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0例慢性乙型肝炎ALT≥2×ULN中西医结合治疗有效病例中医症状特点研究
本文关键词:590例慢性乙型肝炎ALT≥2×ULN中西医结合治疗有效病例中医症状特点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2年
590例慢性乙型肝炎ALT≥2×ULN中西医结合治疗有效病例中医症状特点研究
邓小青
【摘要】:背景:慢性乙型肝炎是一种由感染乙肝病毒引起的慢性传染性疾病,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行,是目前世界待以解决的难题之一,我国为慢性乙型肝炎高发国家,2006年的调查表明,我国在1-59岁年龄阶段的HBsAg携带率为7.18%,全国慢性乙型肝炎约2000万人。慢性乙型肝炎与肝硬化、肝癌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 目前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主要有西医治疗、中医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等,西医治疗以抗病毒治疗为主,并以核苷类似物为治疗热点,但有耐药、变异等缺点;研究表明,中医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在免疫调节、抗炎、保肝等方面有一定的作用,针对核苷类似物所出现的耐药、变异问题上也有一定治疗作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研究是在综合西医与中医治疗经验基础上,开辟的意求优势互补的慢性乙型肝炎治疗新途径。 近年来关于慢性乙型肝炎中西医结合治疗有很多相关研究,十一五课题“慢性乙型肝炎证候规律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研究(ALT2×ULN)”以中医辨证为“肝郁脾虚、肝胆湿热”复合证型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为研究人群,应用中药复方+阿德福韦酯为试验用药,阿德福韦酯单药为对照用药,探求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本文从中医及西医对慢性乙型肝炎的认识及治疗研究进展等方面进行文献回顾,并对“十一五”课题收集的590例经过48周治疗后,HBeAg、HBV-DNA同时转阴、转氨酶复常的病例及48周非转阴病例数据再分析,总结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有效病例的中医症状特点。 目的:探索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有效病例的中医症状特点及改善趋势特点。 方法:以十一五课题“慢性乙型肝炎证候规律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研究(ALT≥2×ULN)”收集的590例经过48周治疗后,HBeAg、HBV-DNA同时转阴、转氨酶复常的病例及48周非转阴组病例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尼莫地平法对中医症状改善进行疗效评价,采用X2检验对有效病例试验组与对照组症状改善进行比较,好转率、变化率统计学描述有效病例及非转阴病例中医症状改善趋势特点。 结果:1.入组时症状特点:48周HBeAg、HBV-DNA同时转阴、转氨酶复常病例试验组入组时症状(症状所占比例90%)有4个,多于HBeAg、HBV-DNA同时转阴、转氨酶复常病例对照组及非转阴试验组与对照组,症状以肝胆湿热为主。 2j台疗后症状改善特点:48周HBeAg、HBV-DNA同时转阴、转氨酶复常病例试验组改善的中医症状以肝胆湿热兼肝郁为主,与HBeAg、HBV-DNA同时转阴、转氨酶复常病例对照组相比,随着治疗时间的推移,增加的改善症状逐渐多于对照组。与非转阴组相比,对中医症状的改善明显好于非转阴组。 结论:试验组48周HBeAg、HBV-DNA同时转阴、转氨酶复常病例,入组时症状(症状所占比例90%)以肝胆湿热为主,经过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治疗,湿热兼肝郁症状改善较明显。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R512.62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风琴;徐慧媛;李筠;;慢性乙型肝炎病理诊断与中医证型关系初探[J];北京中医药;2010年07期
2 吕洛堂;黄华健;张丹;;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HBV基因分型研究[J];当代医学;2010年31期
3 吴娜;苏菲;张振华;夏国美;张婷婷;张玲;郜玉峰;李旭;;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及其预测因素分析[J];实用肝脏病杂志;2010年01期
4 高倩;谭行华;袁冬生;;黄芪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中的药理作用[J];实用肝脏病杂志;2010年06期
5 甘楚林;苏小奇;莫静蓝;莫穆隆;钟大明;梁柱石;;不同中医证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功能指标的变化[J];实用肝脏病杂志;2011年04期
6 沈均;高书荣;黎芳;梁爱宝;赵钢;;补肾健脾活血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临床研究[J];实用肝脏病杂志;2011年05期
7 黄晨昕;夏于芳;钱祥夕;;谢兆丰老中医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四法[J];光明中医;2010年12期
8 赵斌;;软坚活血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48例[J];光明中医;2011年02期
9 黄少军;莫扬;江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T细胞亚群、IL-18、IFN-γ变化与血清HBV DNA水平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1年01期
10 高海兵;潘晨;;肿瘤坏死因子α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相关性的研究进展[J];中国肝脏病杂志(电子版);2010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福宁;李猛;李振前;朱幼芙;;慢乙肝中医证型与肝活体组织病理分级分期相关性分析[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1年03期
