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消化疾病论文 >

乙型肝炎病毒和巨细胞病毒感染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临床相关性分析与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24 08:41
   目的:探讨HBV、CMV感染与ITP的关系,HBV、CMV感染所致ITP的发生机制,及其对ITP患者治疗与疗效的影响,总结HBV、CMV感染的ITP患者与阴性对照组ITP患者临床症状、体症、实验室检查及治疗方面的异同点,为预防、诊断及治疗HBV、CMV感染的ITP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本文调查2006年1月-2008年7月在我院诊断为ITP并住院治疗的153例患者。153例在治疗前均行HBV血清标志物HBsAg、HBsAb、HBcAb、HBeAg、HBeAb检测,HBsAg阳性者为ITP患者感染了HBV;同时行外周血白细胞CMV PP65抗原检测,PP65阳性者为ITP感染了CMV。共有36例ITP患者HBsAg为阳性,31例ITP患者PP65阳性。将36例HBsAg阳性的ITP患者列为HBV感染组,31例PP65阳性的ITP患者列为CMV感染组,随机抽取同期住院的HBsAg、PP65均为阴性的35例ITP患者列为阴性对照组,并随机抽取血小板正常的健康体检者102例列为正常对照组。采用统计学方法对四个组的一般资料与临床表现进行了统计与分析,采用免疫学与细胞形态学方法对四个组的病毒感染情况、免疫学指标及骨髓细胞形态学进行了检测,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案对不同的ITP患者进行了治疗,并观察比较疗效。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间及组内均数的差异采用t检验,或Wilcoxon秩和检验进行分析,定性资料采用频数(率)表示,组间差异采用X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检验。 结果:1.病毒感染情况:153例ITP患者HBV感染率23.5%,CMV感染率20.3%,血小板正常的健康体检者HBV感染率9.8%,CMV感染率0%。ITP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2.年龄状况:HBV感染组平均年龄46.12±10.3,CMV感染组平均年龄20.03±11.7,阴性对照组平均年龄31.89±12.2,感染组与阴性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3.性别状况:ITP多见于女性,约为男性的2倍,但两个感染组ITP与阴性对照组ITP在性别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4.临床症状:HBV、CMV感染组ITP更易发生皮肤出血,与阴性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鼻衄及齿龈出血方面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至于脏器出血,因病例数较少,未行统计学比较。5、入院时血小板数:HBV、CMV感染组ITP入院时血小板数与阴性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6、免疫学指标:免疫学指标检测包括补体(C3、C4)、PAIgG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检测。HBV、CMV感染组ITP补体水平、PAIgG及T淋巴细胞亚群与阴性对照组ITP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ITP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这三项指标有显著性差异(P0.05), ITP患者补体水平下降,PAIgG明显增高,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失调,CD4百分比减低,CD8百分比增高。7、骨髓细胞学检查:36例感染了HBV的ITP出现了2例骨髓有核细胞增生减低,1例脾功能亢进骨髓象,31例感染了CMV的ITP出现了1例骨髓有核细胞增生减低。对三组ITP骨髓巨核细胞分析比较,HBV、CMV感染组ITP骨髓巨核细胞均值都少于阴性对照组,二者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HBV、CMV感染组ITP骨髓巨核细胞代偿增生性反应不及阴性对照组,HBV、CMV感染组幼稚型巨核细胞比例高,颗粒型巨核细胞比例少,与阴性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HBV、CMV感染的ITP骨髓巨核细胞成熟停滞阶段更早。8、治疗方案与治疗效果:三组ITP首先均按常规方案行糖皮质激素治疗,于治疗第三天与第7天检测血小板并进行分析,HBV、CMV感染组血小板上升慢,治疗总有效率低,与阴性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较差的20例伴CMV感染的ITP,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同时伍用更昔洛韦,27例伴HBV感染的ITP,同时伍用IFN-α,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总有效率达85.0%和74.1%。 结论:1、153例ITP患者HBV感染率23.5%,CMV感染率20.3%,102例血小板正常的健康体检者其HBV感染率9.8%,CMV感染率0%。ITP患者与正常健康体检者之间两种病毒感染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因此HBV、CMV感染可能是诱发ITP的病毒之一。 2、HBV、CMV感染组ITP患者更易发生皮肤出血;HBV、CMV感染的ITP患者骨髓巨核细胞代偿增生性反应不及阴性对照组,且巨核细胞成熟停滞阶段更早,少数可导致骨髓抑制。 3、ITP组补体水平下降,PAIgG明显增高,外周血CD4百分比减低,CD8百分比增高,提示了ITP患者不仅有体液免疫紊乱,同时存在细胞免疫异常。 4、感染了HBV、CMV的ITP患者单纯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疗效较差,CMV感染的ITP患者若伍用更昔洛韦,HBV感染的ITP患者若伍用IFN-α,可缩短病程,提高治疗效果。
【学位单位】:南华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8
【中图分类】:R554.6;R512.62
【部分图文】:

质控,感染状态,免疫荧光,外周血白细胞


阳性质控:黄绿色者为CMVPP65(+)成纤维细胞(免疫荧光×200)

免疫荧光,阴性,粉红色,质控


光法检测外周血白细胞 CMV PP65,结果见图 1、2、3 2 为阴性质控结果,图 3 为感染 CMV 的血标本结果)。 1 阳性质控:黄绿色者为 CMVPP65(+)成纤维细胞(免疫荧

涂片,外周血,阳性率,感染率


3 外周血中白细胞(WBC)涂片。黄绿色者为 CMV-PP65(+)红色者为正常 WBC(免疫荧光×200) 153 例 ITP 和 102 例血小板正常的健康体检者,全部行 P65 检测,其中 153 例 ITP 有 36 例感染了 HBV,阳性率,阳性率20.3%。102例血小板正常的健康体检者有10例感CMV PP65 检测全为阴性,阳性率为 0%。调查结果下表表 1-1 153 例 ITP 病人的 HBV 感染率HBSAg 阳性(例数) HBSAg 阴性(例数) 阳性率 36 117 23.5% 10 92 9.8%表 1-2 153 例 ITP 病人的 CMV 感染率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红,彭贤贵,陈幸华,孔佩艳,刘林,张怡,张曦,高蕾,王庆余;血小板相关抗体检测对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应用价值[J];重庆医学;2003年05期

2 李秋兰,林玲,黄子扬,周明宣;抗心磷脂抗体在自身免疫病的临床应用[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3 叶华;甄宇峰;沈娜君;王吉文;;pp65抗原在慢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CMV感染诊断中的意义[J];广东医学;2007年07期

4 肖若冰,周铭,陈宏新,邱丽君,杨镜明;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血小板活化分子CD62P及CD63表达[J];衡阳医学院学报(医学版);2000年02期

5 张晋琳,王晓冬,王春森;干扰素治疗11例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J];临床血液学杂志;2000年02期

6 陈飞,张克俭,曾宪昌,肖琦;大剂量静注丙种球蛋白治疗ITP的近期疗效观察[J];临床血液学杂志;2002年05期

7 林孝怡;季育华;;人巨细胞病毒pp65蛋白的研究进展[J];临床输血与检验;2006年01期

8 宋爱琴;董增义;庞秀英;卢愿;李学荣;孙立荣;;HBV感染并发ITP病儿临床特征分析[J];齐鲁医学杂志;2006年02期

9 焦西英,钱新宏,郑跃杰,张国成;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因学的初步研究[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1999年03期

10 蒋惠源,阮长耿;血小板疾病的研究进展[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1993年03期



本文编号:28542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iaohjib/28542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aa2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