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消化疾病论文 >

替比夫定对乙肝病毒转基因鼠孕期的影响及对母婴阻断的实验研究

发布时间:2020-11-06 17:32
   文献证实阻断乙肝病毒宫内传播的关键之一是降低母亲外周血中病毒含量。替比夫定是一种新型抗乙肝病毒(HBV)药物,尚未在妊娠妇女中进行研究,也没有替比夫定对HBV母婴传播影响的数据。 本研究应用可高水平表达HBV的转基因鼠,在妊娠期用替比夫定抗病毒治疗,检测母血中HBsAg、HBVDNA等感染指标,以及肝功能、病理等变化。同时观察其对母胎生长发育的影响,探讨药物降低母血HBV含量的作用和母胎安全性及毒副作用,以及对乙肝病毒母婴阻断的影响。 通过评价替比夫定对妊娠合并乙型肝炎病毒疗效与安全性的探索性实验研究,为HBsAg阳性孕妇妊娠期进行抗病毒治疗以阻断宫内传播提供动物实验依据。 第1部分替比夫定对乙肝病毒转基因鼠孕期安全性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孕期服用抗病毒药物对母婴安全性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 将稳定、高水平表达HBsAg抗原和HBV DNA阳性的33只HBV转基因母鼠随机分成A组、B组、C组。A组为HBVTg对照组,交配当天至分娩喂以生理盐水。B组即HBVTg试验组1,于交配前一天开始口服替比夫定100mg. kg/天,直至分娩。C组即HBVTg试验组2于交配前一天开始口服替比夫定200mg. kg/天,直至分娩。同时为了观察HBV转基因小鼠和普通小鼠在某些观察指标上是否存在差别,另选11只普通正常C57BL/6J (D组)作为对照组,于交配前一天开始口服替比夫定直至分娩。 各组孕鼠每天专人观察妊娠期的外观及活动等一般生理学和反应生育情况的指标;每组母鼠在妊娠18天时随机取3只,系统解剖,观察胎鼠。记录各组母鼠的主要脏器重量,对收集的母鼠主要脏器做病理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 纪录每组新生鼠出生存活情况,T检验统计各组新生鼠存活只数,新生鼠出生后每5天称重一次,观察一般发育情况,记录张耳天数、出毛天数和开眼天数等指标。各组新生鼠生后28天采用系统解剖观察法做外观畸形、内脏畸形及骨骼畸形检查。对子鼠肝脏做病理学和免疫组化学检查。 结果: 各组母鼠给药后,外观、活动未见异常变化,未见母鼠出现死亡。母鼠体重随孕期增加均有正常增长,各组间体重增幅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各组间母鼠的饮水量、进食量比较,亦无明显差异(P0.05)。各组母鼠剖检均未见异常,未见与药物毒性相关的其它特征病变。各组新生鼠剖检未见异常畸形。 各组新生鼠存活只数无显著差异。新生鼠一般发育情况,各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 结论: 研究证明在观察替比夫定抗病毒作用及母婴阻断的同时,从多阶段、多方面,用多指标观察整个妊娠期尤其是妊娠早期,使用药物对母鼠、胎鼠及新生鼠安全性的影响,并观察了不同浓度替比夫定对母婴鼠的毒性影响作用,未发现对HBV转基因母鼠毒性反应,亦未见明显的迟发性毒性反应,对胎鼠无致畸作用,且不影响新生鼠的早期生长发育。 本研究应用了可高水平表达HBV的转基因孕鼠,更加全面的评价这种药物抗病毒对妊娠合并HBV携带状态的疗效与安全性,对乙型肝炎病毒携带孕鼠妊娠期,尤其是在妊娠早期是否选择抗病毒治疗做了初步的实验研究,为临床应用打下了一定的动物实验基础。 由于人的妊娠期长达40周,如果整个孕期使用替比夫定,对其子代的长期影响还需深入研究。 第2部分替比夫定对乙肝病毒转基因鼠母婴阻断性有效性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孕期服用抗病毒药物对乙肝病毒母婴阻断的有效性。 材料与方法: 将稳定、高水平表达HBsAg抗原和HBV DNA阳性的33只HBV转基因母鼠随机分成A组、B组、C组。A组为HBVTg对照组,交配当天至分娩喂以生理盐水。B组即HBVTg试验组1,于交配前一天开始口服替比夫定100mg. kg/天,直至分娩。C组即HBVTg试验组2于交配前一天开始口服替比夫定200mg. kg/天,直至分娩。 所有试验组和对照组统一用酶联免疫方法定量检测用药前后母鼠血清HBsAg,用荧光PCR定量分析HBV DNA浓度变化,以及与速率法检测肝功能变化的相关关系。 新生鼠生长至一月时,抽取血清用ELISA和PCR方法检测HBsAg和HBV DNA.另检查肝功能情况。 母鼠、新生鼠肝组织均行免疫组化检查。 结果: 33只HBVDNA阳性转基因鼠,在分别用生理盐水及替比夫定21天后,HBV DNA浓度下降均不明显,前后对比无差异(P0.05)。 转基因孕鼠HBsAg定量结果,连续服用生理盐水组,用药前后的血清HBsAg浓度变化不明显,连续服用替比夫定组用药后明显比用药前低(P0.05)。新生鼠血清中HBsAg和HBV DNA检测,结果替比夫定组新生鼠中HBsAg和HBV DNA阳性率经统计学检验比生理盐水组有明显差异。母鼠肝组织HBsAg颗粒呈强阳性表达。部分新生鼠肝组织无HBsAg颗粒表达,部分新生鼠肝组织HBsAg颗粒呈弱阳性表达。 结论: 本研究通过综合分析,认为孕期口服替比夫定可以显著降低乙型肝炎转基因小鼠体内HBsAg载量,并通过免疫组化证实,提高了母婴阻断率,且对母胎鼠均无影响。本研究中用替比夫定在转基因鼠孕期未观察到明显的抑制病毒复制作用,HBVDNA浓度无明显下降,主要是由于小鼠妊娠期短,以及转基因孕鼠的种类有关。因此,由于人的妊娠期长达40周,如果孕期使用替比夫定,会降低母体中病毒负荷,进一步提高母婴阻断率。 本研究应用了可高水平表达HBV的转基因孕鼠,更加全面的评价这种药物抗病毒对妊娠合并HBV携带状态的疗效与安全性,对乙型肝炎病毒携带孕鼠妊娠期,尤其是在妊娠早期是否选择抗病毒治疗做了初步的实验研究,为临床应用打下了一定的动物实验基础。但也正是由于应用HBV转基因小鼠,孕期应用抗病毒药物对HBV宫内传播的直接影响作用无法得到准确的观察,因此,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HBV转基因小鼠作为研究HBV宫内传播机制的动物模型的可行性。
【学位单位】:复旦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9
【中图分类】:R512.62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1部分 替比夫定对乙肝病毒转基因鼠孕期安全性的实验研究
    1.1 材料与方法
    1.2 结果
    1.3 讨论
第2部分 替比夫定对乙肝病毒转基因鼠母婴阻断性有效性的实验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2 结果
    2.3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致谢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元桐;;乙型肝炎病毒分子杂交的原理及临床意义[J];山西医药杂志;1985年04期