2 余路;程君;叶英;许夕海;李家斌;;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的影响因素分析[J];安徽医学;2012年01期
3 唐翠兰;周舟;倪伟;施维群;;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纤维化瘀血阻络证型TGF-β1/BMP-7比值的研究[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年05期
4 范公忍;赵满仓;魏文清;李娟;贾志凌;王北宁;;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表达与其血清HBV-DNA水平的相关性分析[J];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11年05期
5 韩瑜;马宁;焦立新;林乾飞;姜振宇;;HLA-DRB1等位基因与吉林地区汉族人群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关联性分析[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年04期
6 张琳;李丰衣;王伽伯;赵艳玲;李筠;肖小河;;基于慢性乙型肝炎的中医治则“热者寒之”的循证医学初步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0年12期
7 徐风;王烽;王燕华;罗菊珍;肖木生;;拉米夫定耐药慢性乙肝中医证型与阿德福韦酯抗病毒疗效的关系[J];重庆医学;2009年12期
8 潘晨;李芹;郭泽剑;周文;;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型与肝脏病理变化的相关性研究[J];传染病信息;2010年03期
9 吴奎;;慢性乙型肝炎的中西医治疗[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年02期
10 杨玲;王玉兰;唐丽;;手术室对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护理管理分析[J];当代医学;2012年1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文涛;周俊琴;方朝义;王香婷;王霞;王蕊;;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辨证分型与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研究[A];全国第十二次中医诊断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朱肖鸿;胡小花;孙慧伶;;ALT1~2ULN肝郁脾虚型慢乙肝病理分布规律[A];庆祝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成立三十周年论文集粹2011[C];2011年
3 苗静;贾建伟;李秋伟;;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型与替比夫定抗病毒疗效关系研究[A];全国第2届中西医结合传染病学术会议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1届传染病协作组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4 张云城;李晓良;;中药联合核苷(酸)类抗病毒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研究进展[A];全国第2届中西医结合传染病学术会议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1届传染病协作组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5 王宇明;;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的起点及其医患交流[A];病毒性肝炎慢性化、重症化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6 陈岚;;浅析慢性肝炎之肝郁脾虚证[A];中医药防治感染病之研究(九)——第九次全国中医药防治感染病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9年
7 辜海英;张传涛;冯全生;王政;;中药复方对拉米夫定诱导乙肝病毒YMDD变异的干预作用的系统评价[A];中医药防治感染病之研究(九)——第九次全国中医药防治感染病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9年
8 李和平;;再论“阴黄”非属寒湿[A];全国第十三届中医诊断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2年
9 刘升胜;;攻补各施交替用药法论治慢性乙型肝炎探析[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五届内科肝胆病学术会议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专科专病协作组(肝病组、传染病组)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10 邢宇锋;童光东;贺劲松;陈英杰;张晓晖;魏春山;高辉;周小舟;邱梅;徐文军;郑颖俊;徐韶敏;陈亮;唐海鸿;张来;占伯林;马文峰;孙新锋;李群;周大桥;;中医补肾法为主治疗对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血清免疫因子的影响及其与HBV-DNA的相关性分析[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五届内科肝胆病学术会议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专科专病协作组(肝病组、传染病组)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吴宇峰;苦参制剂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和无症状携带者系统评价疗效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2 王彦;中医证候的数据挖掘[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3 高琳;干姜不同有效部位对理中丸调节脾阳虚模型消化功能及能量代谢的影响[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9年
4 贺劲松;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证候规律及补肾健脾法治疗的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2年
5 朱明添;叶下珠复方联用ADV治疗LRHB的疗效及抗病毒免疫机制的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2年
