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消化疾病论文 >

炎症性肠病微创治疗现状

发布时间:2019-09-23 22:08
【摘要】:部分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患者在其病程中需要经历外科手术治疗。20%~35%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及多达70%的克罗恩病患者需要接受手术治疗。随着腹腔镜技术在胃肠外科领域的发展和进步,在世界范围内很多IBD诊治中心开展了微创手术,其在IBD治疗中的优势逐渐得到体现。研究表明,对腹腔镜手术经验丰富的外科医生而言,腹腔镜治疗IBD的可行性、安全性与剖腹手术一致;较之后者而言,微创手术具有手术切口小、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术后腹腔内粘连轻等诸多优点,导致腹腔镜的应用在IBD的治疗中逐渐得到重视。
【作者单位】: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基本外科;
【分类号】:R57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Hermann Kessler;Jonas Mudter;Werner Hohenberger;;Recent results of laparoscopic surgery in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J];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2011年09期

2 Giuseppe S Sica;Livia Biancone;;Surgery for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in the era of laparoscopy[J];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2013年1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震;;腹腔镜操作训练在腹部外科实习教学中的应用[J];安徽医学;2014年07期

2 杨卫锋;;腹腔镜下行低位直肠癌根治保肛术的疗效探讨[J];上海预防医学;2014年06期

3 韩威;张忠涛;;炎症性肠病的腹腔镜手术治疗[J];外科理论与实践;2009年06期

4 胡祥;;克罗恩病致肠梗阻的手术术式选择[J];中华普外科手术学杂志(电子版);2010年04期

5 王新波;;克罗恩病并发腹腔脓肿的外科治疗策略[J];中华普外科手术学杂志(电子版);2010年04期

6 Pilar Nos;Eugeni Domènech;;Postoperative Crohn’s disease recurrence: A practical approach[J];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2008年36期

7 Konstantin Umanskiy;Alessandro Fichera;;Health related quality of life in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The impact of surgical therapy[J];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2010年40期

8 Hermann Kessler;Jonas Mudter;Werner Hohenberger;;Recent results of laparoscopic surgery in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J];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2011年09期

9 Alberto Biondi;Marco Zoccali;Stefano Costa;Albert Troci;Ettore Contessini-Avesani;Alessandro Fichera;;Surgical treatment of ulcerative colitis in the biologic therapy era[J];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2012年16期

10 张浩波;韩意;林谋斌;陆兴生;吕克之;何永刚;尹路;;克罗恩病腹腔镜手术治疗的临床研究[J];外科理论与实践;2012年0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杨福娜;系统化管理方案对溃疡性结肠炎外科治疗干预效果的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4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新光;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与炎症性肠病的关系[J];中华内科杂志;2000年09期

2 张志宏,欧阳钦;以肿瘤坏死因子α为靶向治疗炎症性肠病[J];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2000年01期

3 章荣华;炎症性肠病的免疫学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免疫学分册);2000年01期

4 温文;炎症性肠病病理[J];中国乡村医生;2000年04期

5 刘志坚,刘俊;小儿炎症性肠病[J];中国乡村医生;2000年04期

6 徐萍,刘俊;炎症性肠病与癌症[J];中国乡村医生;2000年04期

7 王霞;炎症性肠病的临床护理[J];中国乡村医生;2000年04期

8 彭仲生,胡品津;炎症性肠病发病机理研究概况[J];现代临床医学生物工程学杂志;2000年02期

9 巫协宁;炎症性肠病的药物治疗新进展[J];国外医学(消化系疾病分册);2000年01期

10 张向菊;黄志新;;中药内服合灌肠治疗炎症性肠病31例[J];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杂志;200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欧阳钦;;顽固性炎症性肠病的治疗进展[A];第二十一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暨国家级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新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9年

2 郑家驹;;炎症性肠病诊断中的困惑与挑战[A];第九次全国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专题报告论文集[C];2009年

3 欧阳钦;郑淑梅;;炎症性肠病的过去、现在与将来[A];第九次全国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专题报告论文集[C];2009年

