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患者肠道菌群分析
发布时间:2021-01-16 11:38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的肠道菌群分布情况,并探究益生菌制剂治疗效果。方法纳入47例肝硬化患者设为观察组,选择同期非肝硬化患者45例作为对照组,给予观察组益生菌制剂治疗,记录治疗效果。结果组患者的肠道内菌群情况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的存在明显的肠道菌群失调现象。经益生菌制剂治疗,观察组患者的血氨水平、粪便p H值以及粪氨水平均得到显著改善(P<0.05)。结论肝硬化患者会出现一定的肠道菌群失调现象,实施益生菌制剂治疗可以获得理想的效果。
【文章来源】: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2017,35(07)
【文章页数】:2 页
【文章目录】: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肝硬化与非肝硬化患者肠道菌群情况比较
2.2 肝硬化患者益生菌制剂治疗效果分析
3 讨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双歧三联活菌辅助治疗对肝硬化患者肠道菌群、血浆内毒素及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J]. 肖丹,贾业贵.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2016(06)
[2]肝硬化患者肠道菌群的特征及药物治疗观察[J]. 陈曦. 中国实用医刊. 2016 (06)
[3]肝硬化患者益生菌干预效果及肠道菌群变化分析[J]. 石勇明,周祖模,陈林.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2016(03)
[4]肝硬化患者肠道菌群失调与Child-Pugh分级的关系[J]. 黄晓宇,李刚平,寇继光,李蕾,夏秀梅,杨玲,侯晓华. 临床肝胆病杂志. 2015(03)
[5]调节肠道菌群对乙型肝炎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及腹水的影响[J]. 王宝根,王志军. 中国肝脏病杂志(电子版). 2014(04)
[6]肝硬化患者肠道菌群变化的分析[J]. 徐洪军.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4(08)
[7]Tempol对肝硬化大鼠肝门阻断后肠道菌群移位及内毒素血症的作用[J]. 苏永辉,徐家琪,卜巨源,李霄凌,侯冰宗. 山东医药. 2014(21)
[8]肠道菌群对慢性肝脏疾病影响的研究进展[J]. 吴夏飞,连娜琦,陆春风,张峰,陆茵,郑仕中. 中国药理学通报. 2013(12)
[9]肝硬化患者肠道菌群的变化及基础概述[J]. 李娜,陈世耀.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2013(11)
[10]肝硬化患者肠道微生态的变化[J]. 吴旭,吴云峰,毛朝亮,吴中明.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12(26)
本文编号:2980760
【文章来源】: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2017,35(07)
【文章页数】:2 页
【文章目录】: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肝硬化与非肝硬化患者肠道菌群情况比较
2.2 肝硬化患者益生菌制剂治疗效果分析
3 讨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双歧三联活菌辅助治疗对肝硬化患者肠道菌群、血浆内毒素及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J]. 肖丹,贾业贵.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2016(06)
[2]肝硬化患者肠道菌群的特征及药物治疗观察[J]. 陈曦. 中国实用医刊. 2016 (06)
[3]肝硬化患者益生菌干预效果及肠道菌群变化分析[J]. 石勇明,周祖模,陈林.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2016(03)
[4]肝硬化患者肠道菌群失调与Child-Pugh分级的关系[J]. 黄晓宇,李刚平,寇继光,李蕾,夏秀梅,杨玲,侯晓华. 临床肝胆病杂志. 2015(03)
[5]调节肠道菌群对乙型肝炎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及腹水的影响[J]. 王宝根,王志军. 中国肝脏病杂志(电子版). 2014(04)
[6]肝硬化患者肠道菌群变化的分析[J]. 徐洪军.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4(08)
[7]Tempol对肝硬化大鼠肝门阻断后肠道菌群移位及内毒素血症的作用[J]. 苏永辉,徐家琪,卜巨源,李霄凌,侯冰宗. 山东医药. 2014(21)
[8]肠道菌群对慢性肝脏疾病影响的研究进展[J]. 吴夏飞,连娜琦,陆春风,张峰,陆茵,郑仕中. 中国药理学通报. 2013(12)
[9]肝硬化患者肠道菌群的变化及基础概述[J]. 李娜,陈世耀.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2013(11)
[10]肝硬化患者肠道微生态的变化[J]. 吴旭,吴云峰,毛朝亮,吴中明.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2012(26)
本文编号:29807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iaohjib/298076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