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研究白内障术后感染性眼内炎的临床特点,治疗方式,视力预后,病原菌分布以及病原菌药物敏感性情况。方法:收集2007年1月-2018年12月就诊于烟台毓璜顶医院的白内障术后感染性眼内炎患者病历资料,对其发病时间,临床特点,治疗方式,视力预后,病原菌分布及病原菌药物敏感性情况进行归纳总结,治疗前后视力分布差异比较采用卡方检验,与视力预后有关的显著性差异采用Pearson卡方检验、Fisher确切概率及卡方连续性校正公式检验,视力预后的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秩相关。结果:烟台毓璜顶医院收治的白内障术后感染性眼内炎患者共43例,其中急性感染性眼内炎共40例(40/43,93%)慢性感染性眼内炎3例(3/43,7%)。急性感染性眼内炎发病平均时间为白内障术后2周以内,发病人群集中在70岁以上(18/43,41.9%),女性多发(27/43,62.8%)。白内障手术方式中有2例白内障囊外摘除术(Extracapsular cataract extraction,ECCE)(1/43,2.3%),1例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悬吊术(1/43,2.3%),40例为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40/43,93%)。发病诱因中,有3例白内障手术中后囊破裂,1例白内障术后行前房穿刺,1例白内障术后未注意术眼眼部卫生。急性感染性眼内炎,白内障术后至出现感染症状平均时间间隔12.15±10.33天,出现感染症状至就诊平均时间间隔4.36±6.43天。慢性感染性眼内炎,白内障术后至出现感染症状平均时间间隔4.67±3.05月,出现感染症状至就诊平均时间间隔3.34±3.03月。急性感染性眼内炎临床症状大部分伴视力下降、眼红、眼痛,眼部体征大部分伴角膜水肿、前房积脓、玻璃体腔感染及眼底不可见。白内障术后慢性感染性眼内炎临床症状大部分伴眼红、眼痛、畏光、流泪,眼部体征中均有视力下降、玻璃体腔感染,以及眼底不可见。本组病例中所有患者均行局部及全身抗生素治疗,其中单纯局部及全身抗生素治疗者3只眼(3/43,7.0%),玻璃体腔内注药者11只眼(11/43,25.6%),前房冲洗联合玻璃体腔注药者3只眼(3/43,7.0%)。行玻璃体切割手术共26只眼(26/43,60.5%),其中前房冲洗联合玻璃体腔注药联合玻璃体切割7只眼(7/43,16.3%),玻璃体腔注药联合玻璃体切割联合硅油填充13只眼(13/43,30.2%),玻璃体腔注药联合玻璃体切割联合人工晶体取出4只眼(4/43,9.3%),玻璃体腔注药联合玻璃体切割联合硅油填充联合人工晶体取出2只眼(2/43,4.7%),无眼球摘除者。43例患者中,玻璃体腔培养阳性例数为21例,培养阳性率48.8%,革兰氏阳性菌占85.7%,其中表皮葡萄球菌占33.3%,其次粪肠球菌占28.6%,金黄色葡萄球菌占14.3%。革兰氏阴性菌2例,占9.5%,分别为嗜麦芽窄食单孢菌和木糖氧化产碱杆菌。1例丝状真菌占4.8%。18例革兰式阳性菌中,病原菌敏感性100%的抗生素是万古霉素、替加环素及利福平,其次莫西沙星的敏感性为85.7%,青霉素敏感性为41.2%,敏感性依次降低的是环丙沙星(37.5%)、庆大霉素(35.3%)、氧氟沙星(33.3%)及四环素(30.8%)。革兰氏阳性菌中表皮葡萄球菌药物敏感性较高的是万古霉素(100%)、替加环素(100%)、利福平(100%)、莫西沙星(85.7%)以及庆大霉素(71.4%),敏感性较差的为环丙沙星(16.7%)、青霉素(14.3%)及氧氟沙星(0%)。革兰氏阴性菌对氧氟沙星敏感性为100%,对环丙沙星以及庆大霉素敏感性0%。治疗前大部分患者视力在光感或手动,治疗后总体视力有增加,治疗后一周及随访末期患者视力为0.1~0.4,对治疗前后视力分布情况进行卡方检验,三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5)。术前62.8%的病人视力为光感或手动,治疗后一周27.9%的病人视力为0.02~0.1,39.5%的病人视力为0.1~0.4。随访末期34.9%的病人视力为0.1~0.4,有20.9%的病人视力为≥0.5,20.9%的病人无光感。基线视力(P=0.01,0.05)、前房积脓(p=0.033,0.05)、角膜情况(P=0.001,0.05)、玻璃体腔病原菌培养(P=0.012,0.05)及有无合并糖尿病(p=0.025,0.05)均与视力预后存在显著性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性别(P=0.384,0.05)与视力预后无显著性差别。白内障术后至出现感染症状时间间隔与视力预后存在显著性负相关((P=0.000,0.05,r=-0.455),出现感染症状至就诊时间间隔与视力预后存在显著性负相关(P=0.000,0.05,r=-0.680)。结论:白内障术后感染性眼内炎大多发生在白内障术后2周以内,眼部症状大部分伴视力下降、眼红、眼痛,眼部体征大部分伴角膜水肿、前房积脓、玻璃体腔感染及眼底不可见。有一半以上的病人需行玻璃体切割手术。表皮葡萄球菌为最常见致病菌,革兰式阳性菌对万古霉素、替加环素及利福平敏感性最高,革兰氏阴性菌对氧氟沙星最敏感。基线视力、前房积脓、角膜水肿与否、玻璃体腔病原菌培养情况及是否合并糖尿病影响视力预后,白内障术后至出现感染症状时间间隔以及出现感染症状至就诊时间间隔越长,视力预后越差,早期就诊以及规范治疗可取得较好视力预后。