6 郭贞君;芪珠方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7 李亚萍;慢性乙型肝炎肝胆湿热证规范化诊疗方案的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2年
8 褚娜;基于混合智能的中医辨证系统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柏盛;慢性HBV感染者病原学特点与肝肾损害、治疗及转归的相关性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2 贺希;中西结合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的疗效观察[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3 李艳丽;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型与IL-4相关性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4 蔡林宏;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型与IFN-γ相关性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5 王秋明;肝病Ⅰ号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回顾性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6 徐玮;补肾清肝方联合替比夫定治疗肝肾阴虚证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7 原彤彤;hFgl2凝血酶原酶蛋白的表达与慢性重型肝炎、慢性乙型肝炎及肝癌的关系[D];广西医科大学;2011年
8 崔坡;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候横断面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9 韩艺瑜;探讨柴芍六君汤加减方干预慢性乙型肝炎白介素-10、白介素-18水平变化[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10 熊倩;不同时期肝硬化中医证型与其Ishak组织学评分的相关性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孔建新,王保龙;慢性乙型肝炎与HLA-DRB1等位基因的相关性研究[J];安徽医学;2004年05期
2 何巍,朱艳,何世荣,王百龄;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J];安徽医学;2004年06期
3 李洪涛;王士雄温病学术观点探析[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4 童光东,刘亚敏,刘子志;补肾清透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62例[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5 吴福宁,李猛;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中医证型与肝功能指标的相关性研究[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3年06期
6 苏卫东,袁学山;浅论肝气(阳)虚证[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7 谭林;苦参素、左旋咪唑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观察[J];蚌埠医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8 尚莉莉;;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9 卢彦琦,贺学礼;黄芪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综述[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4期
10 许斌;周双宬;黄玉仙;瞿涤;;氧化苦参碱在鸭原代肝细胞中抗鸭乙肝病毒(DHBV)作用的研究[J];病毒学报;2006年05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郑春素;慢性乙型肝炎湿热蕴脾证患者免疫功能的研究[D];福建中医学院;2005年
2 张金珍;HBeAg阴性慢乙肝中医证型分布及与HBVDNA、肝纤四项关系的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9年
3 李友白;慢乙肝中医辨证分型和细胞免疫功能的关系探讨[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龙泽荣,腾国召,秦德英;甘胆酸与谷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测定用于乙肝病毒携带者的临床意义[J];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2001年06期
2 高美霞;肖建宇;陈妍;张振燕;王锐;;无偿献血者ALT检测结果分析[J];临床输血与检验;2007年01期
3 陈建文;ALT轻度升高误诊为病毒性肝炎46例临床分析[J];华夏医学;1999年06期
4 刘祥忠,苏明辉,王玉敏;佳木斯地区无偿献血者肝炎血清学标志调查[J];黑龙江医药科学;2000年05期
5 周祺芳;SLT温控酶标仪微量快速测定ALT在血站初筛中的应用[J];临床输血与检验;2000年03期
6 邵迪初;一起三氯甲烷作业工人肝脏损害调查分析[J];工业卫生与职业病;2001年06期
7 沈颖;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50例近期疗效观察[J];南华大学学报(医学版);2001年02期
8 惠永庆,李慧;两种方法检测ALT的比较[J];临床输血与检验;2004年02期
9 金文良,孙德贵,刘彩云,陈志军,汪兴太,李河民;59例输血后丙型肝炎病人血清中ALT与抗-HCV动态观察[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1998年02期
10 武景福,张学鹏,吴焕卿,靳玉香,单志霞;HBsAg阳性与阴性者中ALT的测定结果比较[J];河南预防医学杂志;200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碧群;;中医症状标准化的必要性[A];全国第十一次中医诊断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周永刚;秦玉孝;;半自动生化分析仪筛查ALT在血站的应用[A];中国输血协会第五届输血大会论文专集(摘要篇)[C];2010年
