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消化疾病论文 >

克罗恩病患者暴露电离辐射量危险因素和随访的临床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24 13:50
【摘要】:目的:1.调查克罗恩病(CD)患者接受电离辐射暴露的剂量水平;2.调查暴露于高水平辐射剂量CD患者的比例;3.探讨暴露于高水平辐射剂量CD患者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收集自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科住院,并且出院诊断为克罗恩病的患者282例。排除8例诊断不明确者,剔除不符合克罗恩病自然病程者3例,临床资料不完整者9例,失访17例,15例多次于其他医疗中心检查和治疗者。最终有230例符合克罗恩病诊断标准的患者纳入本研究。1.制订克罗恩病患者临床资料登记调查表,详细记录患者的人口学资料、吸烟史、家族史、起病年龄、确诊年龄、病程、临床表现、手术史、肛周病变、并发症、内镜检查、影像学检查以及治疗用药等相关资料。通过门诊复诊、再住院、电话、网络通讯、信函等方式对其转归进行至少6个月随访。2.将纳入研究的230例CD患者,按照蒙特利尔CD表型分类法进行CD临床类型分型,按照英国国家辐射防护委员会出版的标准化量表以及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出版的指南回顾性计算每位患者的累计有效剂量(Cumulative Effective Dose,CED),高水平辐射剂量定义为CED≥50 m Sv。以CED≥50 m Sv的患者作为高水平辐射剂量组,并以同期CED50 m Sv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应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CD患者暴露于高水平辐射剂量下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1.230例CD患者随访率94.0%,生存率99.6%。2.230例CD患者合计接受了7837.23 m Sv的总累计有效剂量,每位CD患者接受的平均有效剂量为34.07(95%CI:30.845~37.304)m Sv。3.CTE和腹盆腔CT是导致CD患者接受电离辐射剂量的最主要的来源,因CTE检查所致电离辐射合计有4082.01 m Sv,因腹盆腔CT检查所致电离辐射合计有3100 m Sv,分别占总累计有效剂量的52.1%和39.6%,二者合计占总累计有效剂量的91.7%。4.230例CD患者中,暴露于高水平电离辐射(CED≥50 m Sv)的患者共计有51例,占总人数的22.2%;其中CED≥100 m Sv的患者有5例,占总人数的2.2%。5.病程长,有腹痛、腹部包块、瘘管以及发热等临床表现,出现肠梗阻、肠穿孔等并发症以及有CD相关手术史的患者,更加容易获得更高剂量的电离辐射(分别P=0.045,P0.001,P=0.012,P=0.002,P=0.032,P0.001,P0.001,P0.001)。单纯回肠型比单纯结肠型患者,获得了更高剂量的电离辐射(P=0.002)。狭窄型或穿透型患者比非狭窄非穿透型患者,更容易接受到更高剂量的辐射(P0.001,P0.001)。6.CD患者暴露于高水平辐射剂量的相关危险因素单因素分析结果示:(1)有瘘管患者比无瘘管患者暴露于高水平辐射剂量的比例更大,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中有瘘管的患者占42.9%(24/56),无瘘管患者占15.5%(27/174)。(2)发热患者比无发热患者暴露于高水平辐射剂量的比例更大,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中发热患者占33.3%(16/48),无发热患者占19.2%(35/182)。(3)有肠梗阻,肠道瘘管,炎性包块,消化道出血,肠穿孔等并发症出现时,高水平辐射剂量组与对照组两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意义(P=0.001,P=0.023,P=0.048,P=0.035,P=0.003)。(4)高水平辐射剂量组行CD相关手术史患者有45.7%(21/46),明显高于无CD相关手术史患者16.3%(30/184),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5)疾病行为狭窄型、穿透型、非狭窄非穿透型患者暴露于高水平辐射剂量比例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进一步将狭窄型、穿透型分别与非狭窄非穿透型患者进行对比,结果显示:狭窄型23.7%(14/59)和穿透型62.5%(25/40)比非狭窄非穿透型9.2%(12/131),更多的患者达到了高水平的辐射剂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P0.001)。(6)高水平辐射剂量组,使用过硫唑嘌呤的患者占26.2%(45/172),比10.3%(6/58)的未使用过硫唑嘌呤的患者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狭窄或穿透型[OR(95%CI)为3.711(2.239-6.151),P0.001],使用硫唑嘌呤[OR(95%CI)为4.218(1.221-14.579),P=0.023]是CD患者暴露于高水平辐射剂量下的独立危险因素。7.近3年来克罗恩病患者使用MRE的频率呈现一个上升趋势,而使用CTE的频率呈下降趋势,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1.230例CD患者合计接受了7837.23 m Sv的总累计有效剂量,每位CD患者接受的平均有效剂量为34.07(95%CI:30.845~37.304)m Sv。2.CTE和腹盆腔CT合计占总累计有效剂量的91.7%,是导致CD患者接受电离辐射剂量的最主要的来源。3.本研究中暴露于高水平电离辐射(CED≥50 m Sv)的CD患者比例高达22.2%(51/230)。4.狭窄型或穿透型,使用硫唑嘌呤是CD患者暴露于高水平辐射剂量下的独立危险因素。5.本组资料显示,近年CTE使用频率较前下降,MRE逐渐替代CTE,使用频率呈上升趋势。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R574.6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左影;王鹏;黄伟;;克罗恩病CT与MR小肠成像诊断技术的比较[J];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2016年04期

2 Andrea Laghi;;Computed tomography colonography in 2014:An update on technique and indications[J];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2014年45期

3 李文杰;蒋文瑜;张晓斐;刘希胜;施瑞华;张红杰;;CT小肠造影在克罗恩病临床诊断中的价值[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3年03期

4 Jessica K Dyson;Matthew D Rutter;;Colorectal cancer in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What is the real magnitude of the risk?[J];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2012年29期

5 朱庆强;王中秋;陈文新;朱文荣;吴晶涛;王守安;;CT小肠造影对克罗恩病活动期与静止期的诊断价值[J];临床放射学杂志;2012年03期

6 冉志华;童锦禄;;影像学技术在克罗恩病诊断中的应用[J];中华消化杂志;2011年03期

7 Charles N.Bernstein;Michael Fried;J.H.Krabshuis;Henry Cohen;R.Eliakim;Suleiman Fedail;Richard Gearry;K.L.Goh;Saheed Hamid;Aamir Ghafor Khan;A.W.LeMair;Malfertheiner;Qin Ouyang;J.F.Rey;Ajit Sood;Flavio Steinwurz;Ole O.Thomsen;Alan Thomson;Gillian Watermeyer;杨钊斌;杨川华;钱本余;;2010年世界胃肠病学组织关于炎症性肠病诊断和治疗的实践指南[J];胃肠病学;2010年09期

8 郑钧正;研究电离辐射水平与效应的重要文献——UNSCEAR报告书[J];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2002年01期



本文编号:27689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iaohjib/27689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bac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