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消化疾病论文 >

青海地区药物性肝损害208例临床特点分析

发布时间:2020-08-28 01:00
【摘要】:目的:探讨诱发药物性肝损害(DILI)的药物类别、临床表现、预后,以增强临床医师对本病的认识,提高诊疗水平。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6~2012.6月期间青海大学附属医院收治并最终确诊为药物性肝损害的208例患者的病历资料,对其一般资料、服药类型、临床特点、生化检查、预后及其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分析。 结果:本资料发现近5年来我院收治的DILI患者逐年增加,发病年龄偏于老年化,60岁以上患者达40.9%,多发生在服药后1~12周;引起药物性肝损害的前三类药物依次是:中草药、抗结核药、抗生素类药,三者之和占66.3%。临床分型以肝细胞型最为常见,占54.3%;药物性肝损害的早期症状有厌食厌油、恶心、乏力、肝区不适、巩膜黄染等,常在服药后1~2周出现,部分患者可无任何自觉症状;药物性肝损害治疗有效率达92.3%,其预后与临床不同分型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即混合型与肝细胞型间预后差异有显著性(P0.0125),淤胆型与肝细胞型、淤胆型与混合型间预后差异无显著性;不同药物种类及不同年龄阶段的DILI患者预后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药物性肝损害发病率逐年提高,临床医生用药时应充分掌握药物的适应症、禁忌症,避免医源性肝损害发生;药物性肝损害易发生于60岁以上老年人群,多发生在服药后1~12周;可引起药物性肝损害的药物谱广,常见药物种类以中草药居首,其次为抗结核药、抗生素类药物,临床分型以肝细胞型为主;药物性肝损害早期临床症状有厌食、厌油、恶心、乏力、肝区不适、巩膜黄染等,常在服药过程中或服药后1~2周发生;药物种类及发病年龄对药物性肝损害预后的影响无明显的差异,临床分型对其预后的影响有差异。
【学位授予单位】:青海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R57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姚飞;汪燕燕;;综合分析药物性肝损伤9355例[J];安徽医药;2011年10期

2 黎明;吴锦瑜;张华;;短疗程糖皮质激素治疗药物性肝衰竭的临床观察[J];北京医学;2012年03期

3 李治;苏华;冷静;;国内外药物性肝损害状况分析[J];东南国防医药;2007年06期

4 ;药物性肝损害病死率位居全球第五[J];肝博士;2006年05期

5 伍百贺;詹俊;;药物性肝病的诊断与治疗进展[J];国际消化病杂志;2008年05期

6 汪云;朱丽影;;药物性肝炎的发病机制[J];黑龙江医学;2008年05期

7 陈仕祥;江军;陈玺卿;范平;;药物性肝炎120例临床分析[J];临床军医杂志;2010年06期

8 茅益民;曾民德;;药物性肝损伤的诊断[J];药品评价;2007年06期

9 吴晓宁;尤红;贾继东;;2002-2007年药物性肝损害国内文献特点分析[J];药品评价;2007年06期

10 沈薇;;药物性肝病的治疗现状[J];药品评价;2008年02期



本文编号:28068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iaohjib/280686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38b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