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米沙坦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大网膜脂肪组织瘦素分泌及肝组织瘦素受体表达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0-05-25 11:36
【摘要】:目的:采用高脂饮食诱导产生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模型,予以替米沙坦药物干预,检测大鼠大网膜、血清瘦素水平及肝组织瘦素受体的表达,以阐明替米沙坦对NAFLD大鼠瘦素及其受体的影响,为进一步了解本病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本病提供新的方法及思路。 方法: 1动物模型的制备: 选取雄性(Sprague Dawley)SD大鼠,正常对照组喂饲普通饲料,高脂对照组饲以84%普通饲料+高脂饲料,配方为:1%胆固醇、10%猪油、5%蛋黄粉,实验动物自由进食及饮水。 2实验分组: 将35只SD大鼠随机分为三组即:正常对照组(NC group, n=10)、高脂对照组(FC group, n=15)、高脂+替米沙坦干预组(FT group, n=10)。于饲养12周末时随机各取NC及FC组5只做肝组织的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确定造模成功后,FT组给予替米沙坦(5mg/kg.d)灌胃并继续予以高脂饮食,正常组及高脂对照组则按照体重以等容量的生理盐水灌服,每日一次,共持续4周。 3大鼠体重的变化: 用电子天平称取大鼠体重,并记录每只大鼠体重的变化。 4肝组织学检查: 应用石蜡切片,采用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 HE)染色的方法,在光镜下观察肝脏病理学的变化情况。 5大网膜瘦素、肝组织中瘦素受体及血清中瘦素的检测: 大网膜瘦素、肝组织中瘦素受体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血清中瘦素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 6血清生化学的检测: 取血清样本,应用全自动血清生化分析仪检测转氨酶及血脂等生化指标的变化。 7用放射免疫法测定空腹血清胰岛素(fasting insulin,FINS)水平,按HOMA-IR模型计算空腹状态下胰岛素抵抗指数IRI=(FINSxFBG)/22.5。 8用多功能病理图象分析仪测定大网膜瘦素、肝脂变、肝脏瘦素受体表达面积百分比,每张切片选取四周及中央五个区域,20倍物镜下计算平均面密度(阳性面积与统计场面积百分比),结果取平均值。 结果: 1各组大鼠体重的变化: 大鼠刚购买时体重200g左右,经1周平衡喂养(刚购买时为-7天,后平衡喂养1周时计为0天),后进行完全随机分组,实验前比较不同组别之间体重无差异(219.00±2.00,203.78±8.12,204.38±8.23)(P0.05),说明这几组体重基线一致,具有良好的可比性。 高脂组及治疗组通过高脂饮食饲养12周后,大鼠体重均趋于平稳,两组大鼠体重无差别(368.78±27.65,332.67±13.01)(P0.05),高脂饮食大鼠的体重均高于正常对照组(368.78±27.65,335.67±19.50)(P0.05),药物干预4周后,治疗组(334.50±33.18)体重较高脂组(399.44±24.91)下降,但治疗组体重仍高于正常组(332.67±13.01),差别具有显著性(P0.01)。 2肝组织病理学的变化情况: 正常组无肝细胞脂肪变性,且未见炎症细胞浸润;模型组肝细胞呈弥漫性的脂肪变性,中央静脉周围汇管区脂变的较为明显,并可见程度不一的小叶内炎症和汇管区的炎症,点片状及局灶性坏死,甚至部分坏死融合成片,与正常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替米沙坦治疗组肝细胞的脂肪变及炎症分级与模型组相比均明显改善(P0.05)。 3血清生化指标的变化: (1)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 模型组ALT(32.68±12.26)较正常组(15.21±1.01)显著升高(P0.01),治疗组(16.71±1.11)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1)而与正常组无明显差异;模型组AST(33.31±5.78)较正常组(21.64±1.20)显著增高(P0.01),治疗组AST(20.76±2.20)较模型组下降(P0.01),与正常组无明显差异(P0.01)。 (2)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 正常组血清TC、TG(1.21±0.17,0.46±0.07),模型组(2.02±0.18,0.82±0.07)显著升高(P0.01,0.01),治疗组TC、TG(1.59±0.13,0.55±0.14)较模型组下降(P0.01,0.01)。 (3)血糖及HOMA-IR值: 正常组空腹血糖(5.79±0.23),模型组(11.83±0.70)较正常组显著升高(P0.01);治疗组(9.78±0.78)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1)。模型组的HOMA-IR值(14.70±1.37)与正常组(4.71±0.44)相比,,显著升高(P0.01);治疗组(9.62±0.70)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1)。4大网膜瘦素、血清瘦素、肝脏瘦素及受体的变化: (1)大网膜瘦素的变化: 与正常组(0.12±0.01)相比,模型组(0.29±0.04)显著升高(P0.01),治疗组(0.16±0.01)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1)。 (2)血清中瘦素的变化: 与正常组(1.41±0.06)相比,模型组(1.70±0.08)显著升高(P0.01);治疗组(1.48±0.06)较模型组(1.70±0.08)明显降低(P0.01)。 (3)肝脏瘦素分布的变化: 与正常组(0.07±0.02)相比,模型组(0.25±0.04)显著升高(P0.01);治疗组(0.15±0.01)明显低于模型组(P值0.01)。 (4)肝脏瘦素受体的变化: 与正常组(0.34±0.09)相比,模型组(0.13±0.01)显著降低(P0.01);治疗组(0.24±0.02)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 结论:高脂饲料饮食12周可成功诱导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形成。NASH时大网膜脂肪组织中瘦素的表达增高,以内分泌的作用致血清中瘦素明显升高,肝脏瘦素受体降低,说明存在了瘦素抵抗。替米沙坦可以改善糖脂代谢紊乱造成的胰岛素抵抗、体重增长及肝功能异常,并可改善NASH时肝脏的损害;可降低大网膜瘦素的表达从而降低血清瘦素水平,并使肝脏的瘦素受体表达增加,改善了瘦素抵抗。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R575.5
本文编号:2680093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R575.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刘金波,邓华聪;脂肪细胞因子及其研究进展[J];重庆医学;2005年04期
2 易光辉;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与脂代谢和动脉粥样硬化[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05年01期
3 甘立霞;;瘦蛋白信号转导及瘦蛋白抵抗机制[J];生命的化学;2011年05期
4 杨智;刘昭前;;PPARγ在脂肪细胞分化和糖脂代谢中的作用[J];国际病理科学与临床杂志;2008年01期
5 王倩;管小琴;;非酒精性脂肪肝病与胰岛素抵抗[J];中国临床康复;2006年36期
6 王征;刘东戈;;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与细胞因子[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7年03期
本文编号:268009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iaohjib/268009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