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消化疾病论文 >

适用于中国人群的隐匿性乙肝病毒感染的检测方法优化研究

发布时间:2018-04-05 18:34

  本文选题:乙肝病毒 切入点:隐匿性感染 出处:《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2017年10期


【摘要】:隐匿性乙肝病毒感染的诊断,通常使用巢式PCR的方法,来检测血清中的HBV DNA。因中国人群感染乙肝病毒的基因型与国外人群存在差异,故本研究的目的是对现有文献已经介绍的诊断隐匿性乙肝病毒感染的PCR检测方法进行优化,从而适用于中国隐匿性乙肝病毒感染人群的诊断。本研究通过对文献报道的巢式PCR检测方法进行验证,发现其Core/pre-core区段扩增结果不理想,故根据我国乙肝病毒的基因型以及HBV C基因的保守性原则自行设计优化实验。利用临床收集的HBV阳性样本验证其灵敏度及特异度;收集父亲或/和母亲为HBV阳性患者,而孩子HBs Ag结果为阴性的样本来验证其扩增结果。本研究优化设计的检测HBV C基因的引物,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好的优点。本研究临床收集了100份父亲或/和母亲为HBV阳性患者,而孩子HBs Ag结果为阴性的血清样本,用本研究优化后的引物检测,可以提高隐匿性乙肝病毒的检测分辨率,提高了4倍的检测效率。本研究优化设计的隐匿性乙肝病毒感染的引物可以用于中国人群中隐匿性乙肝病毒感染的检测,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Abstract]:In the diagnosis of occult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 nested PCR is usually used to detect HBV DNA in serum.Because the genotype of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 in Chinese population is different from that in foreign population,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optimize the PCR detection method for the diagnosis of occult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 which has been introduced in the existing literature.Thus it is suitable for the diagnosis of occult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 in China.This study verified the nested PCR detection method reported in literature and found that the amplification results of Core/pre-core region were not satisfactory. Therefore, the optimal experiment was designed according to the genotype of hepatitis B virus and the conservative principle of HBV C gene in China.The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of HBV positive samples were verified by clinical samples, and the amplification results were verified by collecting samples whose father or / and mother were HBV positive and children were HBs Ag negative.The optimized primer for detecting HBV C gene has the advantages of high sensitivity and good specificity.In this study, we collected 100 serum samples whose father or / and mother were HBV positive and their children were HBs Ag negative. The detection resolution of occult hepatitis B virus could be improved by using the optimized primers.The detection efficiency is increased by 4 times.The primers optimized in this study can be used for the detection of occult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 in Chinese population with high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作者单位】: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儿科研究所儿童发育疾病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儿童发育重大疾病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儿童感染免疫重庆市重点实验室;十堰市太和医院(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医院)儿童医疗中心PICU;贵州省人民医院儿科;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371876) 重庆市卫生局重点项目(2013-39-1-025) 重庆市高等学校优秀人才资助计划(2014-47-1-11)共同资助
【分类号】:R512.6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程大宏;走出乙肝病毒感染的认识误区[J];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2000年04期

2 袁有斌,吕志国;两种方法联合检测乙肝病毒感染患者126例分析[J];临床荟萃;2001年05期

3 高小平,歧小红;乙肝病毒感染的调查结果与分析[J];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4 董爱萍;武平英;;长治市健康人群乙肝病毒感染调查[J];咸宁学院学报(医学版);2005年06期

5 黄腾;冯启明;张佳丽;;南宁市某中学乙肝病毒感染调查[J];广西医学;2006年06期

6 吕卓欧;;磐安县初高中学生乙肝病毒感染分析[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06年04期

7 刘雪剑;陈天姝;张云龙;;齐齐哈尔市4032名干部乙肝病毒感染现况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7年13期

8 陈静静;冯伟;徐永范;;奉化市人群乙肝病毒感染血清流行病学调查[J];浙江预防医学;2008年05期

9 邓闯;;本溪市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乙肝病毒感染情况[J];中国学校卫生;2008年06期

