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终末期肝硬化的临床观察
本文关键词: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终末期肝硬化的临床观察,,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河南大学》 2011年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终末期肝硬化的临床观察
郭俊贤
【摘要】:肝硬化(hepatic cirrhosis)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肝脏损害,表现为肝细胞变性坏死,纤维组织增生,肝细胞结节状再生,肝小叶结构变形,血液循环途径被改建,最终导致肝硬化。根据病因分类,肝硬化主要有病毒性肝硬化、酒精性肝硬化、胆汁性肝硬化、自身免疫性肝硬化及隐原性肝硬化等。我国以病毒性肝硬化为主,其中主要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造成,很多病人无法长期规范化治疗最终致肝硬化。肝硬化病人有门脉高压和肝功能障碍,病人常因消化道大出血和肝性脑病死亡。因此,肝硬化治疗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有效的方法为肝移植,因肝脏供体少,临床工作难以大量展开,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致力于研究能替代肝移植的方法,间充质干细胞成为新的方向。 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属于干细胞家族,主要存在于骨髓、脐带、脐血和胚胎中。因具有多向分化潜能、造血支持、免疫调控和自我复制等特点,受到人们的关注。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内或体外诱导条件下可以分化为骨、软骨、脂肪、肌肉、肌腱、神经、类肝细胞、心肌等组织细胞,连续传代后仍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可作为理想种子细胞用于炎症病变及衰老引起的器官修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应用于临床较早,但抽取骨髓为有创性检查,增加了病人痛苦,越来越多的学者致力于研究脐带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来源广泛,收集脐带为无创操作,且治疗肝硬化有促进肝脏再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作用,在临床上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目的:制备足月顺产胎儿脐带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探讨体外分离、培养、鉴定 方法,观察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终末期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无菌条件下采集新生儿脐带,经过分离,培养获得间充质干细胞,流式细胞仪表面抗原测定(CD29、CD105、CD34、CD45);选择50例肝硬化患者,26例患者在内科治疗基础上经前臂静脉或肝动脉插管进行MSCs移植,术后定期检测肝功能、凝血功能及临床症状,并观察同期的症状体征和不良反应,同时随机选择24例仅以内科治疗的肝硬化患者做为对照组,两组间进行比较。 结果: (1)培养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呈长梭形、旋涡状生长。P1代消化后传代,贴壁时间约48h左右,2-3W长满80%。P6代以内的细胞增殖无明显差异。P3-P6代生长速度较快,24h贴壁,48h长满70%,72h长满80%,P3-P6代内无明显分化。 (2)细胞免疫表型显示表达间充质干细胞的特异性标记CD29;但不表达造血干细胞表面标记CD34、CD45。这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表型一致。 (3)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后,治疗组ALB、PA和Fbg水平比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PT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P﹤0.05)。 (4)治疗组患者从治疗后1周开始,乏力、腹胀、纳差明显好转,12周后患者腹水明显减少。26例移植患者术中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无与移植相关的严重并发症。 结论: (1)本实验用双酶消化法分离出间充质干细胞,经过冻存、复苏后细胞损伤小,多次传代后细胞分化少,增殖能力稳定。 (2)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经过流式细胞仪测定后,表达间充质干细胞的表型,不表达造血干细胞表型,与骨髓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检测一致。 (3)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终末期肝硬化,可提高患者ALB、PA、Fbg,缩短PT,改善了患者的临床症状。 (4)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肝硬化患者,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R575.2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雷香丽;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体外培养及体内移植实验性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2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Immunomodulatory effects of mesenchymal stem cells derived from adipose tissues in a rat orthotopic liver transplantation model[J];Hepatobiliary & Pancreatic Diseases International;2008年01期
2 张卫光;俞敏俊;田珑;马瑞琼;张书永;沈丽;;人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改善四氯化碳诱导性肝硬化大鼠的肝纤维化[J];解剖学报;2006年02期
3 张颢;龚伟;韩之波;赵辉;张浪辉;陈志哲;刘拥军;韩忠朝;;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分离、培养、扩增方法及生物学特性研究[J];江西医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4 夏云飞;顾志峰;李立人;;间充质干细胞与调节性T细胞的研究进展[J];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年03期
