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消化疾病论文 >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发生发展的蛋白质组学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05 14:54
【摘要】: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的改变,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的患病率日益增高,成为导致慢性肝病的重要原因之一,构成日益严重的社会健康问题。NAFLD包括一系列相互联系的病理改变,从单纯性脂肪肝、脂肪性肝炎,到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甚至可以进展为肝细胞癌。目前认为,NAFLD与肥胖、糖尿病、高脂血症等代谢综合征密切相关,而高脂饮食是引起肥胖及其相关并存症高发的重要原因。摄入含过多饱和脂肪的食物可以直接导致肝细胞的脂肪浸润及氧化损伤,但其确切的分子机制尚未明确。用高脂饲料喂养SD大鼠可以成功复制不同病变程度的NAFLD动物模型。本研究采用蛋白质组学的技术手段,系统分析了高脂饮食相关的NAFLD发生发展过程中肝脏蛋白质表达谱的动态变化,发掘了一批与NAFLD疾病进程密切相关的功能蛋白质群,结合生物信息学手段系统分析差异蛋白的功能和调控网络,从而为深入探讨NAFLD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奠定了基础。 用高脂饲料喂养SD大鼠4周、12周和24周,肝脏病理分别表现为肝细胞脂肪变性、脂肪变性伴炎症细胞浸润,以及脂肪变性伴炎症细胞浸润及轻度纤维化,分别与NAFLD的单纯性脂肪肝(SS),脂肪肝合并非特异性炎症(NSI)及脂肪性肝炎(NASH)这三个阶段的病理表现相似。随后,我们利用差异凝胶电泳技术(DIGE)分析了不同造模时间的正常组和模型组大鼠肝脏蛋白质表达谱的差异,所得到的差异蛋白质点用MALDI-TOF/TOF质谱仪进行检测,共鉴定了95个差异蛋白,其中SS阶段的差异蛋白53个,NSI阶段的差异蛋白42个,NASH阶段的差异蛋白49个。这些差异蛋白在功能上具有明显的阶段特异性。其中参与脂肪酸氧化的酶在SS阶段明显下调,可能是造成该阶段肝细胞脂肪变性的重要原因;多个参与线粒体呼吸链和氧化磷酸化的酶在NSI阶段表达下调,提示线粒体功能障碍在这一阶段的重要作用;最后在NASH阶段,多个细胞骨架蛋白的表达都明显上调,很可能与该阶段肝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紊乱相关。进一步对这些差异蛋白进行相互作用网络的分析发现,多个差异蛋白的表达受到PPARα和C/EBPα这两个转录因子的调控,随后我们通过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到PPARα在疾病的三个阶段都明显下调,而C/EBPα在SS和NSI阶段明显上调,提示这两个转录因子在NAFLD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外,我们还发现4个内质网分子伴侣(PDI,PDIA3,GRP78和ERp29)在进展期NSI和NASH阶段明显上调。内质网分子伴侣表达上调是内质网应激的一个重要特点,资料显示内质网应激在肥胖、2型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中均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此推测,内质网功能紊乱所造成的内质网应激是促使NAFLD病程进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上述研究结果为进一步阐明NAFLD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发现分期分型诊断标志物和潜在的药物靶点奠定了基础。
【图文】:

分子机制,发生发展


—暴一目前NAFLD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目前最具影响力的假说是由D盯在1995年提出的“二次打击”学说“:由于胰岛素抵抗(insulin:esistant,,IR),引起外周脂肪分解和高胰岛素血症,导致肝细胞脂肪变性,此为一次打击;脂肪变性的肝细胞对内、外源性损害因子的敏感性增强,反应性氧化代谢产物增多,导致脂质过氧化,伴细胞因子、线粒体解偶联蛋白一2和Fas配体的诱导活化,进而引起脂肪变性的肝细胞发生炎症和坏死,此为二次打击;除非能及时阻止炎症一坏死循环,否则将进一步进展为肝纤维化和肝硬化。(图1)7。总之,NAFLD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多因素多步骤的复杂过程,具体涉及以下三个方面:

工作原理,荧光染料,匹配问题


断碑甲幽助内:0..甲朋幽时”图3.2一 DDIGE技术的工作原理样本用不同的荧光染料(CyZ,Cy3,Cys)进行标记,等量混合后在一张胶上进行分离(图3)。由于一张胶上可以同时分离三个样品,大大减少了分析胶的数量,同时也减少了不同胶之间的匹配问题,使重复性提高。其次,由于在每张胶中都引入了由所有样品等量混合而成的内标,提高了每张胶之间对比的准确性,解决了传统2一DE技术胶与胶之间变异大的问题”。此外,cy荧光染料具有较好的灵敏度和动态范围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R575.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严广斌;;蛋白质组学[J];中华关节外科杂志(电子版);2011年04期

2 张莉;;蛋白质组学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J];内蒙古中医药;2010年14期

3 马鹏;余开焕;任俊;宋ng;汪逵;;蛋白质组学在胰腺炎研究中的应用[J];职业与健康;2011年16期

4 齐连芬;李川洁;胡元会;;蛋白质组学技术在高血压领域的应用[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1年09期

5 李晖;杨晓冬;李晓林;田德英;;六味五灵片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31例[J];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11年03期

6 廖柏明;;腺苷蛋氨酸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疗效观察[J];肝脏;2011年04期

7 牛yN明;杨帆;;疏肝健脾益肾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疗效观察[J];湖北中医杂志;2011年07期

8 栾力;程玉峰;;蛋白质组学技术在宫颈癌研究中的应用进展[J];基础医学与临床;2011年07期

9 郁夏风;刘锦纷;;蛋白质组学与先天性心脏病形成机制的研究现状[J];临床儿科杂志;2011年07期

10 李亚东;张赛;;脑脊液蛋白质组学技术在颅脑创伤研究中的应用[J];武警医学院学报;2011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华;唐福林;姚志建;;运用蛋白质组学技术对Sa抗原的研究[A];第十届全国风湿病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2 张养军;应万涛;刘科辉;蔡耘;朱云平;贺福初;钱小红;;用于蛋白质组学技术评价的标准蛋白质试验设计与样本制备[A];中国蛋白质组学第三届学术大会论文摘要[C];2005年

3 何春涤;朱红;周海涛;陈洪铎;;蛋白质组学主要技术及其在皮肤科学研究中的应用——HaCaT细胞和人皮肤鳞状细胞癌细胞系SCL-1细胞蛋白质组的差异蛋白的研究[A];中华医学会第十二次全国皮肤性病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4 张雷;王s

本文编号:26503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iaohjib/26503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ad0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