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消化疾病论文 >

中国汉族人群BTLA基因多态性与慢性HBV感染的关联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6-12-01 09:01

  本文关键词:中国汉族人群BTLA基因多态性与慢性HBV感染的关联性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安徽医科大学》 2015年

中国汉族人群BTLA基因多态性与慢性HBV感染的关联性研究

张唯  

【摘要】:背景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后的转归和多种临床表现形式受病毒、免疫和遗传等多种因素的影响。T,B淋巴细胞弱化因子(BTLA)属于B7/CD28超家族的负性共刺激分子,该抑制性通路能够抑制多种免疫细胞的活化和免疫功能,导致HBV感染的慢性化和病毒的持续复制,在慢性HBV感染免疫发病机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且慢性HBV感染作为一种具有遗传倾向的多基因、多因素参与的复杂性疾病,家系资料可能更为客观的暴露慢性HBV感染易感性的真正原因。本实验力求通过家系资料的研究,探讨中国汉族人群BTLA基因多态性和慢性HBV感染的关联性。目的探讨中国汉族人群BTLA基因多态性和慢性HBV感染的关联性。方法采用多重单碱基延伸(SNa Pshot)技术检测核心家系中慢性HBV感染者及其家庭成员BTLA基因rs2633562和rs2952323 SNP位点的多态性,并且应用家系内关联分析(FBAT)软件分析这些位点的基因型、等位基因和单倍体的分布频率以及与慢性HBV感染的相关性。结果(1)共收集核心家系188个,总计668例,其中431例HBV慢性感染者,平均年龄40.5岁±14.6岁;237例非感染者,平均年龄44.1±15.5岁。有双方父母入选的家系84个(44.68%),只有其中一方父母的家系73个(38.83%),另外父母均未入选的家系31个(16.49%)。(2)分析BTLA基因中,rs2633562 A/G和rs2952323 C/G两位点的基因频率,rs2633562A/G,AA,AG和GG基因型的频率分别是50.9%、48.0%和1.1%,A和G等位基因的频率分别是74.9%和25.1%。rs 2952323C/G,CC,CG,GG基因型的频率分别是8.3%、48.9%和42.8%,A和G等位基因的频率分别是32.8%和67.2%。两位点基因型分布经χ2检验显示差异无显著性(P0.05),符合Hardy-weinberg传递平衡定律。(3)家系资料单位点关联分析显示:BTLA基因的rs2952323位点,G/G基因型与慢性HBV感染的遗传易感性相关联,差异有显著性(Z=2.731,P=0.006308)。Rs2633562A/G位点,等位基因A在附加遗传模型Z=1.229,P=0.219050;显性遗传模型Z=-0.252,P=0.800750;隐性遗传模型Z=1.550,P=0.121108;以及等位基因G在附加遗传模型Z=-1.229,P=0.219050;显性遗传模型Z=-1.550,P=0.121108;隐性遗传模型Z=0.252,P=0.800750,均显示与慢性HBV感染的遗传易感性无关联,差异无显著性(P0.05)。Rs2952323 C/G位点,等位基因C在附加遗传模型Z=-2.689,P=0.007174;显性遗传模型Z=-2.731,P=0.006308;隐性遗传模型Z=-0.905,P=0.365423;以及等位基因G在附加遗传模型Z=2.689,P=0.007174;显性遗传模型Z=0.905,P=0.365423;隐性遗传模型Z=2.731,P=0.006308。G等位基因与慢性HBV感染的遗传易感性相关联,差异有显著性(P0.05)。(4)传递不平衡检验(TDT)以及同胞对传递不平衡检验(SDT)显示在BTLA基因rs2633562 A/G和rs2952323 C/G两位点无主要的优势等位基因A,C或G从杂合的父母传递给患病子女(P=1.000000,P=0.151590)。(5)BTLA基因rs2633562和rs2952323位点构建的单倍型分析显示:在中国汉族人群可以构建四种单倍型:rs2633562/rs2952323:A/G(70.0%),G/C(15.4%),A/C(13.4%)和G/G(1.1%),其中rs2633562-A/rs2952323-G存在优势单倍型由父母传递给患病的子女或者同胞。传递的单倍型与慢性HBV感染的遗传易感性有关联,差异有显著性,在附加遗传模型中(Z=3.093,P=0.001979)和隐性遗传模型(Z=2.825,P=0.004721)中的P值均0.05。结论中国汉族人群BTLA基因多态性可能对慢性HBV感染的遗传易感性发挥作用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R512.62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福军亮;徐东平;施明;张辉;金磊;汤紫荣;王福生;;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CD_4~+ CD_(25)~+调节性T细胞表型与功能分析[J];中华内科杂志;2006年08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慧宁;姜艳芳;李婉玉;牛俊奇;;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年02期

