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医学论文 > 消化疾病论文 >

基于脑肠轴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胃肠动力及脑肠肽水平

发布时间:2017-07-18 22:23

  本文关键词:基于脑肠轴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胃肠动力及脑肠肽水平


  更多相关文章: 功能性消化不良 胃肠动力 脑肠轴 脑肠肽 大鼠模型


【摘要】:目的: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功能性胃肠道紊乱,对患者的健康和生活产生巨大影响,并且消耗了大量的社会医疗资源。胃肠动力异常是导致该疾病的主要病因之一,且大多数患者因此出现早饱和食欲不振等现象。FD疾病胃肠动力异常的发生与许多因素有关,其中一个主要的因素是体内脑肠肽的分泌异常。研究发现多种脑肠肽通过脑肠轴途径对胃肠动力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由于取材限制,目前对FD的研究还不深入,其病理生理学机制还不明确。本实验的目的是基于脑肠轴研究FD大鼠胃肠动力及脑肠肽水平的变化。实验方法:将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和模型组。两组进行无菌手术,在胃窦和十二指肠埋置电极。术后一周,模型组采用过度疲劳、限食及夹尾刺激结合的方法建立FD大鼠模型。造模过程中,测量所有大鼠的胃肠电活动及胃排空和肠推进情况,造模成功后将所有大鼠处死,取血清、胃窦、十二指肠和下丘脑组织。分别检测所取组织和血清中脑肠肽的水平。测定的脑肠肽包括胃动素(Motilin,MTL)、瘦素(Leptin)、血管活性肠肽(Vaso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VIP)、胆囊收缩素(Cholecystokinin,CCK)、P物质(Substance P,SP)以及神经肽Y(Neuropeptide Y,NPY)。结果:与正常组相比,FD大鼠表现为易怒、好斗;胃肠电活动明显减弱,移行性综合肌电活动(Migrating motor complex,MMC)紊乱,MMCⅢ相消失;胃排空和肠推进明显减缓(P0.001及P0.01),这表明FD大鼠模型建立成功。ELISA检测发现,FD大鼠血清MTL和SP水平显著下降(P0.001及P0.01);leptin和VIP水平明显提高(P0.01及P0.001)。RT-PCR检测发现,FD大鼠CCK mRNA表达水平在胃窦及十二指肠组织显著降低(P0.05及P0.001);而在下丘脑组织却显著提高(P0.001)。FD大鼠胃窦、十二指肠和下丘脑组织VIP、SP及NPY mRNA均显著增加(P0.01、P0.001或P0.05)。免疫组化实验发现,FD大鼠MTL、leptin和CCK在胃窦、十二指肠和下丘脑组织的表达与ELISA和PCR的结果趋势一致。Western Blot实验检测发现leptin和NPY在胃窦及十二指肠组织的表达情况与PCR的结果一致。结论:1.FD大鼠出现明显的胃肠动力障碍,表现为胃排空及肠推进减缓、MMC紊乱及Ⅲ相消失。2.FD大鼠脑肠肽分泌明显异常,表现为与胃肠动力密切相关的MTL及CCK在胃窦及十二指肠表达水平明显降低、NPY表达水平显著增加;与感觉过敏感相关的SP及VIP表达显著增加。3.FD的发病可能是多个脑肠肽分泌异常的综合效应。因此,对脑肠肽差异表达的分析和检测在FD的诊断和治疗上有很重要的临床实践意义。
【关键词】:功能性消化不良 胃肠动力 脑肠轴 脑肠肽 大鼠模型
【学位授予单位】:兰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R57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9
  • 第一章 前言9-19
  • 1.1 功能性消化不良概述9
  • 1.2 FD常见诱因9-10
  • 1.3 脑肠轴10-13
  • 1.3.1 脑肠轴简介10-11
  • 1.3.2 脑肠轴稳态分级系统11
  • 1.3.3 脑肠轴的双向调节11-12
  • 1.3.4 与脑肠轴有关的功能性胃肠综合征12-13
  • 1.4 胃肠道动力异常13-17
  • 1.4.1 胃肠电活动的改变与胃肠动力异常13
  • 1.4.2 胃适应性舒张障碍和胃底阶段性收缩异常13
  • 1.4.3 自主神经/CNS异常调节与胃肠动力异常13-14
  • 1.4.4 HP的感染与胃肠动力异常14
  • 1.4.5 十二指肠酸接触与胃肠动力异常14
  • 1.4.6 心理因素、压力与胃肠动力异常14-15
  • 1.4.7 脑肠肽与胃肠动力异常15-17
  • 1.5 FD胃肠动力异常的治疗17-18
  • 1.5.1 安慰剂的作用17
  • 1.5.2 胃肠蠕动促进剂17-18
  • 1.6 FD大鼠造模方法的选择18-19
  • 第二章 材料和方法19-29
  • 2.1 药品和试剂19-20
  • 2.2 主要仪器20
  • 2.3 实验方法20-29
  • 2.3.1 电极埋置20
  • 2.3.2 动物造模20
  • 2.3.3 胃肠动力检测20-21
  • 2.3.4 标本采集21
  • 2.3.5 ELISA21
  • 2.3.6 RT-PCR21-24
  • 2.3.7 免疫组化实验24
  • 2.3.8 WESTERN BLOT实验24-29
  • 第三章 结果29-36
  • 3.1 FD大鼠胃肠电活动30-31
  • 3.2 FD大鼠胃排空和肠推进率31
  • 3.3 FD大鼠血清脑肠肽水平31-32
  • 3.4 FD大鼠脑肠肽MRNA水平32-33
  • 3.5 FD大鼠MTL,,LEPTIN和CCK的表达33-35
  • 3.6 FD大鼠胃肠组织中脑肠肽蛋白的表达35-36
  • 第四章 讨论36-39
  • 第五章 结论39-40
  • 参考文献40-46
  • 附录46-47
  • 硕士期间撰写和发表的论文47
  • 参与课题47-48
  • 致谢4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年兰;朱海杭;卜平;;胃肠动力检测方法及原理研究进展[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05年06期

