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消化疾病论文 >

赶黄草对大鼠酒精性脂肪肝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发布时间:2019-08-11 13:13
【摘要】:目的探讨赶黄草对大鼠酒精性脂肪肝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随机选择140例大鼠,喂以1.5%的硫酸亚铁饲料进行饲养,并进行灌胃乙醇制作酒精性脂肪肝大鼠模型。将所有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赶黄草提取物高剂量、低剂量组、槲皮素高剂量、低剂量组、硫普罗宁组共七组,用药大鼠均灌胃给药,1次/d,连用6 w。计算肝脏系数,并行肝组织油红O染色,于光镜下观察肝脏脂肪浸润情况,对比肝细胞脂滴面积,并检测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血清总胆固醇(TC)及甘油三酯(TG)含量。结果 1相比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大鼠反应迟钝,体重明显减轻,肝脏指数明显增加(P0.05);相比模型组,各用药组大鼠体重增加显著,肝脏指数明显下降(P0.05)。2油红O染色脂滴半定量分析后显示,赶黄草提取物各剂量组同模型组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0.05)。3相比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血清ALT、AST、TC、TG水平均增加(P0.05);相比模型组,各用药组血清ALT、AST、TC、TG水平均降低(P0.05);相比槲皮素各组,赶黄草各提取物组ALT、AST、TC、TG水平均降低(P0.05)。结论赶黄草对大鼠酒精性脂肪肝有明显保护作用,与其中含有的槲皮素及其他化学成分有关。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protective effect and mechanism of Elaeagnus angustifolia on alcoholic fatty liver in rats. Methods 140 rats were randomly selected and fed with 1.5% ferrous sulfate feed, and the rat model of alcoholic fatty liver was established by intragastric administration of ethanol. All the ra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seven groups: normal control group, model group, high dose, low dose group, quercetin high dose group, low dose group and tiopronin group. The rats were given intragastrically once a day for 6 weeks. The liver coefficient was calculated and the liver tissue was stained with oil red O. The fat infiltration of liver was observed under light microscope, the area of lipid droplets in hepatocytes was compared, and the contents of total cholesterol (TC) and triglyceride (TG) in serum of glutamic-pyruvic transaminase (ALT), glutamic oxaloacetic transaminase (AST), were measured. Results 1 compared with the normal control group, the rats in the model group were slow to respond, the body weight was significantly reduced, and the liver index w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P 0.05). Compared with the model group, the body weight of the rats in each treatment group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and the liver index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P 0.05). 2 after semi-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oil red O staining lipid droplets,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each dose group and the model group (P 0.05). 3 compared with the normal control group, the serum ALT,AST,TC,TG level in the model group was increased (P 0.05). Compared with the model group, the serum ALT,AST,TC,TG level of each drug group was decreased (P 0.05), and the ALT,AST,TC,TG level of each extract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of quercetin group (P 0.05). Conclusion Elaeagnus angustifolia has obvious protective effect on alcoholic fatty liver in rats, which is related to quercetin and other chemical constituents.
【作者单位】: 泸州医学院附属中医医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
【分类号】:R575.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池肇春;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治疗[J];青岛医药卫生;2003年05期

2 范建高;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病因和发病机制[J];胃肠病学;2003年06期

3 李国钦;非酒精性脂肪肝炎的临床研究进展[J];临床肝胆病杂志;2004年02期

4 陈光英,陈道海,郑艳平,黄群;高校知识分子非酒精性脂肪肝与心血管及代谢性疾病的关系[J];中国全科医学;2004年08期

5 周永健;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诊断与治疗[J];广州医药;2004年03期

6 高景玉,郭俊生,余琛;酒精性脂肪肝大鼠氨基酸代谢的变化[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04年03期

7 龙波,秦正碧,周建华,许斌,罗大勇;甘利欣注射液治疗酒精性脂肪肝临床观察[J];四川医学;2004年06期

8 曾亚,肖云武;非酒精性脂肪肝对血清瘦素水平的影响[J];中国医师杂志;2004年08期

9 戴宁;非酒精性脂肪肝[J];辽宁医学杂志;2004年02期

10 林爱清;美能治疗酒精性脂肪肝临床效果评价[J];包头医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烨;;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中西医结合治疗[A];第十八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2 谢萍;周新喜;;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病机制和治疗进展综述[A];第十八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9年

