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解剖平面的内镜经口入路咽旁段颈内动脉定位方法及临床应用
发布时间:2022-01-15 19:07
目的探讨内镜经口入路中咽旁段颈内动脉(ICA)的定位方法。方法对4例新鲜尸头标本进行内镜经口入路至颞下窝/咽旁间隙解剖。在37例该区域肿瘤手术中应用基于解剖平面的ICA定位方法评价定位效果。结果在全部标本中均可清晰分辨咽缩肌层、头长肌前筋膜层和茎突咽筋膜层等解剖平面,后两者交界处稍外侧可作为定位咽旁段ICA的内侧入路标志。采用该方法在手术中实现了93.10%的ICA准确定位成功。结论基于解剖平面的咽旁段ICA定位方法解决了内镜经口入路手术的难题,方法较为可靠。
【文章来源】:解剖学报. 2020,51(05)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内镜经口入路应用解剖
图1 内镜经口入路应用解剖既往对颞下窝/咽旁间隙的解剖学研究主要集中在影像学的断层解剖或基于手术入路的局部解剖[8~10]。而在有限的应用解剖学研究中,绝大部分以显微外科手术的应用为研究目标,研究设计建立在开放式外入路手术的基础之上[11,12]。近十余年,由于内镜技术的引入,经口至颞下窝/咽旁间隙的手术再次受到关注。过去,在这一自内下向外上的手术通道中,难以在术中于内镜下获得清晰可辨的深部解剖结构。由此,部分学者开展了内镜经口入路的解剖学研究[13~15],主要描述和认识入路所涉及的结构,尚未见到对咽旁段ICA的定位和保护方法的研究。我们认为,在这1个缺乏特定的骨性定位标志,同时ICA解剖变异较大的区域不宜再应用过去内镜颅底外科医生习惯的依靠固定标志物辅以影像导航定位的方法。参考经颈开放式手术中依解剖层次逐层解剖的技术,我们设计了基于解剖平面的ICA定位和保护方法。并在内镜经口入路的应用解剖实验中,采用这一方法对全部8侧标本顺利实现了对咽旁段ICA的定位和充分显露。无论在肿瘤病变时解剖结构怎样移位,平面结构在绝大多数情形下都是恒定存在的,这是提出根据解剖平面定位方法的依据。在29例需要术中辨别咽旁段ICA的肿瘤病例中,我们采用这一方法实现了93.10%(27/29)的ICA准确定位。上述结果证实了这一方法在内镜经口手术中较可靠的定位价值。且第3个解剖层面(茎突咽筋膜)在病变存在情况下保持完整,提示,在茎突前间隙切除良性肿瘤时不必为了定位而勉强显露ICA,以免增加损伤ICA的风险,只要保持在第3个平面的前内侧则不会伤及ICA。在本组37例患者中,有8例体积较小且位于口咽侧的良性肿瘤,我们并没有在术中主动显露咽旁段ICA,而采用了保持在茎突咽筋膜内侧,紧贴肿瘤的真性包膜完整分离并彻底切除肿瘤的技术方法。这一结果表明,解剖平面不但具有定位ICA的价值,还在手术中作为安全屏障发挥着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内镜下经口入路咽旁间隙手术的解剖标志[J]. 杨党卫,周华磊,李建兴,卢永田.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16(06)
[2]口内径路咽旁间隙的内镜解剖结构[J]. 张宝莹,卢永田,李建兴. 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 2015(04)
[3]颈椎椎前筋膜的解剖特点及其与周围结构的关系[J]. 单建林,姜恒,李放.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2011(01)
本文编号:3591162
【文章来源】:解剖学报. 2020,51(05)北大核心CSCD
【文章页数】:5 页
【部分图文】:
内镜经口入路应用解剖
图1 内镜经口入路应用解剖既往对颞下窝/咽旁间隙的解剖学研究主要集中在影像学的断层解剖或基于手术入路的局部解剖[8~10]。而在有限的应用解剖学研究中,绝大部分以显微外科手术的应用为研究目标,研究设计建立在开放式外入路手术的基础之上[11,12]。近十余年,由于内镜技术的引入,经口至颞下窝/咽旁间隙的手术再次受到关注。过去,在这一自内下向外上的手术通道中,难以在术中于内镜下获得清晰可辨的深部解剖结构。由此,部分学者开展了内镜经口入路的解剖学研究[13~15],主要描述和认识入路所涉及的结构,尚未见到对咽旁段ICA的定位和保护方法的研究。我们认为,在这1个缺乏特定的骨性定位标志,同时ICA解剖变异较大的区域不宜再应用过去内镜颅底外科医生习惯的依靠固定标志物辅以影像导航定位的方法。参考经颈开放式手术中依解剖层次逐层解剖的技术,我们设计了基于解剖平面的ICA定位和保护方法。并在内镜经口入路的应用解剖实验中,采用这一方法对全部8侧标本顺利实现了对咽旁段ICA的定位和充分显露。无论在肿瘤病变时解剖结构怎样移位,平面结构在绝大多数情形下都是恒定存在的,这是提出根据解剖平面定位方法的依据。在29例需要术中辨别咽旁段ICA的肿瘤病例中,我们采用这一方法实现了93.10%(27/29)的ICA准确定位。上述结果证实了这一方法在内镜经口手术中较可靠的定位价值。且第3个解剖层面(茎突咽筋膜)在病变存在情况下保持完整,提示,在茎突前间隙切除良性肿瘤时不必为了定位而勉强显露ICA,以免增加损伤ICA的风险,只要保持在第3个平面的前内侧则不会伤及ICA。在本组37例患者中,有8例体积较小且位于口咽侧的良性肿瘤,我们并没有在术中主动显露咽旁段ICA,而采用了保持在茎突咽筋膜内侧,紧贴肿瘤的真性包膜完整分离并彻底切除肿瘤的技术方法。这一结果表明,解剖平面不但具有定位ICA的价值,还在手术中作为安全屏障发挥着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内镜下经口入路咽旁间隙手术的解剖标志[J]. 杨党卫,周华磊,李建兴,卢永田.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16(06)
[2]口内径路咽旁间隙的内镜解剖结构[J]. 张宝莹,卢永田,李建兴. 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 2015(04)
[3]颈椎椎前筋膜的解剖特点及其与周围结构的关系[J]. 单建林,姜恒,李放.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2011(01)
本文编号:35911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wuguanyixuelunwen/3591162.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