2 高继君;李柏青;;调节性T细胞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免疫发病机制中的作用[J];实用肝脏病杂志;2009年02期

3 冯洁;臧国庆;余永胜;;CTLA-4在乙型肝炎免疫机制中的作用[J];国际消化病杂志;2008年01期

4 叶立红;赵召霞;刘莲;梅志勤;崔书彦;陈勇良;;CD4~+CD25~+调节性T细胞在免疫调节中的特性及作用机制[J];临床荟萃;2009年10期

5 叶立红;王翀奎;刘莲;康海燕;刘淑霞;梅志勤;戴二黑;;Foxp3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及肝组织中的表达及作用机制[J];临床荟萃;2009年22期

6 纪翠霞;胡九东;邢练军;季光;王磊;;乙型肝炎慢性化机制的研究现状[J];临床肝胆病杂志;2012年02期

7 朱轶晴;汪晓莺;谭晓慧;沈轶瑶;汤伟;丁润生;;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检测与意义[J];中国临床医学;2009年04期

8 秦克力;杨金丹;;紫癜圣愈散调节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外周血CTLA-4水平的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2012年01期

9 解春静;;CD4+CD25+Tregs在慢性乙型肝炎的发病机制中作用[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10 张慧;黄丽霞;陈朝霞;宋文剑;;CD4~+ CD25~+ Foxp3~+ Treg细胞在HBV感染所致慢加急性肝衰竭中作用[J];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徐慧宁;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和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实验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2 龚钰清;海珠抗纤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研究和机制探讨[D];湖北中医药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仵燕;生殖管道阻塞对调节性T细胞的影响[D];新疆医科大学;2010年

2 温志刚;抗树鼩IgG单抗制备与ELISA检测方法初步建立[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3 王文;自体CIK细胞联合树突状细胞治疗HBV相关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欧松;补肾解毒法与健脾解毒法对乙肝病毒感染不同状态下免疫细胞功能影响的机理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1年

5 许晓梅;1、HBeAg能上调新生儿脐带血中调节性T细胞的表达 2、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接受核苷(酸)类似物治疗48周时ALT未复常的影响因素分析[D];重庆医科大学;2011年

6 康信通;抗病毒治疗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CD4~+CD25~+Foxp3~+T细胞表达的影响及意义[D];中南大学;2011年

7 杨金丹;紫癜圣愈散治疗瘀血内阻型CITP患者及对外周血CTLA-4表达的影响[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1年

8 王媛媛;慢乙肝患者的细胞免疫与核苷类似物疗效的关系[D];天津医科大学;2008年

9 郭重仪;黄连解毒汤对动脉粥样硬化炎症反应的实验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0年

10 邓敏;慢性HBV感染者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水平及Foxp3与CD127的表达关系[D];南昌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平洁,汪晖,黄敏;中国汉族人群hGSTA1基因C-69T多态性分析[J];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2005年02期

2 刘卓;张永伟;冯起平;李云峰;吴国栋;左瑾;肖新华;方福德;;中国汉族人群2型糖尿病30个候选基因相关性分析[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3 宋宝;刘杰;宋现让;谢丽;吕丽燕;郑燕;;中国汉族人群DNA修复基因XRCC1多态性[J];基础医学与临床;2009年09期

4 苏宇清,吴国光,魏天莉,李大成,喻琼,梁延连;中国汉族人FUT2基因点突变初步研究[J];中国输血杂志;2003年04期

5 王福生,金磊,雷周云,施红,洪卫国,徐东平,施明,蒋建东,汪悦,张冰,刘明旭,李跃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感染相关的基因多态性在中国汉族人群中的分布[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0年04期

6 付良青,黄丰,吴德政,郭军华;中国汉族人群不同性别细胞色素氧化酶CYP2C19基因多态性的比较[J];药学学报;2004年03期

7 徐张巍,梅俏,许建明,胡乃中,胡咏梅;中国汉族人群N-乙酰基转移酶1基因多态性的检测分析[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8 周丹;张印则;庄乃保;孔令魁;;2458名中国汉族人类HPA-1~6、15基因多态性的研究[J];中国输血杂志;2012年04期

