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肠道内营养、胰腺消炎汤对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大鼠肠道屏障的作用对照及其机制的探讨
发布时间:2020-03-26 15:00
【摘要】:急性胰腺炎是一种急性全身性的消耗性疾病。临床上急性 坏死性胰腺炎(ANP)约占2 0%一30%左右。ANP有二个死亡 高峰,第一个是在ANP的急性反应期,患者多因休克、急性肾 功能衰竭(ARF)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等器官衰竭 而死亡;第二个高峰是由感染和脓毒血症引起,其中第二个高 峰死亡约占89%。研究表明,感染和脓毒血症的病原体来源于 患者的肠道,均为G一菌,最常见为大肠杆菌。ANP时肠道屏障 结构及功能受到破坏、细菌及其毒素通过通透性增高的肠道粘 膜屏障发生移位已成共识。关键是如何防治肠粘膜屏障的破 坏。然而临床实际工作中,对肠粘膜屏障的重视程度尚显不足。 本文通过使用5%硫磺胆酸钠行胰管逆行注射制作ANP大鼠模 型,采用临床常用的肠内营养剂实施早期肠内营养(EEN)、 中药胰腺消炎汤进行肠道脱污染处理及生理盐水进行液体复 苏等多种方法对模型大鼠进行了实验,观察了几种方法对ANP 大鼠肠粘膜屏障的保护作用,从细菌移位、血浆内毒素含量、 肠粘膜凋亡蛋白的表达及肠粘膜凋亡细胞的检测等多方面进 WP=101 行了疗效观察及对比,阐述了各自的保护优势,并探讨了各自的保护机制。本实验在如何保护ANP肠粘膜屏障功能方面提供了较为全面的理论依据,对于指导临床实践、提高临床疗效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具有实用价值。 方法 将wister实验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NP组、早期肠内营养组(EEN组)、静脉补液组、胰腺消炎汤组等。按文献方法用5%硫磺胆酸钠行胰管逆行注射制成ANP模型,24h后,观测腹腔炎性渗液量、血淀粉酶(AMY)、血TNF—α及内毒素(LPS)等含量,观察胰腺及回肠粘膜病理改变等,从多 方面客观地比较几种方法的疗效,同时利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了肠粘膜细胞FasL的表达,利用分子生物技术(TUNEL法)对肠粘膜细胞的凋亡情况进行了检测,探讨了各方法的作用机制。 结果 1、腹腔炎性渗出 除假手术组未见血性渗出外,其余各组腹腔内均可见到量不等的血性渗出液,进行干预后的三组与ANP组比较均有明显的改善,PO.05。其中以EEN组渗出量为最少。 2、细菌移位 假手术组仅2例在肠系膜淋巴结中培养出细菌,其余各组细菌移位率与假手术组相比均明显增高,P0.0 1;干预后的三组与ANP组比较均明显下降,P0.05。三组间尽管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别,但仍可看出胰腺消炎汤组效果最好。 3、胰腺的病理评分 假手术组病理改变较轻,接近于正常。干预后的三组镜下可见病变有所减轻,胰腺的病理评分有所改善,但与ANP组比较均未达到统计学意义。表明ANP早期胰腺局部炎症反应较剧烈。 4、肠粘膜结构及病理评分 干预组的肠粘膜结构(粘膜厚度、绒毛高度、隐窝深度)较ANP组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改善,PO.0 5,回肠镜下病理评分下降,其中以EEN效果最好。 5、肠粘膜细胞凋亡 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肠粘膜细胞FasL凋亡蛋白的表达、原位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标记法(TUNEL法)检测肠粘膜细胞凋亡情况,结果显示肠粘膜细胞凋亡程度与肠粘膜细胞凋亡蛋白表达的阳性率成正比。干预组在一定的程度上均可下调FasL的表达,减少肠粘膜细胞的凋亡,与ANP组比较,PO.05,其中以EEN组的效果最佳; 6、血浆TNF—帷,
本文编号:2601597
本文编号:26015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iaohjib/2601597.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