5 宋兆峰;季晓平;王晓荣;蒋世亮;张晓芳;王荣;张运;;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定向诱导分化为心肌样细胞的实验研究[J];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2006年10期
6 汪浩文;何志旭;王志华;刘俊峰;;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多向分化潜能的研究[J];复旦学报(医学版);2009年05期
7 徐存拴,赵利峰,杨柯金,章静波;肝干细胞的来源与作用[J];实验生物学报;2004年01期
8 王斌;洪小杨;杜江;朱德新;田兆方;封志纯;;人脐带血间充质干细胞体外诱导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的可行性[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6年10期
9 王豪勋;马军;段芳龄;程香普;梅雪;唐芙爱;郑鹏远;薛乐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肝硬化的动物实验研究[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06年04期
10 王爱红;何红燕;罗敏洁;黄天华;马廉;马桂霞;林丽敏;林广裕;史雪川;;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向胰岛样细胞的分化[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8年2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鹏;马廉;;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应用研究现状[J];中国输血杂志;2009年03期
2 何红燕;林晓波;应文娟;林丽敏;冯学永;王鸿武;马廉;;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经体内定植并向心肌样细胞分化的研究[J];中国输血杂志;2009年03期
3 陈晓路;陈苹;贾竹青;刘羿男;马康涛;张永珍;周春燕;;人类胎儿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白细胞抗原表达特征[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06年06期
4 褚晓倩;王丽;Paulina Duya;边育红;;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在细胞治疗中的应用潜能[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年03期
5 白海;司志刚;王存邦;薛智文;吴涛;杨小亮;;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异体外周血T淋巴细胞的抑制作用及机制[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8年17期
6 张芙蓉;屠慧渭;钱波;孙何;金立方;;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及肝内示踪[J];动物医学进展;2011年11期
7 张清军;高毅;潘明新;姚坤厚;汪艳;;同期输注供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肝移植大鼠免疫的影响[J];广东医学;2007年09期
8 饶龙华;李济宇;;间充质干细胞用于肝脏移植的研究进展[J];广东医学;2010年07期
9 陈耀凯;郭艳;;脂肪源性间充质干细胞与肝病[J];实用肝脏病杂志;2010年01期
10 洪再发;黄小进;尹震宇;王效民;;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肝移植术后免疫耐受的研究[J];肝胆外科杂志;2008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伟;黄连素减轻缺氧无血清诱导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凋亡以及减轻四氯化碳诱导的急性肝损伤[D];南京医科大学;2010年
2 孙晓春;不同来源间质干细胞的分离及多种药物因素对其生物学特性的影响[D];江苏大学;2010年
3 史丹;成人脂肪来源Flk-1+间充质干细胞免疫调节功能相关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08年
4 谭舟;MK和GM-CSFRα在胚胎干细胞中的表达与功能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5 王亮;脂肪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经软骨诱导后以复合支架修复兔关节软骨缺损的实验[D];吉林大学;2011年
6 梁新悦;低剂量辐射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效应及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金世柱;肝细胞生长因子联合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促进小鼠急性损伤肝脏再生[D];吉林大学;2011年
8 杨大志;BMP-2/胶原/掺锶羟基磷灰石成骨活性材料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9 赵雯红;IL-12基因修饰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抗卵巢癌体内外作用的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1年
10 镇海文;LPS调节TLR4介导促进心肌细胞存活时间的实验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茜;尾静脉注射骨髓细胞对糖尿病小鼠视网膜新生血管化的治疗作用[D];南京医科大学;2009年
2 周长辉;人脐带Wharton's Jelly及子宫内膜间充质干细胞免疫调节作用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3 袁文佶;人胎盘间充质样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及其生物学特性分析[D];浙江大学;2011年
4 张伟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COPD大鼠肺泡壁细胞凋亡作用的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5 齐凯;人脐带来源间充质干细胞分离培养方法的优化初探[D];山西医科大学;2011年
6 韩雨;骨折愈合过程中归巢现象及相关因子的表达[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11年
7 任海燕;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造血负调控因子的调节作用[D];昆明医学院;2011年
8 钟启;缺氧对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及差异蛋白表达谱的影响[D];暨南大学;2011年