10 ;我校教授首次发现抗乙肝病毒感染新机制[J];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马岳;;乙肝病毒感染对红细胞、血小板的影响[A];2004年浙江省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2 赵宏;吴立群;董慧慧;胡建华;高海女;杨美芳;张旋;陈晓明;范骏;马伟杭;;乙肝病毒感染与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十六次全国病毒性肝炎及肝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3年

3 陈建杰;高月求;王灵台;;乙肝病毒感染的预后影响因素[A];2002全国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4 张丽;;抗结核化疗对102例肺结核合并乙肝病毒感染肝功能影响的分析[A];全国抗结核治疗的不良反应及处理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5 孔玉科;王俭勤;王文革;周磊;;36例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的临床观察[A];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杨政;唐志红;沈红;;合并乙肝病毒感染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治疗方案探讨[A];2006年浙江省肾脏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7 沈玲;滕长青;毛军;夏茵;;传染病专科医院职工乙肝病毒感染与肝功状况调查[A];中华医学会第十六次全国病毒性肝炎及肝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3年

8 单可人;;贵州世居少数民族(彝瑶族)及汉族乙肝病毒感染相关雌激素受体a基因和白介素10基因多态性研究[A];第九届西南三省一市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9 李福山;;乙肝病毒感染与临床演变[A];第二届广东省脂肪肝专题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年

10 陈瑜;;乙肝病毒感染的特异性CTL细胞免疫应答研究进展[A];2004年浙江省检验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9条

1 记者 李婵;抓到乙肝病毒感染“帮凶”[N];北京科技报;2012年

2 孙国根 记者 王春;我科学家首次发现抗乙肝病毒感染新机制[N];科技日报;2009年

3 记者 程守勤 通讯员 蔡心轶;汉族人乙肝病毒感染新易感基因发现[N];健康报;2013年

4 鲁凤民 庄辉;预防乙肝病毒感染[N];北京科技报;2010年

5 孙国根;复旦发现抗乙肝病毒感染新机制[N];中国医药报;2009年

6 ;乙肝病毒感染后的临床经过[N];上海中医药报;2004年

7 ;乙肝研究在德获新进展[N];光明日报;2005年

8 刘向;德国乙肝研究获新进展[N];医药经济报;2005年

9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李海 贾继东;乙肝病毒感染基础研究带来的启示[N];健康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陶晶晶;HLA-DP/HLA-DQ基因多态性与乙肝病毒感染及进展易感性的关联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2 李永奎;乙肝病毒感染过程中白细胞介素-32的表达调控和抗病毒反应机制研究[D];武汉大学;2013年

3 陈瑜;乙肝病毒感染的特异性CTL应答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彭洪;CD8+T淋巴细胞抑制性基因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群乙肝病毒感染临床转归的相关性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6年

2 SHAIKH ABDUL LATEEF;综合研究乙肝病毒感染和它对肝移植的进展[D];浙江大学;2016年

3 胡tD;考虑药物治疗的乙肝病毒感染动力学模型研究[D];景德镇陶瓷学院;2009年

4 郑君华;乙肝病毒感染与胆石症形成关系的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5 李春生;乙肝病毒感染与Ⅱ型糖尿病关系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6 杨晓敏;乙肝病毒感染孕妇生活质量及其相关因素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7 乔亚峰;梅州市某高校10年间新生乙肝病毒感染及携带状况的调查[D];暨南大学;2010年

8 李海雁;乙肝病毒感染与出生性别比的关联性分析[D];浙江大学;2012年

9 孟利平;妊娠合并乙肝病毒感染对母婴的影响及主要干预措施经济学评价[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10 钱毅;广东汉族人群乙肝病毒感染与HLA-DRB1*07相关性的初步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17159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iaohjib/17159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b30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