【学位单位】:青岛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R779.6
【文章目录】: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第二章 研究内容及方法
2.1 基本资料
2.1.1 入选标准
2.1.2 排除标准
2.2 方法
2.2.1 资料收集
2.2.2 临床诊断
2.2.3 眼内致病菌培养
2.2.4 治疗原则
2.3 统计学分析方法
第三章 结果
3.1 一般资料
3.2 临床表现
3.3 治疗方式
3.4 病原菌培养及药物敏感性情况
3.5 术后视力及影响因素
第四章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附录
致谢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旸;吴莉爽;邱波;;白内障术后角膜水肿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价值研究[J];心理月刊;2019年23期
2 丁新如;;两种滴眼液在白内障术前应用后的临床观察[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9年12期
3 刘文杰;;白内障术后应用中药联合西药抗炎药物对术后恢复的作用[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6年22期
4 王丽波;;中医辨证联合爱丽治疗白内障术后干眼症效果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年36期
5 张建荣;;白内障术中驱逐性出血一例报告[J];青海医药杂志;2016年10期
6 蒋红芬;;中药辅助治疗白内障术后角膜水肿效果观察[J];中国乡村医药;2017年07期
7 马洪梅;;白内障术后玻璃体后脱离相关因素的研究[J];中国处方药;2017年05期
8 邬永生;;白内障术后虹膜睫状体炎患者联合采用除风益损汤与西药治疗的效果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6年32期
9 张静;;引发白内障术后感染性眼内炎危险因素的分析及围术期护理[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年22期
10 王明月;王海涛;;普拉洛芬治疗白内障术后干眼的疗效研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年3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胡美霞;高度近视白内障术后的远期随访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6年
2 赵寒昕;人工晶状体取出及置换术的原因分析[D];浙江大学;2014年
3 周荣妹;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相关长链非编码RNA的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美玲;不同类型白内障术后囊膜混浊的临床研究[D];青岛大学;2019年
2 李何欢;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术后后囊膜混浊的临床研究[D];青岛大学;2019年
3 陈莹;白内障术后感染性眼内炎的临床研究[D];青岛大学;2019年
4 吴丽虹;舒目散熏眼对白内障术后眼表泪膜影响的临床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8年
5 李铁军;中药治疗白内障术后非感染性炎症及对后囊保护作用的临床观察[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8年
6 吴爽;糖尿病患者白内障术后黄斑区结构功能变化与术前HbA1c值的相关性研究[D];青岛大学;2018年
7 孙璇;不同散光类型患者白内障术后屈光状态的研究[D];青岛大学;2018年
8 李晓晓;白内障术中及术后眼压波动对眼底血流密度的影响[D];青岛大学;2018年
9 陶方方;白内障术后盲及低视力的原因和防治方法[D];郑州大学;2014年
10 高雯;非甾体类抗炎药对白内障术后黄斑水肿的预防作用[D];安徽医科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
28437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wuguanyixuelunwen/28437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