9 邵华,左武,李艳,廖声荣,张晓炜,王宗和;中国汉族人群极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基因多态性与血脂水平的相关性研究[J];微循环学杂志;2003年04期

10 吴敏良,吴晓虹,陈枢青;细胞色素P450 2C19在中国汉族人群不同组织中的分布差异研究[J];中国药学杂志;2005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英爽;樊东升;张华纲;王晓飞;张俊;傅瑜;康德;;中国汉族人群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神经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2 周晶;王邦康;吕婴;沈岩;陈育才;;中国汉族人群生长激素受体基因SNPs与颅面形态的相关性[A];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2004第七届全国口腔正畸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3 韩学尧;;全基因组关联研究在中国汉族人群相关分析[A];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第十六次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2年

4 吴宝玉;杨森;张学军;;瘢痕疙瘩易感基因/位点在中国汉族人群中验证的相关性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八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2年

5 魏天莉;吴国光;苏宇清;邓志辉;;中国新疆维吾尔族分泌型基因的研究[A];中国输血协会第三届输血大会论文专辑[C];2004年

6 孔芳;李萍;王立;章丽娜;师天燕;李永哲;张奉春;;中国汉族人群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候选基因研究[A];第17次全国风湿病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2年

7 陈国林;王伟;许振华;朱冰;聂晚频;周淦;周宏灏;;中国汉族人群中组胺N-甲基转移酶表型与基因型的研究[A];中国药理学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暨全国药理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2年

8 陈国林;王伟;许振华;朱冰;聂晚频;周淦;周宏灏;;中国汉族人群中组胺N-甲基转移酶表型与基因型的研究[A];中国药理学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论文摘要集(第一部分)[C];2002年

9 严华成;石磊;李健;黄牧坤;曾晓晖;张营;关慧;赵树进;;细胞色素P450基因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群散发性阿尔茨海默病的相关性研究[A];2014年广东省药师周大会论文集[C];2014年

10 苗青;肖婧;孙琳;焦伟伟;申阿东;;中国汉族人群细胞色素氧化酶CYP450单核苷酸多态性及其代谢表型分布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五次全国儿科学术大会论文汇编(上册)[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卫玲;中国汉族人群散发性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的易感基因位点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3年

2 张永伟;以单核苷酸多态性为遗传标记鉴定中国汉族人群2型糖尿病易感基因[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5年

3 邢泽宇;中国汉族人群系统性硬化的易感基因位点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4年

4 李超;基于中国汉族人群的精神分裂症候选基因的关联研究分析[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5 舒畅;中国汉族人群基因多态性与系统性硬化易感性的关联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2年

6 孔芳;中国汉族人群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候选基因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1年

7 田朝伟;中国汉族人群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与基因多态性的关联研究[D];广州医学院;2011年

8 胡松;中国汉族CHC患者病程及对规范化治疗反应性与KIR2DL2基因相关性的群体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9 郑杰;BSG和CKIP-1基因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群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易感性的关联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10 施妍;法医毒理学中药物代谢与中国汉族人群CYP基因多态性的关联分析[D];复旦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唯;中国汉族人群BTLA基因多态性与慢性HBV感染的关联性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5年

2 刘权威;基于通路分析的中国汉族人群身高全基因组关联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3 陈玲玲;中国汉族人群CYP2C19基因遗传多态性分析[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4 郑红霞;MC1R基因多态与皮肤颜色等表型特征在中国汉族人群中的关联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张晓庆;中国藏、汉人群UGT1A1多态性比较分析及汉族人群UGT1A9,1A7,1A1多态性分析[D];西北大学;2013年

6 宫雪丽;中国汉族人群药物代谢酶CYP2D6基因上游调控区多态性功能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3年

7 肖苏妹;骨几何结构的种族差异及其遗传决定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8 石淑亚;药代动力学相关基因多态与中国汉族人群寿命相关性研究[D];中南大学;2014年

9 曾艺;中国汉族人群中高亲和度lgE受体β链(FcεRI-β)基因突变研究[D];暨南大学;2000年

10 鲍晓晶;KIR受体基因在中国汉族人群中的分布及其在异基因无关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的作用[D];苏州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中国汉族人群BTLA基因多态性与慢性HBV感染的关联性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002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iaohjib/2002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399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