3 王天芳;李志更;吴秀艳;王庆国;陈建新;;基于信息熵关联度系数法的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常见中医症状组合及其意义探索[A];全国第十一次中医诊断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杨小波;;中医症状规范化研究的意义和现状[A];中医证侯研究青年论坛论文集[C];2000年
5 刘旺华;朱文锋;;中医症状规范化若干问题的思考[A];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诊断学分会成立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赵燕;王天芳;王庆国;;有关中医症状信息采集规范化的思考[A];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诊断学分会成立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张宁;胡荫奇;刘世巍;李方洁;张瑞鳞;赵霞;;SARS的鉴别诊断与早期中医症状学特征[A];中医药防治SARS学术交流专辑[C];2003年
8 陈钢;李靖;李平;;糖尿病肾病的中医症状专家问卷调查分析[A];第10届全国中西医结合肾脏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9 刘玉萍;王耀光;;非感染性尿道综合征的临床证候分析及巩隄丸临床疗效研究[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二十一届全国中医肾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下)[C];2008年
10 郑伟;;测量不确定度在血站ALT检测中的应用[A];中国输血协会第五届输血大会论文专集(摘要篇)[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广东工作站;[N];中国服饰报;2008年
2 吴少杰;[N];解放军报;2002年
3 王永炎 教授 全国人大常委会常委、中国工程院院士;[N];科技日报;2003年
4 王天芳;[N];中国中医药报;2005年
5 杜建波;[N];中国服饰报;2009年
6 朱建贵;[N];中国中医药报;2000年
7 邱模炎;[N];中国中医药报;2003年
8 本报记者 骁 勇;[N];中国中医药报;2003年
9 本报驻墨西哥记者 张金江;[N];人民日报;2002年
10 ;[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莫亚;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中医证候相关性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9年
2 吴冠儒;台北地区慢性失眠症与记忆功能损害相关性调查及中药干预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3 慕宁;落新妇甙对肝脏热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分子机制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8年
4 田峰;基于广义偏线性模型的40-65岁女性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筛检工具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1年
5 王莉眉;女性经前期综合征的中医证候(虚证)分布及相关体质调查[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0年
6 曾仁宏;鼻部常见病症术语的规范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年
7 王彦;中医证候的数据挖掘[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8 段颖华;合俞会配穴法治疗肝纤维化的探讨及实验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0年
9 段文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医证候要素与心功能和死亡率相关性分析及中医药干预疗效观察[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0年
10 孙晓泽;中医辨证治疗早期和临床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小青;590例慢性乙型肝炎ALT≥2×ULN中西医结合治疗有效病例中医症状特点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2 马洪刚;中医症状单元的定义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3 骆真;中医症状的分类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2年
4 武嘉兴;基于历代医案数据库的中医症状单元的提取[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5 孙鹏飞;补肾清热法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ALT≤2×ULN)肝损伤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2年
6 徐志锐;基于历代医案数据库的中医症状临床特征的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2年
7 马薇;复方浙贝颗粒辅助化疗改善难治性急性白血病中医症状疗效观察[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0年
8 沈旸;补肾活血结合外治法治疗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保守术后的临床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9年
9 王博;山西地区健康成人血清ALT正常值参考范围调查[D];山西医科大学;2011年
10 戴文先;基于NKF-K/DOQI慢性肾脏病分期的中医证候相关性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590例慢性乙型肝炎ALT≥2×ULN中西医结合治疗有效病例中医症状特点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180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iaohjib/2180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