孔手术前后视网膜、脉络膜血液循环的初步观察[D];河北医科大学;2018年

3 余梦佳;血清雌二醇、睾酮水平与特发性黄斑裂孔发病相关性的研究[D];南昌大学;2018年

4 朱欣悦;特发性黄斑裂孔手术治疗后裂孔愈合和视力恢复的相关因素分析[D];南京大学;2018年

5 汪鹭;PPV联合ILMP术中行空气或C3F8填充治疗PMH的疗效观察[D];重庆医科大学;2017年

6 许淑霞;特发性黄斑裂孔的手术治疗[D];吉林大学;2017年

7 赵军;特发性黄斑裂孔的形态参数与视力预后的相关性分析[D];大连医科大学;2015年

8 李昊;黄斑裂孔的形态与预后的相关分析[D];山东大学;2014年

9 潘洁;20G和23G玻切治疗特发性黄斑裂孔术后疗效分析[D];山东大学;2013年

10 高建萍;特发性黄斑裂孔的形态特征与视力预后的相关性[D];中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7196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wuguanyixuelunwen/27196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bdd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