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消化疾病论文 >

小肠腔内超声在小肠疾病诊断中的初步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05 03:22
   目的研究小肠腔内超声(intra-small intestinal ultrasonography, ISUS)对小肠正常组织的影像学表现及对小肠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因现有内镜超声探头长度有限,无法直接对小肠进行探查。食管、胃、十二指肠、大肠术后及开腹术中患者因消化道长度缩短,常规内镜超声探头可探及小肠。故需对待检患者进行筛选,本研究对2011年12月-2012年12月就诊于山西煤炭中心医院消化内镜中心经胶囊内镜、胃镜、结肠镜及双气囊小肠镜检查中筛选出者及于山西煤炭中心医院普通外科及消化外科筛选出的术中小肠检查患者共50例,所有患者行小肠腔内超声检查,观察其正常组织结构及小肠病变的超声内镜学表现,观察并测量超声内镜下小肠肠壁各层厚度及特征性表现。发现小肠病变者后加行经腹超声(US)及螺旋CT(SCT)检查,研究ISUS对小肠正常组织的结构影像及对小肠病变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50例入选患者中,成功完成ISUS检查共47例,其中发现小肠病变10例。经ISUS观察正常小肠肠壁图像可分六层,但空肠与回肠在ISUS下表现不完全相同,各有其特点。研究发现超声影像表现下,可发现“绒毛层”的空肠与回肠肠壁从内向外依次为高回声-高回声-低回声-高回声-低回声-高回声共六层;未发现“绒毛层”的空肠肠壁由内向外超声表现为高回声-低回声-高回声-低回声-高回声共五层。经测量,空肠壁全层厚度约1.5-2.0mm;回肠壁全层厚度约1.8-2.2mm,可发现的空肠“绒毛层”,平均厚度约0.4mm,回肠“绒毛层”平均厚度约0.2mm,。所发现病变包括黏膜下肿瘤(间质瘤,脂肪瘤)、息肉、溃疡性病变(良性)、克罗恩病、隆起性恶性肿瘤。以活检及术后病理结果为依据,同时就US及SCT、诊断结果进行对比,所发现10例病变依据活检及术后病理结果确诊。ISUS诊断率约70%,US诊断率约10%,SCT诊断率约30%,结果提示:ISUS诊断率高。但因小肠病变例数较少,不足以作统计学分析,更多病例仍在继续研究中。结论ISUS可提供高分辨率的正常小肠壁结构的各层次图像,并可对病变的来源及内部回声进行清晰的观察,其有可能成为一种新型小肠疾病临床诊断方法,并对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学位单位】:山西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3
【中图分类】:R574.5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研究生期间发表文章
致谢
个人简介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丽华;熊观瀛;范志宁;;M2A胶囊内镜在45例小肠疾病诊断中的应用再探[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5期

2 章静;冯琦;冯凯祥;林凤琼;邓莉;;76例胶囊内镜检查临床分析[J];四川医学;2009年02期

3 赵俊华;唐采白;;OMOM胶囊内镜检查在消化道疾病中的应用价值[J];山东医药;2009年49期

4 金震东;;超声内镜在消化系疾病诊治中的应用进展[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09年01期

5 诸琦;崔英;徐凯;钟捷;袁耀宗;吴云林;;正常小肠的腔内超声影像及小肠超声内镜的临床应用[J];中国消化内镜;2007年05期

6 诸琦;孙波;崔英;;小肠超声内镜操作体会[J];中国消化内镜;2007年06期

7 刘变英;杨嫦娥;李小会;雷宇峰;范东俊;王颖;赵文婕;;上消化道粘膜下肿瘤的内镜诊断与微创治疗[J];中国消化内镜;2007年09期

8 李晓波;戈之铮;戴军;高云杰;刘文忠;胡运彪;萧树东;;胶囊内镜检查对双气囊小肠镜进镜方式选择的指导作用[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6年18期

9 于衍会;高善玲;;内镜超声诊断胃肠道黏膜及黏膜下隆起性病变432例[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1年16期

10 谢宏民;李佳璇;杨新魁;;胶囊内镜下小肠黏膜特征分析53例[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2年05期



本文编号:28710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iaohjib/28710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08b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