3 李军祥;;中西医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研究进展[A];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第十八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6年

4 范树元;廖江涛;方强;王志强;;老年期非酒精性脂肪肝与血脂的关系[A];第七届全国老年医学学术会议暨海内外华人老年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4年

5 王煌辉;张永明;谢庆良;张永明;谢庆良;;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末稍甲襞微循t疤轿鯷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十八次全国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暨2006年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6年

6 庄见齐;;安珐特联合太韦络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临床观察[A];广东省肝脏病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张雪群;;非酒精性脂肪肝自然病程中肝脏的差异蛋白质组分析[A];2007年浙江省消化系疾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7年

8 刘宇;毕宇芳;徐敏;李勉;王天歌;宋艾云;宁光;;流产次数和哺乳时间与绝经后女性非酒精性脂肪肝关系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内分泌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9 杨成明;陈鹏;方玉强;石伟彬;张晔;傅春江;;非酒精性脂肪肝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A];第十三次全国心血管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10 刘红;赵效国;李莉;;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病机制[A];中国西部第六届营养与健康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9条

1 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 陈东风邋艾正琳 邹争春 整理;非酒精性脂肪肝首选不用药[N];健康报;2008年

2 顾宁;好习惯帮您拒绝酒精性脂肪肝[N];中国医药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王宁 采访整理;警惕! 非酒精性脂肪肝盯上新疆居民[N];中国食品报;2011年

4 王广华;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病机制研究进展[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5 王小龙;运动有助于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N];科技日报;2009年

6 博士 姚永莉 教授 姜泊;酒精性脂肪肝的药物治疗[N];家庭医生报;2006年

7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消化内科 李军祥;酒精性脂肪肝关乎肝脾肾[N];保健时报;2007年

8 顾宁;腰臀比与非酒精性脂肪肝密切相关[N];中国医药报;2011年

9 本报记者 王雪敏;非酒精性脂肪肝研究进展[N];医药经济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莹;肥胖与肥胖抵抗型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实验研究及β-葡聚糖干预作用[D];第二军医大学;2009年

2 欧阳春晖;非酒精性脂肪肝形成过程中肝脏蛋白质谱变化的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3 武煦峰;益肾运脾法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和实验机理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4 邢凌翔;实验性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发病机制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5 辛永宁;PNPLA3基因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相关性及其机制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3年

6 张敏静;重组人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的中试研究及其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治疗作用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7 吴维宾;Trihydrophobin 1的酪氨酸磷酸化调控及核受体FXR在酒精性脂肪肝中的作用研究[D];复旦大学;2013年

8 杨朝霞;核受体FXR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肝脏脂质和胆汁酸代谢的调节作用及机制探讨[D];重庆医科大学;2008年

9 俞慧宏;肝X受体依赖的染色质重塑与非酒精性脂肪肝[D];重庆医科大学;2012年

10 罗文政;红曲拮抗高脂膳食诱导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分子机制研究[D];南方医科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俞泽元;内质网分子伴侣糖调节蛋白94在非酒精性脂肪肝中的表达及意义[D];兰州大学;2009年

2 张静;小鼠酒精性脂肪肝中线粒体生物合成的损伤[D];郑州大学;2010年

3 孙宇;防城港地区成年男性非酒精性脂肪肝患病率及其危险因素分析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1年

4 李玉华;非酒精性脂肪肝相关基因多态性及其与环境因素的交互作用[D];新疆医科大学;2005年

5 刘敏;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对体外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肝细胞的影响[D];吉林农业大学;2012年

6 门洪波;非酒精性脂肪肝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的临床分析[D];吉林大学;2013年

7 王晨菲;非酒精性脂肪肝与甲状腺功能相关性分析[D];新疆医科大学;2013年

8 刘华梅;福州地区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流行病学调查及游离脂肪酸在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发病中的意义[D];福建医科大学;2008年

9 周艳;β-酪啡肽-7的制备及其防治酒精性脂肪肝的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08年

10 王润红;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胰岛素抵抗及糖脂代谢的临床分析[D];山西医科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52531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iaohjib/252531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ce7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