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BV相关慢加急肝衰竭患者血浆抗可溶性肝抗原抗体的检测及意义
本文选题:抗可溶性肝抗原抗体 + HBV相关慢加急肝衰竭 ; 参考:《广东医学》2017年13期
【摘要】:目的评价血浆抗可溶性肝抗原抗体(抗SLA)检测在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慢加急肝衰竭(HA)患者中的意义。方法使用抗SLA酶联免疫检测试剂盒,检测H-A患者(H-A组)、肝硬化(LC)患者(LC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CHB组)和健康对照者(HC组)血浆抗SLA,分析不同临床组间抗SLA的表达差异,以及与肝功能相关指标的关系。结果慢性HBV感染(CHB+LC+H-A)组的抗SLA水平均显著高于HC组(P0.001),而H-A组抗SLA的OD值显著高于CHB组(P0.001)、LC组(P0.001);在HBV感染者中,抗SLA的OD值水平与ALT(r=0.260,P=0.046)及TBIL(r=0.646,P0.001)水平呈正相关,与HBV-DNA无明显相关性(r=-0.069,P=0.598)。在H-A组,抗SLA的OD值水平与总胆汁酸呈正相关(r=0.478,P=0.024),与凝血酶原活动度、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直接胆红素(DBIL)、总胆红素(TBIL)无显著相关性。结论这种检测方法可用于评估不同慢性HBV感染者抗SLA的表达差异,H-A患者高表达抗SLA可能与肝细胞的严重损伤及免疫发病机制相关。
[Abstract]: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significance of plasma anti soluble liver antigen antibody (anti SLAs) in patients with hepatitis B virus (HBV) associated chronic acute hepatic failure (HAF). Methods the plasma anti-SLAs of H-A patients, liver cirrhosis patients (LC group), chronic hepatitis B group (SLA group) and healthy control group (HC group) were detected by using anti SLA 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 kit. The difference of anti SLA expression among different clinical groups was analyzed.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iver function and related indexes. Results the level of anti SLA in chronic HBV infec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HC group, while the OD value of anti SLA in H-A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CHB group P0.001 / LC group (P 0.001). In HBV infected patients, the OD level of anti SLA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levels of Altrin 0.260P0.046) and TBILrrnr 0.646P0.001), but had no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with HBV-DNA. In H-A group, the OD level of anti SLA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otal bile acid, but not with prothrombin activity, 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 direct bilirubin and total bilirubin. Conclusion this method can be used to evaluate the expression difference of anti SLA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HBV infection. The high expression of anti SLA in patients with H-A may be related to the severe injury of hepatocytes and the mechanism of immune pathogenesis.
【作者单位】: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感染内科;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肝病科;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81270025)
【分类号】:R512.62;R575.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影;张勇;杨爱平;张福奎;;甘露糖结合凝集素清除HBV的相关机制研究[J];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2012年04期
2 董振翔;;关于中药抗 HBV 冲剂治疗无症状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的几点说明[J];中医杂志;1989年10期
3 肖再平;一种阻断HBV流行的乙型肝炎疫苗免疫计划的效果[J];国外医学.预防.诊断.治疗用生物制品分册;1993年04期
4 赵富山,魏岳凤,邓文英,马晓萍;西宁机场整体人群HBV“两对半”检查结果及315例乙型肝炎疫苗接种结果三年跟踪观察报告[J];青海医药杂志;1998年04期
5 ;肥西县食品和公共场所从业人员HBV监测分析[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1999年01期
6 党淑萍,张新利,谭玉华;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技术在HBV定量检测中的应用[J];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04年05期
