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消化疾病论文 >

武汉地区戊型肝炎的流行病学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01 00:23
【摘要】: [目的] 戊型肝炎是由戊型肝炎病毒引起的经消化道传播的急性自限性疾病,以往通常发生于卫生条件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和落后国家,我国是高发地区之一。但是,近年来在一些发达国家如美国、欧洲等地陆续报道了非输入性戊型肝炎的发生,另外,有证据显示戊型肝炎还可以引起人畜共患性疾病,而且在孕妇死亡率可高达20-30%,对社会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因此戊型肝炎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迄今为止,尚无有效的HEV感染的细胞模型和动物模型,因此其感染和发病机制尚不清楚,而且也没有建立统一的诊断标准、分级标准和广泛认可的诊断试剂。本课题旨在通过临床大样本戊型肝炎病例的研究,建立戊型肝炎死亡的预报模型和新的诊断方法,并未后续研究提供临床依据和线索。 [方法] 1.收集2007-2008年湖北武汉同济医院和传染病院戊型肝炎患者共计210例,所有患者均采集系列血清进行HEV RNA、血清学和生化学指标的检测,随访半年。将存活组与死亡组进行组间比较,对有意义的指标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戊型肝炎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建立戊型肝炎患者死亡概率的预报模型,并进行评估。 2.利用来源于基因Ⅰ型戊型肝炎病毒开放读码框2,并可形成多聚体形式的p239抗原,建立抗HEV-IgA检测的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诊断试剂盒。利用ROC曲线法确定临界值。然后以2210份临床排除急性戊型肝炎病毒感染血清作为阴性血清盘,245位临床诊断戊型肝炎患者系列血清作为阳性血清盘,评估试剂盒的特异度、灵敏度和临床应用价值。 3.构建基因Ⅰ型和Ⅳ型戊型肝炎病毒完整的开放读码框3的真核表达质粒,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ORF3的细胞内定位。MTT法检测其对两个基因型的戊型肝炎病毒ORF3基因对HepG2细胞增殖的影响,对抗放线菌素D损伤细胞的作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其对HepG2细胞核内NF-κB表达的影响。 [结果] 1.湖北地区散发性戊型肝炎均为基因Ⅳ型戊型肝炎病毒感染,总病死率为10%(21/210)。男性多发(85.2%),中老年多见:全年均可见到发病,但是以第一季度为高发季节,占到了全年总发病数的50.5%。血清总胆红素(OR值=1.0009,每1μmol/L)、血尿素氮(OR值=1.178,每1mmol/L)和国际标准化比值(OR值=9.216,每1)为戊型肝炎患者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建立了戊型肝炎患者死亡概率的预报模型,从起病第二周即能较好的预测患者的临床转归,曲线下面积达0.957。 2.利用P239抗原成功构建了检测抗HEV-IgA的间接ELISA试剂盒,特异度达到了99.6%(95%置信区间:99.2%-99.8%)。在245例临床诊断戊型肝炎的患者,有84例患者血清中检出HEV RNA。在此84例HEV RNA作为金标准的患者中,抗HEV-IgA、抗HEV-IgM和抗HEV-IgG的阳性率分别为96.3%(81/84)(95%置信区间:89.8%~98.8%)、97.6%(82/84)(95%置信区间:91.7%~99.3%)和88.1%(74/84)(95%置信区间:79.5%~93.4%),并且没有样本抗HEV-IgA和抗HEV-IgM同时阴性的。在245例戊型肝炎患者中,发现9份分别来自于9例患者的血清样本在急性期内存在抗HEV-IgM阴性的时期,但是9份样本抗HEV-IgA均为阳性,其中两例检出HEV RNA。 3.成功构建了基因Ⅰ型和Ⅳ型HEV ORF3的真核表达质粒,测序证实构建成功,并能够在转染的HepG2细胞成功表达。激光共聚焦显示HEV ORF3蛋白主要定位与细胞浆内而不能进入细胞核。MTT检测发现基因Ⅰ型和Ⅳ型HEV ORF3基因在正常情况下对HepG2细胞的增殖没有影响,而在放线菌素D处理的HepG2细胞中则能够表现出显著促进存活的作用,且在两个基因型HEV ORF3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Western blotting显示HEV ORF3能够促进HepG2细胞核内P65的表达,且在两个基因型HEV ORF3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 【结论】 1.武汉地区戊型肝炎仅见基因Ⅳ型HEV感染,HE患者中男性比例高于女性,中老年人为主,第一季度即冬春季为散发性戊型肝炎的高发季节。血清总胆红素、血尿素氮和国际标准化比值是戊型肝炎患者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初步构建了戊型肝炎患者死亡概率的预报模型,预测价值较好。 2.成功构建抗HEV-IgA间接ELISA检测试剂盒,其特异度和在基因Ⅳ型HEV感染患者中的灵敏度均较好,联合抗HEV-IgM检测可使戊型肝炎患者诊断的特异度和灵敏度均达到100%,有助于提高临床上对戊型肝炎诊断的准确度。 3.基因Ⅰ型和Ⅳ型HEV ORF3均定位于细胞胞浆中,对于放线菌素D处理的HepG2细胞具有保护作用,并有可能是通过激活NFκB通路而产生作用的。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R512.6
【图文】:

