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了解乙型肝炎病毒父婴垂直传播的传播几率。 方法: Ⅰ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法(FQ-PCR) 1.选取131例HBsAg和HBeAg均为阴性的孕妇为晚孕组,其中71例其配偶为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的为研究组,其余60例其配偶HBsAg和HBeAg均为阴性的为对照组。用ELISA和FQ-PCR分别检测两组夫妇的静脉血,新生儿脐血及外周静脉血的乙肝两对半和HBV-DNA。 2.选取8例因畸形或计划生育引产的HBsAg和HBeAg均为阴性的孕妇为引产组,其中3例其配偶为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的为研究组,其余5例其配偶HBsAg和HBeAg均为阴性的为对照组。用ELISA和FQ-PCR分别检测两组夫妇的静脉血,引产胎儿的脐血或心脏血乙肝两对半和HBV-DNA。 Ⅱ免疫组织化学PV-9000法 1.检测晚孕研究组胎盘组织HBsAg的表达 2.检测引产组胎盘及胎肝组织HBsAg的表达 3.选取9例因计划生育行人工流产的HBsAg和HBeAg均为阴性的孕妇为早孕组,其中4例其配偶为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的为研究组,其余5例其配偶HBsAg和HBeAg均为阴性的为对照组,用免疫组织化学PV-9000法检测绒毛组织中HBsAg的表达 结果: 1.晚孕研究组新生儿脐血与外周静脉血HBsAg阳性率均为0,HBV-DNA阳性率均为0,HBsAb的阳性率均为85.9%(61/71),两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2.研究组新生儿脐血与对照组脐血HBsAg阳性率均为0,HBV-DNA阳性率均为0,就目前的数据来看,尚不能认为两者传播几率有差异。 3.研究组与对照组孕妇HBsAb阳性率分别为90.1%(64/71)和86.7%(52/60),两者在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孕妇HBsAb阳性情况下,研究组与对照组脐血HBsAb阳性率分别为85.9%(61/71)和76.7%(46/60),两者在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 4.研究组中孕妇与新生儿脐血HBcAb阳性率分别为16.9%(12/71)和29.6%(21/71),两者在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 5.胎盘的免疫组化结果显示:71例研究组胎盘组织均未见HBsAg阳性表达,而尸肝HBsAg阳性对照片可以看到分布均匀的棕黄色颗粒,且位于胞浆中。 6.引产组血清学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脐血或心脏血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标志物结果:HBsAg均为阴性,HBV-DNA<1000,研究组与对照组的传播几率均为0,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胎肝和胎盘的免疫组化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胎肝及胎盘组织均未见HBsAg阳性表达,而尸肝HBsAg阳性对照片可以看到分布均匀的棕黄色颗粒,且位于胞浆中。 7.早孕组免疫组化结果:研究组及对照组绒毛组织均未见有HBsAg阳性表达,而尸肝HBsAg阳性对照片上可看到分布均匀的棕黄色颗粒,且位于胞浆内。 结论: 1.就本研究的数据来看,在我国全民普遍接种乙肝疫苗,人群HBsAb阳性率较高的情况下,乙型肝炎病毒父婴垂直传播的几率是非常小的。 2.新生儿出生后脐带血检测可作为乙型肝炎病毒父婴垂直传播的筛查手段。
【学位授予单位】:暨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R512.62;R714.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熊小芳,黄天华,谢庆东,王晓梅,陈桂兰;精子携带的HBV DNA在小鼠早期胚胎中的复制与表达[J];癌变.畸变.突变;2005年03期
2 黄天华,谢庆东,陈霓彤,曾曦凡,吴丛梅,王晓梅;精子携带的乙肝病毒基因在金黄地鼠胚胎中的复制与表达[J];癌变.畸变.突变;2005年04期
3 李志群,梁建华,王大虎,冯小娥,傅传喜;2004年广州市乙型肝炎流行状况分析[J];华南预防医学;2005年03期
4 赵祥胜,刘瑜!518020深圳,梁宝铎!518020深圳,杜静!518020深圳,黄云英!518020深圳,聂冬梅!518020深圳;检测乙肝标志物抗-HBe、抗-HBc非特异性交叉反应原因分析[J];华中医学杂志;2000年02期
5 彭静;孙自镛;殷波涛;段金玉;黄劲;何虹燕;;ELISA法检测乙肝标志物影响因素的探讨[J];华中医学杂志;2006年01期
6 游泳,邢爱耘,郑莹,林卫,李文胜,何斌;脐血与新生儿静脉血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及DNA的对比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05年02期
7 赵伟,刘伟,罗婵;死胎多脏器组织中HBcAg表达的初步探讨[J];临床肝胆病杂志;2002年04期
8 刘伟,赵伟,罗婵;死胎胎盘组织中HBcAg表达的临床和病理研究[J];临床肝胆病杂志;2002年02期
9 张学武,杨丽;乙型肝炎病毒父婴传播阻断方法的临床探讨[J];临床肝胆病杂志;1999年03期
10 葛晓英;徐云萍;蔡东飞;蒋俊;;预防免疫阻断乙肝病毒父婴传播效果观察[J];浙江临床医学;2006年05期
,
本文编号:
26687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iaohjib/26687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