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消化疾病论文 >

乙型肝炎病毒前C区1896位变异与HBV宫内感染的关系及胎盘细胞免疫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15 07:54
【摘要】: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 HBV)感染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其中母婴宫内传播已成为乙肝病毒感染最主要的途径。阻断乙刑肝炎病毒母婴传播成为防止新发乙肝病人的主要措施。既往的很多研究表明,母体e搞原阳性和HBV DNA高滴度是导致胎儿宫内感染的主要原因。而近年来的临床观察发现,在e抗原阴性的情况下也易发生乙肝病毒宫内感染。HBV前C区1896 G→A变异可导致HBeAg阴性的HBV感染。该现象提示除e抗原阳性和HBV DNA高载量等因素之外,应有HBV前C区1896变异所致e抗原阴性的孕妇发生的HBV宫内感染。胎盘感染是引起乙肝病毒宫内传播的高危因素,通过检测胎盘T淋巴细胞、Hofbauer细胞及IL2水平,可反映受HBV感染后胎盘细胞免疫的情况。本课题对HBV前C区1896 G→A变异与乙肝病毒宫内传播的相关性进行研究,并对HBV前C区1896变异经胎盘途径传播的机制进行了探讨。 第1部分乙肝病毒前C区1896G→A变异与HBV宫内感染的关系研究 目的:探讨孕妇HBV前C区18966→A变异与宫内感染的关系。 方法: 将携带乙肝病毒的孕妇及其新生儿294对分为两组(HBV前C区1896G→A变异组149对,非变异组145对),采用荧光PCR法检测孕妇静脉血HBV1896位点变异;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和病毒核酸扩增法(免疫荧光定量PCR方法)对孕妇静脉血和新生儿外周血进行HBV血清学标志物和HBV DNA载量的检测。 结果: 149例HBV1896G→A变异组孕妇外周血检测HBV DNA载量1g值均值为数(6.781±0.894),非变异组HBV DNA载量1g值的均值为数(2.706±0.789),HBV DNA载量1g值均值检验有显著性差异(t=10.7991,p0.01)。HBV1896G→A变异组HBeAg阴性孕妇宫内感染率15.71%(11/70),而同组HBeAg阳性者13例发生宫内感染率为16.46%(13/79),两者比较无显著差异(X2=0.02579,p0.05)。变异组孕妇HBV1896G→A变异组孕妇149例,HBV1896G→A非变异组孕妇145例,其新生儿外周血检测HBsAg阳性或(和)HBV DNA阳性分别23例和11例。变异组孕妇发生宫内感染率宫内感染率为15.44%(23/149),明显高于非变异组的宫内感染率7.59%(11/145),差异有显著性(X2=4.4279,p0.05)。 结论: 在携带乙型肝炎病毒的孕妇中,前C区变异18966→A阳性者比无前C区变异者伴有更高水平的HBV DNA。HBV变异导致的HBeAg低表达并未降低宫内感染率。乙肝病毒前C区18966→A变异增加了HBV宫内感染率。 第2部分:乙肝病毒前C区1896G→A变异孕妇的胎盘细胞免疫研究 目的:探讨发生前C区1896G→A变异的HBV经胎盘途径传播机制。 方法: 将研究对象61名携带乙肝病毒孕妇分为2组:(1)32名HBV前C区18966→A变异的孕妇为研究组(又称为变异组)。(2)29名HBV前C区18966→A非变异的孕妇为对照组(又称为非变异组)。收集其胎盘组织标本,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胎盘组织中细胞囚子白介素2(IL2)的表达以及T淋巴细胞和Hofbauer细胞(每张切片随机选取18个放大400倍视野作细胞计数,然后取平均值)。 结果:HBV前C区18966→A变异的胎盘中CD3阳性的T淋巴细胞和CD68阳性的巨噬细胞数(Hofbauer细胞)显著增加。研究组和对照组CD3阳性的T淋巴细胞平均计数分别为:39.2±1.185和9.6±2.503。两组CD68阳性的巨噬细胞相应的平均计数:研究组22.7±4.5227,对照组9.5±2.173,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两项指标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分别为(t=19.1958,p0.01),(t=8.31889,p0.01)。胎盘组织中的白介素2(IL2)阳性率变异组与非变异组分别为78.12%和13.79%。变异组IL2的表达增强,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X2=25.2454,p0.01)。 结论: 乙肝病毒发生前C区1896G→A变异后,胎盘感染HBV机率增加。出现乙肝病毒发生前C区1896G→A变异后,T淋巴细胞和Hofbauer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可能有所增强。
【学位授予单位】:复旦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R512.62;R714.2
【图文】:

