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消化疾病论文 >

感染后IBS患者内脏高敏感性与蛋白酶激活受体表达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20 23:23
【摘要】:研究目的: 通过把临床症状积分和直肠容量感觉阈值作为PI-IBS内脏敏感性的指标,研究其和实验测定的PI-IBS患者肠道粘膜和肠道肥大细胞上蛋白激活受体PAR2和PAR4的表达之间的联系,来阐明PAR2和PAR4与PI-IBS患者内脏高敏感性之间的关系,拓宽感染后IBS患者内脏高敏感性发生机制。从而加深对PI-IBS的认识,以进一步揭示PI-IBS的发病机理,从而有效的指导临床治疗。 研究方法: 收集符合国内最新诊断标准的PI-IBS的腹泻型患者23例,排除既往消化性溃疡,慢性菌痢,甲状腺疾病,肠道吸收不良综合症等疾病作为实验组,同时在健康人群中采取自愿知情原则选择17例,排除既往消化道疾病以及近期(2周)无急性感染性肠道疾病,作为对照组。依次进行以下几部分实验:(1)对实验组腹痛为指标进行临床症状积分评定;(2)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直肠容量感觉阈值测定;(3)对实验组和对照组提取肠黏膜组织标本,分别利用RT-PCR技术检测肠粘膜上PAR2mRNA与PAR4mRNA表达;利用免疫组化分别行肥大细胞活性分析和肥大细胞计数,检测肠粘膜PAR2与PAR4表达的改变;以及利用免疫荧光双染技术检测肥大细胞上PAR2与PAR4表达的改变。所有数据按有关方法测定相关指标并进行统计学检验。 研究结果: 1、通过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直肠感觉阈值测定,发现实验组直肠最初感觉容量及最大耐受容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体显著意义,可以说明PI-IBS患者肠道敏感性明显高于正常健康人群。 2、应用RT-PCR技术研究发现:对于PAR2 mRNA表达来说,对照组为4.317±0.154,实验组为5.027±0.126,二者之间没有显著差异。而对于PAR4 mRNA表达来说,对照组为5.528±0.153,实验组为3.406±0.172,二者比较p0.05,具有显著意义,也就是说,在PI-IBS患者的肠粘膜上PAR4 mRNA表达降低,有显著差异。 3、应用免疫组化技术研究发现:结肠粘膜上PAR2阳性表达细胞在对照组为13.765±5.426,实验组为14.609±6.111,二者之间没有显著差异,而对于PAR4阳性表达细胞来说,对照组为11.529±4.679,实验组为8.739±3.744,二者比较p0.05,具有显著意义。本实验环节再次证实在PI-IBS患者的肠粘膜上PAR4表达降低,而在PI-IBS患者的肠粘膜上PAR2表达没有明显变化。 4、实验数据显示对照组肥大细胞数目为5.172±1.245,实验组肥大细胞数目为6.141±1.490,二者统计显示p0.05,没有显著性意义。对于脱颗粒肥大细胞,对照组为1.537±0.578,实验组为2.832±1.186,p0.01,具有显著性意义。大多数的肥大细胞存在PAR4表达。肥大细胞PAR4表达阳性细胞占肥大细胞总数的百分比在实验组为67.706±12.479,对照组为53.696±12.452。P0.05,具有显著性意义,肥大细胞PAR4表达率在PI-IBS患者明显下降。 5、对肥大细胞上PAR4受体表达和临床症状积分与直肠容量阈值相关性分析,发现PAR4受体表达和临床症状积分无显著相关性,而PAR4受体表达和直肠初始感觉阈值和直肠最大耐受阈值具有正相关性,p0.01,具有显著性意义。可以推测PAR4和肠道敏感性具有负相关性。 研究结论: 1、试验结果显示,实验组直肠容量感觉阈值容量减少,而健康人群的直肠容量感觉阈值明显高于PI-IBS患者,说明PI-IBS患者肠道敏感性增加。 2、PI-IBS患者肠粘膜表达PAR2 mRNA和PAR4 mRNA。应用RT-PCR技术和免疫组化技术研究发现PI-IBS患者PAR2表达水平无显著差异,而PI-IBS患者PAR4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 3、PI-IBS患者肠粘膜活性脱颗粒肥大细胞数目增多。PI-IBS患者肠粘膜肥大细胞上存在PAR4表达,和正常人群相比,PI-IBS患者PAR4表达水平变化显著降低。 4、PI-IBS患者肠道敏感性和PAR4表达水平变化有一定关系,PAR4表达降低可能增加PI-IBS的内脏敏感性。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R574.6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左戎;王巧民;;感染后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结肠黏膜肥大细胞与IL-2、IFN-γ的表达及意义[J];蚌埠医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2 李延青;;加强对感染后肠易激综合征的研究[J];国际消化病杂志;2008年05期

3 郭朝书;王承党;;肥大细胞及类胰蛋白酶在肠易激综合征内脏敏感性中的作用[J];国际消化病杂志;2010年01期

4 朱丽明;柯美云;周丽雅;袁耀宗;罗金燕;候晓华;陈e,

本文编号:26350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iaohjib/26350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a51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