2 刘加升,马元华,许正国,张雷,杨玉国,蔡敦亭,李健,王传国;胃肠动力胶囊的临床研究[J];河北中医;1999年04期

3 王茂贵;小儿胃肠动力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1年03期

4 秦新裕,雷勇;胃肠动力的研究现状和进展[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2年01期

5 魏睦新,邹百仓;胃肠动力中药的调节机理研究进展[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2年07期

6 陈国志,连红波;中医药与胃肠动力[J];基础医学与临床;2003年S1期

7 司春峰;中药胃肠动力实验方法概论[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年02期

8 吴学军;;胃肠动力病中西药物使用浅见[J];中医药导报;2006年08期

9 魏睦新;;促胃肠动力中药研究概况[J];江苏中医药;2007年03期

10 宋加友;许媛;;胃肠动力的检测方法进展[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2008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甘淳;龚琼模;龚蔚;万义鹏;;中西医结合胃肠动力性疾病的诊断及治疗[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十六次全国消化系统疾病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4年

2 钱可大;姒健敏;吕宾;;浙江省胃肠动力研究回顾[A];中华医学会2001年全国胃电图和胃肠动力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3 王邦茂;陈鑫;;干细胞与胃肠动力疾病[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消化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上册)[C];2007年

4 王宝西;田姣;;促胃肠动力药物研究现状及展望[A];第十届全国儿童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4年

5 厉兰娜;;中药促胃肠动力作用的研究[A];浙江省中医药学会脾胃病专业委员会2005年年会暨继续教育会议论文汇编[C];2005年

6 齐清会;;中药对胃肠动力作用研究进展[A];第十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普通外科学术会议暨胆道胰腺疾病新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6年

7 李岩;;中药对胃肠动力影响的基础与临床研究[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十八次全国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暨2006年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6年

8 李小兰;任光荣;;胃肠神经递质及其受体信号传导与胃肠动力及中药干预研究进展[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十八次全国消化系统疾病学术会议暨2006年全国中西医结合消化系统疾病进展学习班论文汇编[C];2006年

9 任东林;苏丹;陈经宝;;“脾胃学说”在腹部外科术后胃肠动力恢复中的应用[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围手术期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二届全国中西医结合围手术期医学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许媛;;超声检测技术在胃肠动力评价中的应用[A];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危重病医学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全国大会暨中华呼吸病学会呼吸生理和重症监护学组年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朱国旺;胃肠动力疾病诊治规范化待提高[N];中国医药报;2010年

2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消化内科 王筱静;胃肠动力检测检出障碍所在[N];健康报;2013年

3 余琳芳;市首台胃肠动力治疗仪投付使用[N];安庆日报;2010年

4 江苏省建湖县中医院 施永连;促胃肠动力的中药[N];民族医药报;2003年

5 胡献国;中药也可促进胃动力[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2年

6 陶春祥;影响胃肠动力药物的应用[N];中国医药报;2004年

7 副主任医师 胡献国;促进胃动力 也可用中药[N];大众卫生报;2001年

8 周前进 余文龙 柯育萍;功能性胃肠动力病原因揭晓[N];中国医药报;2003年

9 毛吉云;红霉素的胃肠动力作用[N];农村医药报(汉);2005年

10 董飞侠;中药中的“吗叮啉”[N];上海中医药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刘蔚雯;枳实、白术促胃肠动力作用的配伍及枳术饮作用机理的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7年

2 任东林;小承气合剂促进结肠吻合术后胃肠动力恢复的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7年

3 邱新建;柴胡疏肝散促胃肠动力成分的药效学和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4 钟小生;吴茱萸热熨改善门奇断流术后胃肠动力、肠粘膜屏障的临床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乾坤;基于脑肠轴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胃肠动力及脑肠肽水平[D];兰州大学;2016年

2 苏丹;小承气合剂早期灌服促进结肠吻合术后胃肠动力恢复的安全性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7年

3 李玉珠;海星醇提取物对胃肠动力的研究及机制初探[D];沈阳药科大学;2008年

4 余欣;半夏泻心汤调节胃肠动力作用的实验研究[D];湖北中医学院;2004年

5 郭金秀;中药胃肠舒片促胃肠动力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D];滨州医学院;2011年

6 肖开春;半夏泻心汤调节胃肠动力的物质基础及作用机理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3年

7 刘春红;半夏泻心汤对胃肠动力双向调节机制的实验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6年

8 常健菲;半夏泻心汤对胃肠动力双向调节机制的实验研究(Ⅱ)[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7年

9 田明;术愈通颗粒治疗腹部非胃肠吻合术后早期肠麻痹的临床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7年

10 葛洪霞;通里攻下法防治食管癌术后胃肠动力低下的临床研究[D];泰山医学院;2011年



本文编号:5600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iaohjib/5600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5b6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