乙型肝炎病毒前C区1896位变异与HBV宫内感染的关系及胎盘细胞免疫研究


绒毛间质(X100

蜕膜,细胞,绒毛


质疏松可见绒毛水肿、绒毛问质纤维化和纤维素沉积以及绒毛间质血管丰富,合体细胞聚集(图1),炎性细胞浸润,并以淋巴细胞为主(图2),蜕膜样细胞脂肪变性(图3)。32例变异组中有4例发生新生儿HBV宫内感染,而这4例的胎盘组织中只有l例表现出胎盘炎性反应。29例非变异组中有2例发生HBV宫内感染,且这2例胎盘组织中无胎盘炎性反应的表现。图1绒毛间质(x100倍)图2绒毛间质(x100倍)图3蜕膜样细胞 (x100倍)

滋养细胞


两组胎盘组织中HBsAg和/或HBcAg检出率有显著性差异 (xZ=4.9206,p<0.05)。棕褐色阳性信号阳性信号出现频率及强度由高至低依次为滋养细胞层,间质细胞层,血管内皮细胞。(图4一图 6HBcAg的表达,图7一图 9HBsAg的表达)图4滋养细胞层HBCAg的表达 (x100)图5间质细胞层HBcAg的表达(x100)图6血管内皮细胞HBeAg的表达 (x100)图7滋养细胞层HBSAg的表达(K400)图8间质细胞层HBSAg的表达(x4OO)图9血管内皮细胞HBsAg的表达 (x400)二.两组胎盘组织中CD3阳性的T淋巴细胞和CD68阳性的巨噬细胞计数值1.胎盘组织中的CD3阳性细胞散在分布于胎盘间质,也可见于绒毛间隙的母血中及绒毛毛细血管腔中,阳性信号多位于细胞胞质和细胞胞膜,少数位于细胞胞核(图10一图1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冯玢;李静;杜强国;;隐匿性HBV感染致慢加急重型肝炎1例[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1年06期

2 朱复生;张玲慧;秦玉杰;;慢性乙型肝炎临床治疗现状探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1年21期

3 吕洁玉;杜二球;陈永利;胡平;金全芳;张冬霞;;CD4~+CD25~+调节性T细胞在HBV宫内感染的表达及意义[J];湖北医药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4 翁清燕;;预防性抗感染治疗胎膜早破的临床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11年17期

5 陈东东;刘广勤;王栋梁;;乙型肝炎病毒宫内感染相关因素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年11期

6 汪平;李文佼;;HBV-DNA与乙型肝炎病毒宫内感染之间的关系[J];中国优生优育;2011年04期

7 承海;苏海霞;王素萍;;乙型肝炎病毒基因组异质性与宫内传播关系的研究[J];医学争鸣;2010年02期

8 张瑜;陈萱;;白细胞介素17与乙型肝炎病毒宫内感染的相关研究进展[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11年07期

9 白桂芹;张凌燕;付逢萍;唐瑶;;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在HBV宫内感染中的作用[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年05期

10 姚展成;陈明纯;廖文燕;张艳萍;吴毅;李丽燕;冯晶;林美珊;陈楚昂;郑定纲;庄见齐;;替比夫定阻断乙型肝炎病毒宫内感染效果和安全性研究[J];实用肝脏病杂志;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寿荣;武静;翁慧斌;刘雁;曾艳梅;张素英;陈蓉;张忠东;孟娅妮;;HBV阳性孕妇DC-SIGN/DC-SIGNR基因多态性与宫内感染的关系研究[A];第四届中国医师协会感染科医师大会暨传染病诊治高峰论坛、浙江省医学会肝病、感染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2 曹玮;李太生;;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中HBV核心蛋白特异性CD8+T淋巴细胞应答[A];中华医学会第五次全国艾滋病、病毒性丙型肝炎暨全国热带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3 过建春;施军平;荀运浩;刘长灵;石伟珍;;中医体质和HBV感染结局相关[A];全国第3届中西医结合传染病学术会议暨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传染病专业委员会第2届委员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4 苏立稳;刘宇;;恩替卡韦联合中药复方治疗HBV复制的失代偿期肝硬化临床研究[A];全国第3届中西医结合传染病学术会议暨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传染病专业委员会第2届委员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5 杨丽莎;罗伟生;覃理灵;何武;周劲刚;王钊;吴淋玲;黄亚琴;;HBV感染不同免疫状态患者血清中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水平的变化[A];第四届中医药继续教育高峰论坛暨中华中医药学会继续教育分会换届选举会议论文集[C];2011年