4 高永健;朱峰;钱家鸣;陈伟;;112例炎症性肠病患者的营养风险评估[A];第九次全国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专题报告论文集[C];2009年

5 周峰;姜挺;葛柳青;蒋益;陈志涛;赵杰;夏冰;沈骏;冉志华;钱家鸣;;肿瘤坏死因子超家族15基因与炎症性肠病的相关性研究[A];第九次全国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专题报告论文集[C];2009年

6 欧阳钦;;顽固性炎症性肠病的治疗策略[A];第二十二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暨消化疾病诊治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2010年

7 张向菊;黄志新;;中药内服并灌肠治疗炎症性肠病31例[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十二次全国消化系统疾病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0年

8 杨大平;;炎症性肠病诊治进展[A];贵州省中西医结合学会2005年消化系及肝病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9 高原;;79例炎症性肠病临床特征分析[A];2006年贵州省医学会消化及内镜学分会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6年

10 吴小丽;胡滨;陈小微;;炎症性肠病93例临床分析[A];2006华东地区消化病学学术大会论文汇编(浙江省分册)[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张中桥;不良生活方式易诱发炎症性肠病[N];家庭医生报;2007年

2 保健时报实习记者 李昆鹏;巧克力不算炎症性肠病罪魁[N];保健时报;2007年

3 黄欢;炎症性肠病不可怕[N];健康时报;2007年

4 张中桥;炎症性肠病由不当生活方式引起[N];中国医药报;2007年

5 张中桥;精神紧张易致炎症性肠病[N];中国中医药报;2007年

6 本版编辑邋夏洪平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友谊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 李鹏;炎症性肠病的新疗法[N];健康报;2008年

7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内科教授 胡品津;我国炎症性肠病学组已制定了协作研究计划[N];健康报;2010年

8 通讯员 高翔;炎症性肠病患者增多[N];湖北日报;2002年

9 记者 刘海英;英研究揭示炎症性肠病关键分子[N];科技日报;2012年

10 本报记者 朱国旺;当心炎症性肠病来袭[N];中国医药报;201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曹倩;中国人群炎症性肠病遗传易感基因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2 王彦君;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基因微卫星多态性与炎症性肠病相关性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3 吴迎;炎症性肠病肠组织蛋白表达差异分析[D];武汉大学;2013年

4 罗涵青;应激和应对对炎症性肠病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的相关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5年

5 刘彬果;炎症性肠病的免疫学发病及免疫调节剂治疗作用机制的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7年

6 沈冰冰;我国炎症性肠病遗传易感性和血清学标志物的相关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9年

7 赵颖;旋毛虫干预实验性炎症性肠病的效应及其免疫学机制探讨[D];吉林大学;2007年

8 朱琴;硫唑嘌呤治疗炎症性肠病疗效及安全性监测体系的建立[D];浙江大学;2008年

9 谭蓓;维生素D水平与炎症性肠病及其作用机制的相关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3年

10 滕旭;肠三叶因子对小鼠炎症性肠病保护作用机制的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侯宝霄;109例炎症性肠病危险因素及临床特征分析[D];河北医科大学;2009年

2 唐尧;炎症性肠病十年病例临床分析[D];浙江大学;2009年

3 王丽莎;炎症性肠病858例的临床分析[D];广西医科大学;2010年

4 崔静;炎症性肠病发病机制和治疗方面某些进展[D];郑州大学;2004年

5 李莉;粪便乳铁蛋白对炎症性肠病鉴别诊断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6 杨跃梅;炎症性肠病中补体系统过度活化在炎症性损伤中的机制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7 许春梅;低氧诱导因子-1α、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在炎症性肠病中的表达[D];武汉大学;2005年

8 李江波;肌球蛋白轻链激酶表达水平与炎症性肠病活动关系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9 项利娟;肿瘤坏死因子α基因多态性与炎症性肠病关系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10 耿二冬;炎症性肠病90例临床分析[D];广西医科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5404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iaohjib/25404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01f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