电泳图,样本,凝胶,电泳图


图2.HEVRNA阳性样本电泳图(ORFZ:6298一6486nt)(2%凝胶)人C人GAATTG人TTTCGTCGGCT‘GTGGC人GCTGTTT曰卜人111

电泳图,测序,电泳图,凝胶


600匕p500匕p400bp300bp200bp 100匕pMarke「sgbp图 2.HEVRNA阳性样本电泳图(ORFZ:6298一6486nt)(2%凝胶)G人C人 GAATTG人 TTTCGTCGGCT‘ GTGGC人 GCTGTTTTTT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国利;戊型肝炎与血清抗-HEV检测[J];上海医学检验杂志;1994年03期

2 李军;;妊娠期间严重的戊型肝炎感染[J];传染病信息;1997年02期

3 张淑凤,宋为芸;散发性戊型肝炎的临床特点[J];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1998年S1期

4 李春雨,吴汉周,芦学军;散发性戊型肝炎58例临床分析[J];华北国防医药;1998年02期

5 岳凤娥,张琴冈,王磊;老年散发性戊型肝炎26例临床观察[J];山东医药;1999年05期

6 林炳亮,张晓红,杨林,江柏泉,曾龙驿,杨绍基;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病合并戊型肝炎的临床观察[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0年05期

7 张丽华!224700建湖;散发性戊型肝炎临床分析[J];临床荟萃;2001年03期

8 郭红梅,高秀媛,高广寒,朱万孚;一起戊型肝炎暴发的调查分析[J];疾病监测;2002年09期

9 赵荣平,戴军,张洁,邬叶红,徐晓萍;戊型肝炎及重叠乙型肝炎感染患者丙氨酸转氨酶变化[J];肝脏;2004年02期

10 ;PNAS发表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尹长城课题组关于戊型肝炎病毒结构研究成果[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09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唐娜;沈志强;曲光刚;吕素芳;孙翠平;于新友;;猪戊型肝炎流行病学与诊断研究进展[A];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公共卫生学分会第三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2 张雪峰;张军;田华;许可;闫强;夏宁邵;朱凤才;;江苏省部分地区散发戊型肝炎流行病学及病毒基因型研究[A];华东地区第十次流行病学学术会议暨华东地区流行病学学术会议20周年庆典论文汇编[C];2010年

3 卫秀余;余红梅;顾丙龙;方桂明;李维红;;畜禽中戊型肝炎感染情况的血清学调查[A];全国人畜共患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Coexistence of 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 and anti-HBs in Chinese chronic hepatitis B virus patients relating to genotype C and mutations in the S and P gene reverse transcriptase region[A];中华医学会第九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国医院协会临床检验管理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全国临床检验实验室管理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5 ;Prevalence and relation of hepatitis B virus pre-S1 antigen and G1896A mutation in Chinese patients with HBeAg-negative chronic hepatitis B[A];中华医学会第九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国医院协会临床检验管理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全国临床检验实验室管理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6 ;Genetic variation of TAP gene and the outcomes of hepatitis C virus infection in drug users[A];华东地区第十次流行病学学术会议暨华东地区流行病学学术会议20周年庆典论文汇编[C];2010年