6 杨帆;朱焕玲;李建军;何川;季杰;黄杰;崔旭;向兵;;非霍奇金淋巴瘤化疗相关性HBV再激活所致肝损害防治的回顾性分析[A];第13届全国实验血液学会议论文摘要[C];2011年

7 李桂秋;路娟;;HBV变异株全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鉴定[A];中华医学会第九次全国检验医学学术会议暨中国医院协会临床检验管理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全国临床检验实验室管理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1年

8 朱桂婷;施军平;荀运浩;黄谦;向晶;;饮酒在HBV相关性肝细胞癌的作用[A];第四届中国医师协会感染科医师大会暨传染病诊治高峰论坛、浙江省医学会肝病、感染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9 林巧;刘晋洪;吴其恺;高洁;陈家建;万学信;聂广;杨大国;;干扰素γ基因+874位点及肿瘤坏死因子α基因-238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HBV宫内感染相关性研究[A];全国第3届中西医结合传染病学术会议暨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传染病专业委员会第2届委员会议论文汇编[C];2010年

10 刘文兰;张炎;车念聪;唐佐青;油红捷;;HBV转基因小鼠的舌色研究[A];全国第十二次中医诊断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孙克伟;宫内感染:乙肝免疫失败的一大症结[N];大众卫生报;2003年

2 陈素华 熊锦文;动物实验研究表明:金叶败毒可防治宫内感染[N];中国医药报;2004年

3 王雪飞 李水根;宫内感染可致早产儿脑瘫[N];健康报;2006年

4 唐秀娣;宫内感染:乙肝免疫失败的一大症结[N];大众卫生报;2006年

5 驻京记者 李瑶;感染早,易成HBV携带者[N];医药经济报;2010年

6 ;乙型肝炎病毒宫内感染的早期诊断[N];科技日报;2005年

7 吴阶平医学基金会肝病防治指导委员会主任 王钊;HBV传染性是HIV的50倍[N];健康报;2011年

8 张蕊;孕妇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无益[N];健康报;2005年

9 雷志勇;生个健康宝宝 孕期检查不能少[N];健康报;2006年

10 武汉同济医学院 金慰鄂;优生杀手   TORCH[N];大众卫生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黎;HBV宫内感染体外模型的构建及cAMP调控子宫肌细胞COX-2表达的机制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1年

2 孙逸;脑内Toll样受体4信号在宫内感染致新生大鼠脑白质损伤中作用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3 李利;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相关风险因素评估及CD209、CD209L基因多态性与HBV宫内感染关系的初步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2年

4 王帅;HBV宫内传播机制的蛋白质组学和相关miRNA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1年

5 李庆虹;基于临床信息的新发传染病诊疗系统与基于遗传信息的HBV个体化诊疗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0年

6 南雪平;抗HBV治疗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调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D];第四军医大学;2010年

7 邵中军;乙型肝炎病毒宫内感染危险因素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5年

8 石英;角蛋白18及其磷酸化在HBV感染慢性肝病及肝细胞凋亡中的作用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0年

9 赵耀;HBV同时分型和定量新方法的建立及基因型对药物敏感性的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1年

10 张爱民;中国HBV基因型分布特点和临床意义及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HBV基因突变的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慧华;天然免疫因子MBL和Elafin水平与HBV宫内感染的相关性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2 冯永亮;HLA-DR等位基因与HBV宫内感染关系的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05年

3 宋天蓉;妊娠妇女HBV基因型检测及其与宫内感染的相关性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5年

4 胡婷;TLR3与胎盘细胞凋亡在胎盘HBV感染及HBV宫内感染中的作用[D];山西医科大学;2010年

5 李铁钢;胎盘组织在乙型肝炎病毒宫内传播中的作用及其感染机制的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05年

6 梁洁;重庆地区儿童HBV血清学标志物流行病学调查分析[D];重庆医科大学;2010年

7 叶海燕;急性乙型肝炎患者HBV特异性CD8~+T淋巴细胞受体α和β链取用的研究[D];桂林医学院;2010年

8 张柏盛;慢性HBV感染者病原学特点与肝肾损害、治疗及转归的相关性研究[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9 李淑珍;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及“a”决定簇变异与HBV宫内传播关系的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05年

10 杨可立;慢性HBV感染不同转归组免疫相关因子基因拷贝数变异的研究[D];广州医学院;2010年



本文编号:27938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iaohjib/27938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644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