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ric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临床疗效观察及眼前节参数变化
发布时间:2024-12-27 01:10
目的白内障是目前世界上首要的致盲性眼病,手术复明是当今唯一有效的办法。随着白内障手术逐渐向屈光手术转化,对于合并角膜规则散光的白内障患者,植入散光矫正型人工晶状体的临床疗效已得到越来越多眼科医生的认可。散光矫正型复曲面人工晶状体可将散光矫正与球镜度数相结合,采用扁长形波前设计,将全眼球差矫正为零。该人工晶状体是一片式疏水丙烯酸酯材料,具有极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稳定性。本研究通过对散光矫正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6个月、12个月以及18个月裸眼视力以及最佳矫正视力与术前的比较,并运用传统裂隙灯测量法和iTrace像差仪测量法测量术后Toric IOL轴位与术前预设轴位的偏差,评估散光矫正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的长期囊袋旋转稳定性。另外通过术后残余散光与术前预计残余散光的比较,分析预计手术源性散光与术后实际手术源性散光的差异,进而指导临床医生手术切口位置、切口大小的调整以及手术技巧的提高。同时对人工晶状体眼和正常晶状体眼散瞳前后眼前节参数进行对比。通过以上研究评估TECNIS散光矫正型人工晶状体矫正合并角膜规则散光白内障患者的临床疗效,为临床医生规范手术操作技巧提供参考依据。研究对象研究对象选自201...
【文章页数】:5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本文编号:4020908
【文章页数】:5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图1术后6个月传统裂隙灯测量轴位与术前预设轴位回归分析
图1术后6个月传统裂隙灯测量轴位与术前预设轴位回归分析术后6个月iTrace像差仪测量轴位与术前预设轴位的比较后iTrace像差仪测量所得轴位与术前预设轴位的相关性分析显示=0.998,P<0.001)。(图2)图2术后6个月iTrace像差仪测....
图2术后6个月iTrace像差仪测量轴位与术前预设轴位回归分析
P<0.001)。(图1)图1术后6个月传统裂隙灯测量轴位与术前预设轴位回归分析术后6个月iTrace像差仪测量轴位与术前预设轴位的比较后iTrace像差仪测量所得轴位与术前预设轴位的相关性分析显示=0.998,P<0.001)。(图2)
图3术后6个月传统裂隙灯测量法与iTrace像差仪测量法测得轴位与术前预设轴位偏差的回归分析
图3术后6个月传统裂隙灯测量法与iTrace像差仪测量法测得轴位与术前预设轴位偏差的回归分析术后12个月IOL测量轴位与术前预设轴位比较术后12个月传统裂隙灯测量轴位与术前预设轴位的比较后传统裂隙灯测量所得轴位与术前预设轴位的相关性分析显示呈.998,P<....
图4术后12个月传统裂隙灯测量轴位与术前预设轴位回归分析
图3术后6个月传统裂隙灯测量法与iTrace像差仪测量法测得轴位与术前预设轴位偏差的回归分析术后12个月IOL测量轴位与术前预设轴位比较术后12个月传统裂隙灯测量轴位与术前预设轴位的比较后传统裂隙灯测量所得轴位与术前预设轴位的相关性分析显示呈.998,P<....
本文编号:40209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wuguanyixuelunwen/4020908.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