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Th17细胞及IL-17表达的初步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13 18:12
【摘要】: 背景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 PBC)是一种肝内进行性、非化脓性小胆管破坏伴门静脉区炎症、纤维化的自身免疫性肝病,最终可进展为肝硬化和肝衰竭而死亡。PBC的病因和确切发病机制至今尚不完全清楚,肝胆管上皮细胞异常表达线粒体抗原、T细胞介导的异常免疫反应和宿主自身抗原发生变化等机制都可能参与PBC的发生。PBC在全球范围内都有发生,尤其在北美国家40岁以上妇女发病率逐年增多的趋势;在我国,近年来随着诊断技术的进步,从文献报道和来院就医的PBC患者数量看来,PBc发现率有增多的趋势。目前国内外对PBC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对早中期患者通常认为熊去氧胆酸(ursodeoxycholic acid, UDCA)仍为其最有效的治疗方法。然而,UDCA不能阻断疾病进程,PBC发展到后期只能通过肝移植来解决,且肝移植后复发率很高。 Th17细胞是新近发现的一种CD4+T细胞亚群,通过分泌效应细胞因子IL-17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动物模型中,发现过继输注Th17细胞比输注Thl细胞更能有效诱发EAE,注射IL-17也能加重EAE动物的炎性症状和严重程度,而采用IL-17基因缺陷小鼠则可以减弱疾病的进程。动物实验还发现,正常小鼠肝CD4+T细胞分泌IL-17高于其脾CD4+T细胞分泌的IL-17;PBC小鼠自身免疫模型中肝组织和外周血Th17细胞及IL-17过度表达,实验结果提示Th17细胞在肝细胞微环境中对肝脏自身免疫疾病过程可能起重要作用。 目的 基于以上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本研究拟对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PBC)、乙肝肝硬化患者(HBV-PHC)及正常人(HC)分别行外周血Thl7细胞/CD4+T细胞比例和IL-17表达水平的检测,同时分析其血清IL-17表达水平与肝脏损伤标志物血清谷氨酰转肽酶(GGT)、碱性磷酸酶(ALP)浓度的关系,初步探讨PBC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比例和功能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为我们今后进一步研究Th17细胞在自身免疫性肝病中作用,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进而可能为PBC的免疫学治疗靶点提供一个新的思路,不仅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而且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和社会效益。 方法 1流式细胞术(FCM)检测研究对象外周血Th17细胞占CD4+T细胞比例。 2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研究对象血清IL-17水平,同时用酶动力速率检测血清GGT和ALP的浓度,比较IL-17水平与GGT、ALP浓度的相关性。 3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研究对象外周血单个核细胞IL-17mRNA基因表达水平。 结果 1.经PMA/Ionomycin刺激三组研究对象外周血单个核细胞4h后流式检测,最终以散点图中IL-17染色阳性表示Th17细胞,用CellQuest软件分析数据。PBC患者组和乙肝肝硬化患者组外周血Thl7/CD4~+T细胞水平分别为[(0.83±0.58)%]、[(0.81±0.45)%],显著高于健康组[(0.58±0.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PBC患者组和乙肝肝硬化患者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采用ELISA法对三组研究对象血清IL-17水平进行检测,PBC患者组和乙肝肝硬化患者组血清IL-17水平分别为[(24.6±9.7)pg/ml]、[(21.6±6.1)pg/ml],显著高于健康组[(18.0±2.1)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PBC患者组和乙肝肝硬化患者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我们用酶动力速率法分别检测三组研究对象中的GGT和ALP这两个反映胆汁淤积的血清学指标。检测结果发现血清中GGT和ALP水平分别为:PBC患者组[(320±267)U/L]、[(204±126)U/L];乙肝肝硬化患者组[(246±156)U/L]、[(132±113)U/L];健康对照组[(23±12)U/L]、[(60±13)U/L],任意两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有有统计学意义(P0.05)。 3.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各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IL-17mRNA表达水平。与乙肝肝硬化患者组、健康组相比,PBC患者组的IL-17mRNA的表达量均显著性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尤其PBC患者组的表达量是健康组的2.21倍(P0.05):乙肝肝硬化患者组和健康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4.基于各组血清学IL-17水平和GGT、ALP浓度,分别对三组研究对象上述指标间进行相关性统计学分析发现:PBC患者组血清IL-17水平与GGT、ALP浓度呈显著正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乙肝肝硬化患者组和健康组,未见明显的相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本实验中我们发现PBC患者组和乙肝肝硬化患者组外周血Th17细胞及血清IL-17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BC患者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IL-17mRNA水平明显高于乙肝肝硬化患者组和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h17细胞及其分泌的促炎因子IL-17,可能在PBC免疫发病和炎症性疾病预后中起着重要作用。目前PBC尚无特异性的治疗方法,因此进一步研究Th17细胞在PBC发病机理中的作用有望成为帮助患者重建免疫系统的又一新的靶点,为人类治疗PBC提供新的思路。
【图文】:
化患者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这一整体趋势的变化提示Thl7细胞与自身免疫性疾病及炎症性疾病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研究结果支持PBC患者体内存在Th17细胞高表达,值得进一步研究其免疫功能与疾病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见图2,,3:表2,3,)心心 心心心心心心心心心心心心心心 PPPBC1.2肠 肠肠朋朋峨 峨 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BV.PHCI一1肠 肠卜卜浏 浏瞪 -------买 买麟麟麟麟麟麟麟麟麟麟麟麟麟麟麟麟麟麟麟淞 淞琢琢厂一 ...,…。 ............................. ....... HHHHHCO一 6%%%幽幽瀚 瀚 白出卜间 CD4FITC图2流式细胞术检测研究对象外周血体丁h17细胞表达水平结果示意图(图片右上角数字代表其所占CD4+T细胞的比例)
图3流式细胞术检测三组研究对象外周血丁h17细胞表达水平比较表2三组研究对象组间结果比较组别例数Th17/CD4+(%)IL一17(pg/mL)GGT(IU/L)ALP(IU/L)PBC组HBV一PHC组HC组0.83士0.580.81士0.450.58士0.2024.6士9.721.6士6.118.0士2.1320士267204士12623士12246士156132士11360士13尸00
本文编号:2662340
【图文】:
化患者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这一整体趋势的变化提示Thl7细胞与自身免疫性疾病及炎症性疾病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研究结果支持PBC患者体内存在Th17细胞高表达,值得进一步研究其免疫功能与疾病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见图2,,3:表2,3,)心心 心心心心心心心心心心心心心心 PPPBC1.2肠 肠肠朋朋峨 峨 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HBV.PHCI一1肠 肠卜卜浏 浏瞪 -------买 买麟麟麟麟麟麟麟麟麟麟麟麟麟麟麟麟麟麟麟淞 淞琢琢厂一 ...,…。 ............................. ....... HHHHHCO一 6%%%幽幽瀚 瀚 白出卜间 CD4FITC图2流式细胞术检测研究对象外周血体丁h17细胞表达水平结果示意图(图片右上角数字代表其所占CD4+T细胞的比例)
图3流式细胞术检测三组研究对象外周血丁h17细胞表达水平比较表2三组研究对象组间结果比较组别例数Th17/CD4+(%)IL一17(pg/mL)GGT(IU/L)ALP(IU/L)PBC组HBV一PHC组HC组0.83士0.580.81士0.450.58士0.2024.6士9.721.6士6.118.0士2.1320士267204士12623士12246士156132士11360士13尸00
本文编号:266234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iaohjib/266234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