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与目的自身免疫性肝病(Autoimmune liver disease,AILD)是一种由遗传及环境因素共同导致的慢性肝脏自身免疫性疾病。随着发病率逐年提高,AILD已经成为肝硬化的重要原因之一,研究表明,早期诊断AILD可以明显改善预后,延缓肝硬化的发生发展,而目前尚缺乏有效的早期筛查方法。此外,遗传因素对AILD发病具有关键作用,目前除了国际公认的HLA单倍型以外,多个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发现了一些与自身免疫性肝炎(autoimmune hepatitis,AIH)、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rimary biliary cholangitis,PBC)相关的易感基因并试图通过基因分析其免疫机制,而基于家族聚集性的遗传研究仍很少。PBC-AIH重叠综合症(PBC-AIH overlap syndrome,PBC-AIH OS)是AILD的一个亚型,目前仅有个别病例报道,其遗传学研究仍是空白。本研究旨在:1)分析AILD患者首诊信息,评价常规体检中的指标对AILD的预测能力,并选取部分指标建立AILD早期预测模型。2)通过全外显子组测序寻找3个PBC-AIH OS家系内和家系间共有低频突变,并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候选种系变异,初步探讨PBC-AIH OS的发病机制。方法第一部分:基于健康体检AILD高危人群早期筛查方案的建立及验证研究纳入了2000年至2017年期间单中心诊断的581名AILD患者,并从同中心健康体检中心收集了1000例体检人群作为对照。我们分析了患者首诊的临床资料,并按年份分析了就诊原因、肝硬化情况。通过在AILD患者和对照组中比较了一些常规体检中可获得的临床信息,如年龄,性别,肝功能检查和肝外自身免疫性疾病等指标,得到AILD的早期危险因子。进一步应用机器学习中的相关分析、交叉验证、决策树等方法建立早期预测模型。第二部分:全外显子测序探寻家族性PBC-AIH OS致病基因突变本研究的对象为3个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PBC-AIH OS疾病家系,通过全外显子测序技术对7名患者和2名正常对照的外显子组DNA进行测序,得到变异位点。然后对所筛选到的变异位点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通过家系分析、通路富集、基因-表型-功能关联等方法得到候选种系变异。结果第一部分:基于健康体检AILD高危人群早期筛查方案的建立及验证1.我科诊断AILD患者的例数逐年增加,从2000的6例增长至2017年的112例。多数AILD患者早期没有明显临床症状,健康体检时发现肝功能异常逐渐成为患者就诊并最终诊断为AILD的主要原因(χ2=44.32,P0.0001)。2.AILD患者首诊合并肝硬化的比例从2006年以前49%逐渐下降至2017年的20%,其趋势逐渐降低(χ2=19.36,P0.0001)。3.AILD患者和健康体检对照组的临床信息,发现年龄,性别,球蛋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γ-谷氨酰转移酶(γ-glutamyltransferase,GGT),肝周淋巴结肿大,肝外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自身免疫病家族史8个常规健康体检可获得指标与AILD独立相关(P值均小于0.001)。4.我们用8个指标建立了AILD高危人群早期筛查的logistic回归模型1。其中,球蛋白(OR,1.28)是最强的预测因子,其次是ALT(OR,1.04)和GGT(OR,1.01)。在验证队列中,该模型显示出较好的预测能力(AUC=0.98)、灵敏度(96%)和特异性(92%)。5.为了提高模型在不同原因肝损伤患者的中的鉴别诊断能力,我们进一步去掉两个普遍见于各种肝细胞或胆管细胞损伤的指标(ALT和GGT),用其余的6个指标建立了logistic回归模型2和CART决策树模型,这两个模型在肝功能异常的验证队列中也显示出良好的预测能力(AUC 0.97 vs 0.91)。第二部分:全外显子测序探寻家族性PBC-AIH OS致病基因突变1.3个PBC-AIH OS家系的遗传特点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经过全外显子组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筛选到家系1患者共有237个低频突变,家系2患者共有327个低频突变,家系3中患者共有而对照个体没有的低频突变有203个。2.其中,OTOA基因上的终止突变rs200988634是3个家系共有的突变位点,FAM171B基因上ch2:18755905(AAACC)是3个家系共有非移码插入变异,两个变异在3个家系中与PBC-AIH OS发生共分离。3.通过基因通路富集和基因-表型关联分析,我们评估了候选种系变异,发现TNPO3(rs760634627)、C1S(rs147971272)、PDE8B(Ch5:76506914)、TYK2(rs368109068)、SLC10A2(rs201206937)也是PBC-AIH OS的潜在致病种系突变,为探索PBC-AIH OS诊治靶点奠定基础。结论1.多数AILD患者在首诊时无明显症状,而在体检中早期识别高危人群可以显着降低首诊肝硬化的比例。几个体检指标与AILD显著相关。基于这些指标建立的预测模型可以早期识别AILD的高风险个体,为AILD的早期筛查提供了方法。2.PBC-AIH OS家系筛查的种系突变rs200988634(OTOA)、rs760634627(TNPO3)、rs147971272(C1S)、Ch5:76506914(PDE8B)、rs368109068(TYK2)、rs201206937(SLC10A2)可能与PBC-AIH OS的发病密切相关。