7 林伟;刘玉贵;曹春远;陈炳材;;龙岩市食品及公共场所从业人员HBV携带状况调查[J];职业与健康;2009年07期
8 李东;申元英;;感染HBV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生物技术;2011年05期
9 董振翔;常德成;郑东振;李秀惠;崔宝莉;;中药抗 HBV 冲剂治疗无症状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的初步探讨[J];中医杂志;1988年09期
10 童修文;;对《中药抗 HBV 冲剂治疗无症状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的初步探讨》一文的商榷[J];中医杂志;1989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韩金祥;王玉林;;硫代磷酸反义寡脱氧核苷酸抗HBV细胞的实验研究[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2 韩祖良;孙渝生;;模拟HBV自然清除过程探索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的治疗[A];第五届全国肝脏疾病临床暨中华肝脏病杂志成立十周年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3 王玮;赵彩彦;王亚东;尹洪竹;刘英辉;周俊英;;HBV相关肝衰竭合并侵袭性肺曲霉菌病的临床特点与转归[A];第三届全国病毒性肝炎慢性化重症化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3年
4 石家;王玮;赵彩彦;王亚东;尹洪竹;刘英辉;周俊英;;HBV相关肝衰竭合并侵袭性肺曲霉菌病的临床特点与转归[A];第二届全国病毒性肝炎慢性化重症化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5 张兴功;王爱萍;;原位杂交试剂-HBV探针临床应用[A];全省医疗设备管理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6 李保森;邹正升;王福生;辛绍杰;徐东平;陈黎明;;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免疫活性细胞与HBV特异性CTL的研究[A];第二届全国人工肝及血液净化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7 张莉;赵彩彦;王亚东;曹伟;申川;;HBV相关肝衰竭患者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的变化及其意义[A];中华医学会第十六次全国病毒性肝炎及肝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3年
8 赵洁;贾建伟;李秋伟;高丽英;苗静;;康莱特注射液联合核苷类药物抗HBV治疗中晚期肝癌疗效观察[A];全国第2届中西医结合传染病学术会议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1届传染病协作组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9 孙殿兴;胡大荣;邬光惠;胡学玲;范公忍;李娟;;复制缺损型HBV表达显性阴性突变体抗HBV作用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感染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10 侯青顺;柳富会;仉海峰;;HBV多基因位点变异与肝细胞癌相关性研究[A];病毒性肝炎慢性化、重症化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知陶;阿德福韦对耐药HBV有效[N];医药经济报;2004年
2 欣华;长期用拉米夫定易致HBV耐药株[N];中国医药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赵桂琴;素馨花化学成分及抗HBV活性的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8年
2 陈文;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表观遗传学变化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3年
3 王宇平;HBV拉米夫定耐药基因结构与功能的研究及感染性克隆的建立[D];福建医科大学;2008年
4 魏海荣;NK细胞功能异常导致HBV慢性免疫逃逸和急性肝再生抑制的机制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5 曲建慧;肝癌细胞中肿瘤基因P53/MDM2/P21与HBV关系的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3年
6 晏泽辉;肝病关联基因IL-10/ESR1 rSNP的鉴定及其在HBV相关肝病中的功能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小波;HBV-DNA阴性的HCC患者围手术期HBV再激活及其影响因素[D];广西医科大学;2015年
2 安蓬蓬;血浆miRNA-372/373与HBV早期感染的相关性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5年
3 杨祥会;4周病毒学应答预测拉米夫定治疗HBV相关的慢加急性肝衰竭的预后[D];重庆医科大学;2015年
4 刘娜;新型稠杂环非核苷类HBV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及活性评价[D];山东大学;2016年
5 朱俊可;顺铂诱导HBV再激活的分子机制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6年
6 马敏;抗乙肝病毒(HBV)芳基丙烯酰胺类化合物的合成及结构与生物活性关系研究[D];西华大学;2016年
7 覃英;重庆地区HBV基因型与临床相关性分析及HBV群体遗传学研究[D];西南医科大学;2016年
8 顾静;HBV相关慢加亚急性肝衰竭患者外周血辅助性T淋巴细胞及相关炎症因子的表达和临床意义的初步探讨[D];苏州大学;2013年
9 蒋黎;人鼠嵌合肝动物模型及其感染HBV的初步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4年
10 汪琼;草药扛板归抗HBV及保肝活性的初步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9年
,本文编号:18251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iaohjib/18251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