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巨噬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及其与肝纤维化发生、发展关系的研究进展
[Abstract]:Liver fibrosis is a process of liver injury-healing caused by continuous chronic liver damage with different etiology. It is mainly characterized by a large number of extracellular matrix deposition or scar formation. The types of activation or polarization of hepatic macrophages were different in different local microenvironments. Macrophages with different phenotypes could promote or reverse hepatic fibrosis.
【作者单位】: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1260082)
【分类号】:R575.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袁柏思;朱人敏;张晓华;史薇;罗婉莹;杨妙芳;王琳;何小平;;急性胰腺炎肝巨噬细胞表达的FasL在肝损伤中的作用[J];医学研究生学报;2008年05期
2 柯美云;;在肝损害的大鼠模型中肝巨噬细胞释放的蛋白水解酶可能引起肝脏损害[J];国外医学(消化系疾病分册);1981年04期
3 秦士勇,张曙光;一氧化氮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发生发展中的作用[J];山东医药;2002年30期
4 姚希贤 ,孙玉凤;肝纤维化的治疗现状与进展[J];现代医药卫生;2001年08期
5 邹圣强,齐宗利;91例非老年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诊断[J];中国基层医药;2001年04期
6 曾民德;肝纤维化的诊断和治疗[J];肝脏;2001年S1期
7 曾民德;肝纤维化的治疗及其疗效评估[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2年05期
8 谢彦华,刘春荣;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与肝纤维化[J];临床荟萃;2002年08期
9 李清华,战淑慧,卞鲁岩,秦成勇,劳萍;转化生长因子-β_1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在肝纤维化中的作用及关系[J];中华消化杂志;2004年02期
10 王吉耀;重视肝纤维化的基础与临床研究[J];中华医学杂志;2005年1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勇钢;卢建华;;瘦素与肝纤维化关系及研究方法探讨[A];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9年
2 袁凤仪;;浅议中西医防治肝纤维化的研究[A];贵州省中西医结合学会2010年消化系病学术交流会暨非酒精性脂肪肝研究进展学习班资料汇编[C];2010年
3 杜绪胜;;肝纤维化的中西医结合研究现状[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十六次全国消化系统疾病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4年
4 赵新颜;王宝恩;贾继东;;先天性肝纤维化的临床病理特点[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次全国病毒性肝炎及肝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5 李骥;董培红;金益辉;卢明芹;潘发奋;王帮松;陈永平;;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态性与肝纤维化关系初步研究[A];第九次浙江省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6 张磊;李俊;黄成;吕雄文;金涌;朱鹏礼;;肝纤维化逆转的机制研究[A];第十届全国生化与分子药理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7年
7 徐叶进;;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在大鼠肝纤维化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A];2012年浙江省医学会肝病、感染病学学术年会暨浙江省感染科医师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8 贾继东;;肝纤维化的发生机理及治疗进展[A];第6届全国疑难及重症肝病大会论文集[C];2011年
9 杨从意;陈英杰;程晶;李群;周大桥;;浅谈肝纤维化的临床研究进展[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三届内科肝胆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8年
10 郭宇;曾华强;罗时兵;何丽珍;;中西医结合诊疗肝纤维化的几点思考[A];第十八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昀;肝纤维化可以治疗[N];健康报;2005年
2 陈斌;肝纤维化可以逆转吗?[N];大众卫生报;2007年
3 陈黎明;肝纤维化[N];家庭医生报;2006年
4 健康时报记者 刘桥斌;测肝纤维化免穿刺[N];健康时报;2009年
5 解放军302医院肝纤维化无创诊疗中心 陈国凤 黄显斌 整理;肝纤维化检查进入无创时代[N];健康报;2009年
6 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教授 谢渭芬 整理 王根华;阻断肝纤维化发展的链条[N];健康报;2010年
7 陈汉桥;大连肝纤维化防治有了综合方法[N];中国医药报;2004年
8 记者 李天舒;通过血液精确诊断肝纤维化成可能[N];健康报;2011年
9 记者 白毅;血液中发现可精确诊断肝纤维化的蛋白[N];中国医药报;2011年
10 陈汉桥;肝纤维化防治方法创新[N];健康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俊峰;单采血浆所致慢性HCV感染20年自然史及其鞘脂组学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2 杜静华;微小RNAs差异表达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相关肝纤维化的影响及分子调控机制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6年
3 涂晓龙;miR-30和lincRNA-p21调控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研究[D];南京大学;2016年
4 朱颖炜;转染TIMP-1-shRNA基因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大鼠肝纤维化[D];苏州大学;2016年
5 李杨;磁共振T_2~* mapping成像及分子成像评价大鼠肝纤维化的实验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5年
6 石磊;表皮形态发生素在HIV与HCV共感染肝纤维化中的作用及机制[D];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2016年
7 陈利军;经血干细胞治疗肝纤维化及其作用机制[D];浙江大学;2016年
8 黄鹏飞;BCL6B基因在抑制肝细胞肝癌和肝纤维化的发生发展的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6年
9 李志明;磁共振多翻转角T1 mapping及动态对比增强药代动力学参数在肝纤维化评估中的应用[D];浙江大学;2016年
10 崔光莹;凝血酶切割骨桥蛋白在肝纤维化中的作用研究[D];浙江大学;201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勾红菊;肝巨噬细胞Act1基因促进小鼠肝纤维化的初步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14年
2 张美;肝纤维化无创模型对聚乙二醇干扰素α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疗效的预测价值[D];福建医科大学;2015年
3 楼印fE;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无创模型比较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15年
4 高永振;基于超声射频时间序列的早期肝纤维化检测及程度识别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5 李旭;γ-谷氨酰转肽酶(γ-GT)与乙肝表面抗原定量比值对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纤维化的评价[D];安徽医科大学;2015年
6 陈小霞;EZH2在肝纤维化中的作用及其部分机制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5年
7 谢力骏;2型糖尿病对NAFLD患者肝纤维化进展相关性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5年
8 曾祥华;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无创诊断与机制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5年
9 冯文强;SIRT1在小鼠肝纤维化中的作用及其相关分子的组学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5年
10 张静雯;间充质干细胞通过调控枯否细胞M1型和M2型改善肝纤维化的实验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22434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iaohjib/22434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