7 艾永春;王玉香;;乙型重叠戊型肝炎68例临床及预后分析[A];全国中西医结合肝病新进展讲习班、江西省第二次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会议资料汇编[C];2010年

8 余晓;;血吸虫性肝病合并戊型肝炎36例临床分析[A];第四届中国医师协会感染科医师大会暨传染病诊治高峰论坛、浙江省医学会肝病、感染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9 郭红梅;高秀媛;高广寒;朱万孚;;一起戊型肝炎暴发的调查分析[A];新世纪预防医学面临的挑战——中华预防医学会首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10 黄秀云;田蓉;;132例散发戊型肝炎临床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感染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我国戊型肝炎的特点及防治[N];中国医药报;2002年

2 郑灵巧;猪粪可传播戊型肝炎[N];健康报;2002年

3 本报记者 邹本X 通讯员 黄显斌;带你认识戊型肝炎[N];中国消费者报;2004年

4 刘侃;别忽视戊型肝炎与疫苗[N];科技日报;2005年

5 黄显斌;唐明山;戊型肝炎如何预防[N];中国消费者报;2002年

6 中国人民解放军302医院 黄显斌 唐明山;别害怕戊型肝炎[N];科技日报;2002年

7 黄显斌唐明山;戊型肝炎完全可以预防[N];中国医药报;2002年

8 副主任医师 廖慧钰;戊肝[N];中国妇女报;2001年

9 卢书伟;急性淤胆型戊型肝炎的误诊误治[N];中国中医药报;2003年

10 ;引起肝炎的原因有哪些,哪种肝炎易转为慢性?[N];科技日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章述军;武汉地区戊型肝炎的流行病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赵振宇;戊型肝炎病毒ORF3蛋白对PI-3K-Akt信号转导通路的调节[D];浙江大学;2007年

3 耿彦生;戊型肝炎病毒在家禽、家畜中的流行及其ORF3蛋白与人肝细胞蛋白相互作用的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1年

4 里进;HLA-DP多态性与中国南北汉族人群HBV相关性肝病遗传易感性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5 彭利军;影响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结局的候选基因多态性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6 张传涛;HH胶囊体内外抗乙肝病毒作用及其部分作用机制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0年

7 石晓东;IL28B基因多态性及其表达与HCV、HBV感染转归的相关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王强;新型核苷类化合物的合成及活性研究[D];郑州大学;2011年

9 张威;运用蛋白质组学的方法研究乙肝表面抗原持续表达对宿主细胞的影响[D];复旦大学;2010年

10 秦艳丽;B基因型与C基因型乙型肝炎病毒部分生物学特性的比较[D];复旦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正玉;吉林省吉林市猪戊型肝炎流行病学调查[D];吉林大学;2011年

2 张元杰;戊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Th1/Th2细胞变化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3 王秋菊;山东省部分地区羊布鲁氏菌病、口蹄疫、戊型肝炎血清学调查[D];山东农业大学;2012年

4 曹文兵;新疆羊戊型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及HEV ORF2-62基因的克隆表达[D];石河子大学;2009年

5 刘海燕;安庆地区急性散发性戊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基因型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0年

6 罗铭;广州地区82例戊型肝炎患者临床特点的研究[D];暨南大学;2009年

7 王佰华;凉血活血、利湿通腑法治疗戊型肝炎的临床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0年

8 朴美花;延吉市戊型肝炎病毒感染状况初步分析[D];延边大学;2008年

9 徐严;吉林省186例戊型肝炎患者临床特征分析[D];吉林大学;2007年

10 邱蜜蜜;猪戊型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及病原检测方法的建立[D];吉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7360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iaohjib/27360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488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