【学位单位】:天津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9
【中图分类】:R575
【部分图文】: 2001-2010中国南方部分地区肝硬化病因比例变化
天津医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图 1.(A)2001-2010 中国南方部分地区肝硬化病因比例变化[5](B)1995-2012 年世界 AIH 的发病率逐年增加[7]B
研究队列的纳入排除标准及研究设计流程图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申云;王艳霞;李霞;何春苗;刘艳;;宫颈癌的早期筛查与预防[J];榆林科技;2008年Z1期
2 刘洋;万灵;;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早期筛查方法[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年96期
3 王水莲;杨芳;;肺癌早期筛查方法的研究进展[J];癌症进展;2018年15期
4 李小萌;徐家欢;李文扬;王玮;;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早期筛查工具的研究现状[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9年02期
5 谢文清;陆明洁;王苗;李霞;海向军;;少肌症的早期筛查与干预[J];甘肃科技;2019年05期
6 孔雯雯;熊蓓蓓;邱春;石红宇;王珊;王丽;李峰;;基于精准医疗背景下乳腺癌早期筛查的研究前景[J];中国妇幼保健;2017年04期
7 阎红;;试点将肿瘤早期筛查纳入医保[J];中国卫生;2017年04期
8 夏蜀凤;李华玉;刘玲;陶红竹;周娜;熊秀英;曹鑫;;乳腺癌患者一级亲属对乳腺癌早期筛查认知情况调查[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6年05期
9 曹迎珍;;关于子宫颈癌早期筛查的体会[J];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2016年02期
10 黄祺;;医者初心,在慈善中落地 “慈菁基金”贫困人群肺癌早期筛查纪实[J];新民周刊;2017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黄小琳;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早期筛查及发病影响因素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6年
2 任文奇;组织血氧血流监测和宫颈癌早期筛查中的多模态光学影像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7年
3 陆炜;Prader-Willi综合征临床表型、生长激素受体基因外显子3多态性及早期筛查和干预的多中心研究[D];复旦大学;2013年
4 付勇;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尿液蛋白质组学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方滢菲;云南尚康阳光公司服务战略研究[D];云南大学;2018年
2 王一;基于健康体检自身免疫性肝病高危人群早期筛查方案的建立和验证及家族遗传易感性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9年
3 张玫媚;胃蛋白酶原、胃泌素-17、幽门螺杆菌在胃癌早期筛查中的价值[D];安徽医科大学;2019年
4 郑梦月;基于外泌体miRNA的宫颈癌诊断标志物筛查[D];浙江大学;2018年
5 沈继英;儿童孤独症早期筛查工具的临床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2年
6 吴玲玲;肺癌和大肠癌早期筛查自身抗体标志群的筛选[D];第二军医大学;2010年
7 徐婷;类风湿性血管病变的早期筛查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0年
8 周靖;新型磁性蛋白质印迹材料用于重大疾病早期筛查的分析方法研究[D];宁波大学;2014年
9 吕雅洁;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血清特异标志物筛选的初步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5年
10 陈振岗;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尿蛋白质组的差异表达分析[D];天津医科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
286082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iaohjib/28608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