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例鼻窦真菌球临床特征分析
本文关键词:52例鼻窦真菌球临床特征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鼻窦真菌球发病的临床特点,探讨与鼻窦真菌球发生的相关因素,提高对鼻窦真菌球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已手术治疗的鼻窦真菌球患者,从年龄、性别、职业、病变侧别、累及鼻窦组数、有无息肉、有无鼻中隔偏曲、泡状中甲、中甲反张、眶下气房以及血常规白细胞分类、血清特异性IgE、致病真菌种类等方面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52例鼻窦真菌球患者中,病变为单一上颌窦36例,单一筛窦1例,单一蝶窦4例;病变为2组鼻窦7例,均为上颌窦和筛窦组合;病变为3组鼻窦4例,其中上颌窦、筛窦、蝶窦组合2例,上颌窦、筛窦、额窦组合2例。左侧26例,右侧17例,双侧8例。曲霉菌是鼻窦真菌球最主要的致病菌,上颌窦是鼻窦真菌球最好发的单一鼻窦,鼻息肉在多窦真菌球中更常见(P0.01),单一蝶窦真菌球在糖尿病患者中更为常见(P0.01)。鼻窦真菌球发生侧别与鼻中隔偏曲、泡状中甲、中甲反张、眶下气房等鼻部解剖结构异常无关。结论:上颌窦真菌球是鼻窦真菌球最为常见的类型,曲霉菌是鼻窦真菌球最常见的致病菌,多窦真菌球更容易伴鼻息肉,单一蝶窦真菌球在糖尿病患者中更常见,真菌球发生侧别与鼻腔常见解剖结构异常无关。
【作者单位】: 海南省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关键词】: 鼻窦 真菌球 鼻窦炎
【基金】: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814312)
【分类号】:R765.41
【正文快照】: 鼻窦真菌球是真菌性鼻窦炎最为常见的一种类型,与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同属于非侵袭性真菌 性鼻窦炎,其鉴别点在于真菌球呈干酪样团块组织,易碎,颜色多为棕褐或黑色,典型CT影像为窦内可见散在高密度影,变应性真菌性鼻窦炎一般呈白色“油石灰”样黏稠分泌物,高倍显微镜下可见Cha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原,杨大章,潘琳,刘丹丹,张小伯;免疫组织化学法在鼻窦真菌球诊断中的价值[J];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2004年09期
2 刘丽庭,李莉,仇沂洲;鼻内镜在鼻窦真菌球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内镜杂志;2005年05期
3 孙士铭,李桂珠;鼻窦真菌球35例诊治分析[J];天津医药;2005年02期
4 刘收厚;汤晨;吕凌云;;鼻窦内窥镜下手术治疗鼻窦真菌球78例临床观察[J];南通医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5 吴元庆;邓毅;徐进敬;;鼻腔鼻窦真菌球型的疗效分析[J];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2010年01期
6 杨文武;;鼻内镜治疗鼻窦真菌球56例临床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2年16期
7 白子彬;陈恳;韦治群;;鼻窦真菌球术后应用抗真菌药物的研究[J];现代医药卫生;2011年04期
8 刘大为;;鼻-鼻窦真菌球与鼻腔解剖结构异常关系的临床分析[J];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14年06期
9 杜涛;;非侵袭性鼻窦真菌病32例[J];西部医学;2007年05期
10 钱备;张家雄;肖琴;;鼻窦真菌球的CT影像学特征和治疗[J];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丽庭;李莉;仇沂洲;;鼻内镜在鼻窦真菌球治疗中的应用[A];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分会成立大会、中国第十四届内镜医学学术大会、《中国内镜杂志》创刊十周年学术讨论会、恩德思奖(Endoscopics Award)颁奖大会论文汇编(二)[C];2005年
2 李培岭;翟昭华;王萍;;鼻窦真菌球的CT、MRI表现[A];中华医学会第十八次全国放射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本文编号:85056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wuguanyixuelunwen/8505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