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地区肝硬化失代偿的相关网络数据库的构建及临床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15 17:54
【摘要】:肝硬化(Liver cirrhosis,LC)为一全球性常见病,目前尚缺乏能全面反映各国家和地区肝硬化发病率的精确资料,我国亦无准确发病率统计。引起肝硬化的原因很多,西方发达国家主要以酒精性肝硬化为主,在我国由病毒性肝炎引起的肝硬化为主,其中又以乙型和丙型肝炎后肝硬化占绝对多数。为了解肝硬化的病因组成,对1991~2005年西南医院收治的肝硬化患者进行了调查,以期初步了解西南地区的LC病因组成和终点相关事件因素。 从本次研究的病因分析中看出西南地区肝炎病毒感染的LC高于国内其他地区,除去外源性病因外,还有内在的因素,即体质性遗传背景,为了进一步探讨LC发病的内在因素,便于更有效的进行群体防治,本次研究把LC资料中家族史的有关信息进行整理、分析。根据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表明:不同个体、不同性别、不同地域,其流行规律有较大差别,我国为肝炎病毒流行的高发区,据Szmuness(1978)在对纽约华人的HBV感染流行情况调查后指出:华裔人的HBV感染发生明显高于其他有色人种,而且男性明显多于女性,对于这种现象必须考虑有遗传因素,这说明在同一地理环境、社会环境下人群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环境对肝炎病毒传播的影响。 评估肝硬化病情严重程度对确定患者接受何种治疗非常重要。为了对肝硬化患者肝功能的储备及预后作出判断,人们研究对肝脏功能进行分级或将肝功能量化。临床上以肝功能损害和门脉高压症为主要表现,并有多系统多器官受累,晚期常出现上消化道出血、肝癌、肝性脑病、继发感染等并发症。其并发症多,死亡率高。探讨肝硬化病情发展的终点事件的相关因素,是为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中,AFP是专一性仅次于病理检查的诊断方法,是最好的早期诊断指标。应用大样本前瞻性分析AFP与肝硬化并发肝癌的相关性,对于临床提早预防肝硬化发展为肝癌有一定的意义。根据肝功能的损害程度将肝功能Child-Pugh分级,根据报道HA、LN、Ⅳ-C水平与CHILD分级有密切的相关性,本研究无对照将进一步探讨HA、LN、Ⅳ-C水平与CHILD分级程度的关系,对于前瞻性提示肝硬化的病情发展有一定的临床帮助。 主要研究成果: 1.本实验所搜集3400例肝硬化失偿患者发病年龄在3-90岁之间,平均年龄51岁,高发年龄段30-69岁,占总病例数的85.00%。其中男2694例,女性病人706例,男女比例为3.82:1。 2.肝炎后肝硬化的男性明显多于女性,男性是女性的3-4倍,发病平均年龄在49-55岁,其中男性平均发病年龄比女性更年轻。 3. 3400例病人中,肝炎病毒感染为首位原因占87.94%。 4.酒精性肝硬化的病人中以男性为主。平均年龄为53.54岁。饮酒时间以20~30年最多,占32.39 %。在酒精性LC患者中每日饮入乙醇量以大量最多见,占61.97%。酒精性肝硬化的发生与饮酒量和年限密切相关,并且与饮酒量成正比。 5. HA、LN和IV-C联合可作为CHILD分型的预测指标。 6.成功建立了肝硬化患者住院病例资料网络数据库,初步测试结果显示网络交流稳定,数据资料存储方便完整,检索功能完善可靠,数据输出准确。 7.在LC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众多危险因素中,食道静脉曲张程度、CHILD分型、门静脉内径和门脉高压性胃病可作为联合预测出血的重要指标,特别是Child的C型和重度食道静脉曲张时,最容易发生上消化道出血, 结论 1.网络数据库系统稳定,安全性好。实现了临床资料的数字化存储和网络共享,具有良好的临床实用价值和应用前景。 2.肝硬化的病人中男女的年龄构成比不同,男性所占比例显著高于女性。 3.病毒性肝炎仍然是肝硬化的第一位病因,尤其是乙型病毒性是肝硬化的最首位病因。 4.酒精性肝硬化在西南地区发生率高于其他地区,是肝硬化的最第二位病因。 5.肝炎病毒合并酒精LC发病率(10.43%)明显高于单纯酒精性LC发病率(3.31%)。 6. HA、LN和IV-C联合可作为CHILD分型的预测指标。 7.在LC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众多危险因素中,食道静脉曲张程度、CHILD分型、门静脉内径和门脉高压性胃病可作为联合预测出血的重要指标,特别是Child的C型和重度食道静脉曲张时,最容易发生上消化道出血。
【图文】:
图 6 数据库关系图统程序设计则如下:求分析作为第一要素考虑,技术上采用先进、成熟的软件开发方法,可视化的、面向对象的开发工具,为适应将来的发展,,性和可维护性,系统应安全可靠。的输入输出要求方便快捷。界面的设计应直观、明了、条理清晰。系统数据的一致性和有效性。的设计和开发过程中,不仅要着眼于本阶段业务处理的需求,业务的发展。使整个系统同时遵循先进性、实用性、可靠性、放性、可扩展性以及经济性等几条原则[2]。
患者病历登录界面1
【学位授予单位】:第三军医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R575.2
本文编号:2628817
【图文】:
图 6 数据库关系图统程序设计则如下:求分析作为第一要素考虑,技术上采用先进、成熟的软件开发方法,可视化的、面向对象的开发工具,为适应将来的发展,,性和可维护性,系统应安全可靠。的输入输出要求方便快捷。界面的设计应直观、明了、条理清晰。系统数据的一致性和有效性。的设计和开发过程中,不仅要着眼于本阶段业务处理的需求,业务的发展。使整个系统同时遵循先进性、实用性、可靠性、放性、可扩展性以及经济性等几条原则[2]。
患者病历登录界面1
【学位授予单位】:第三军医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R575.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崇柏,徐志一,曹惠霖,孙永德,荆庆,陈大保,陈美征,谢永富;急性病毒性肝炎的发病率慢性肝炎患病率和肝病死亡率的研究[J];病毒学报;1991年S1期
2 朱继文;肺心病人血清HA含量的改变[J];放射免疫学杂志;1998年05期
3 李桂霞 ,贾翠英 ,李焕春;血清PCⅢ,Ⅳ·C,HA与TNF-α联检对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J];放射免疫学杂志;2002年04期
4 郑利平;潘爱萍;;乙肝患者血清学标志物与肝纤维化的关系[J];广东医学;2008年07期
5 杨蓬勃;;肝硬化患者凝血有关5项指标的测定及临床意义[J];解放军医学杂志;2006年07期
6 顾平;数据库设计工具PowerDesigner的研究与实践[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04年11期
7 华锡惠,李锡寿;肝炎患者684例透明质酸测定的临床意义[J];临床肝胆病杂志;1992年02期
8 邱香,李传凤;门脉高压性胃病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临床肝胆病杂志;2004年02期
9 王洪;王英民;张波;;乙肝肝硬化患者并发肝癌的危险因素研究[J];临床肝胆病杂志;2007年01期
10 姚希贤,南月敏,姚冬梅,张剑;肝硬化病因[J];中国全科医学;2003年05期
本文编号:26288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iaohjib/2628817.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