2 池云;;乙肝病毒的临床检测方法概论及比较[J];中国临床医生;2007年03期

3 樊陕生;丁红燕;杜斌;;大学新生乙肝病毒感染情况调查分析[J];中国校医;2005年06期

4 薄春敏;侯雅萍;;乙型肝炎病毒母婴宫内传播的影响及预防[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年22期

5 沈再阳,张德文;1720例乙肝病毒前S1蛋白测定结果分析[J];重庆医学;2005年03期

6 黄正明;杨新波;曹文斌;;乙型肝炎病毒的传播[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2年08期

7 连晓蔚;;乙肝病毒HBV-DNA检测的研究现状[J];科技资讯;2007年10期

8 姜小建;陆华;;乙型肝炎病毒前S_1抗原检测的临床意义[J];实用医技杂志;2007年31期

9 罗专;黎德生;郭素菊;张兴德;蔡永明;;乙肝病毒有关血清学标志物的微波快速EIA检测法[J];武警医学;1993年03期

10 周莉萍;;仁和区饮食服务行业人员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情况调查[J];现代预防医学;2008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士猛;HBx相互作用蛋白及HBV受体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6年

2 张岩;应用RNAi技术抑制乙型肝炎病毒复制的实验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5年

3 张秋;TRAIL及其相关分子在HBV感染所致凋亡改变中的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4 刘光泽;复制型HBV转基因小鼠的建立、生物学特性、应用及无免疫耐受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7年

5 彭仙娥;乙型肝炎病毒在非酒精脂肪肝发生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09年

6 潘金水;乙型肝炎病毒包膜蛋白与跳跃断裂易位蛋白相互作用的验证[D];福建医科大学;2009年

7 刘晓颖;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的cIAP_2蛋白抑制乙型肝炎病毒复制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8 李进;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反式调节作用的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6年

9 李发武;乙型肝炎病毒L60V、I97L变异核壳蛋白对HepG2细胞HLA-A表达和细胞凋亡的影响[D];中南大学;2007年

10 牟劲松;乙型肝炎病毒HBsAg基因稳定转染Chang-Liver肝细胞系差异表达蛋白的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华;人白细胞介素Ⅱ在乙肝病毒DNA疫苗构建中的作用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2 薛璐;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高危因素的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5年

3 姜斌;乙肝病毒前C基因区1896位点变异的临床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07年

4 刘博;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口服拉米夫定预防肝移植术后患者乙肝病毒复发的临床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5 单幼兰;HBV cccDNA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D];重庆医科大学;2005年

6 杨健;RNA干扰体外抑制HBeAg表达的实验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5年

7 祝美琴;拉米夫定阻断乙肝病毒母婴传播的疗效性及安全性的系统评价[D];广西医科大学;2010年

8 孙志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乙型肝炎病毒大蛋白的临床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08年

9 郭龙华;HBeAg阴性血清中乙肝病毒基本核心启动子和前C区变异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10 黄洁;绿色荧光蛋白标记的乙肝病毒全基因组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与表达分析[D];第二军医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87344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iaohjib/287344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251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