9 彭鑫磊;人干细胞生长因子的克隆、表达、纯化及其对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作用的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10 张睿婷;人脐带与胎盘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特性及免疫调节作用的比较[D];暨南大学;2011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宜;程鹏;刘云会;;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应用的风险:促瘤及成瘤性[J];解剖科学进展;2011年05期
2 徐献忠;陈斌;倪勇;;大鼠干细胞移植对四氯化碳所致大鼠肝硬化的影响[J];中国热带医学;2008年01期
3 张怡,赵连三,唐红;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与培养[J];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2004年05期
4 钱晖,许文荣,王文兵,韩崇旭,郝顺祖,朱伟,孙晓春,胡嘉波,黄诒森;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和部分肿瘤细胞中Nucleostemin基因的表达[J];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2005年01期
5 周伟;徐艳华;吴小翎;姜蓉;陈鹏飞;;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肌成纤维母细胞的体内诱导[J];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2011年05期
6 曾令兰,熊开钧,黄华芳,郭劲松;乙型肝炎病毒体外感染正常人骨髓中3种细胞的动态研究[J];同济医科大学学报;1996年02期
7 王佳南;张晓刚;汤为学;郑丽娜;;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原代培养条件[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9年14期
8 刘彦;谭道玉;李昌平;王忠琼;王建祥;张影;;骨髓源性肝样细胞门静脉移植大鼠肝纤维化模型[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9年19期
9 焦艳;江家骥;;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时机及移植时间长短对大鼠肝纤维化病变进程的影响[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9年23期
10 侯建彬;刘超;余先焕;许磊波;;大鼠骨髓来源肝干细胞的成瘤性[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0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国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调控肝星状细胞增殖、凋亡和RhoA表达的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0年
【二级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古再丽努尔·艾麦提;不同生长发育阶段两种途径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大鼠乳腺发育的影响[D];新疆农业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存拴,李永辉,段瑞峰,卢爱灵,夏民,吉爱玲;短间隔连续部分肝切除对大鼠生存和肝组织结构的影响[J];动物学报;2001年06期
2 Harvey Cantor;;Generation and Regulation of CD8~+ Regulatory T Cells[J];Cellular & Molecular Immunology;2008年06期
3 艾国平,粟永萍,闫国和,王蒙,刘晓宏,程天民;创面微环境对植入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影响研究[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3年13期
4 姜一真,薛耀明,程宝鸾,朱姿英,沈洁,周琳;SD大鼠乳鼠胰岛细胞体外培养方法探讨[J];第一军医大学学报;2003年08期
5 吕璐璐;刘拥军;许贞书;王彤;张浪辉;朱雄鹏;梁琳慧;王晗;陈志哲;韩忠朝;;脐带源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和生物学性状[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6 何红燕;崔冰琳;冯学永;肖平;林晓波;蒋学武;罗敏洁;马廉;;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神经细胞的形态学改变[J];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2006年06期
7 张卫光;间充质干细胞与生物人工肝的研究进展[J];解剖科学进展;2004年03期
8 马瑞琼,张书永,张卫光,田珑;实验性肝纤维化大鼠胶原网络构筑的扫描电镜观察[J];解剖学报;2004年03期
9 张卫光,潘文萧,沈芳,田珑,夏家骝,严宗毅,文宗曜;四氯化碳大鼠肝硬化形成早期的血液流变学改变[J];解剖学杂志;2004年04期
10 郭启仓,刘志勇,李占清,张宇,张金凤,王国臣;5-溴脱氧尿嘧啶核苷标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技术探讨[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关世运;范瑞琴;;终末期肝硬化合并慢性肾炎10例报道[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10年09期
2 金震滨;陆健;;终末期肝硬化胸部并发症的X线及CT表现[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09年02期
3 蒋忠;马正良;靳艳卿;周路阳;;终未期肝硬化肝移植术中凝血功能的调控[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8年04期
4 袁杨;;大鼠终末期肝硬化模型的制备[J];云南医药;2009年03期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京ICP证040441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008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9993 010-62982499
服务热线:010-62985026 010-62791813
在线咨询:
传真:010-6278036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475号
本文关键词: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终末期肝硬化的临床观察,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766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iaohjib/1766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