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呼气试验评估肠易激综合征动力异常的价值
本文关键词:氢呼气试验评估肠易激综合征动力异常的价值
更多相关文章: 氢呼吸试验 口盲传输时间 肠易激综合征 动力异常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亚型肠易激综合征(IBS)患者的胃肠动力差异及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纳入93例腹泻型IBS(IBS-D)、36例便秘型IBS(IBS-C)及30例健康对照者进行乳果糖氢呼气试验(LHBT)检查,对各组的口盲传输时间(OCTT)、小肠细菌过度生长(SIBO)发生率、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率、焦虑抑郁评分、体质指数(BMI)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IBS-D、IBS-C及对照组的平均OCTT分别为(86.2±35.3)min、(143.3±36.0)min、(105.0±31.3)min;IBS-D组的平均OCTT明显快于IBS-C组(t=-4.56,P0.01)及对照组(t=-2.54,P=0.0140.05),IBS-C组的平均OCTT相比对照组(t=2.08,P=0.0470.05)明显减慢;相比对照组,IBS-D组的焦虑抑郁发生率(X~2=7.07,P=0.0080.05)、平均BMI(t=3.70,P0.01)、SIBO发生率(X~2=7.72,P=0.0050.01)明显升高。结论 IBS-D、IBS-C患者中存在明显的动力异常。焦虑抑郁状态、SIBO、BMI异常升高与IBS-D的发病可能具有一定关联。
【作者单位】: 南方医科大学研究生学院;广东省人民医院(
【关键词】: 氢呼吸试验 口盲传输时间 肠易激综合征 动力异常
【基金】: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建设中医药强省科研课题(编号:20111111) 广东省医学科研基金资助项目(编号:A2011019)
【分类号】:R57
【正文快照】: 近年来肠易激综合征(IBS)的发病率逐年升高,有效地发现、识别和评估其胃肠动力异常对于临床诊治这类疾病具有较大帮助。氢呼气试验(HBT)是近年来国内外出现的一种较新的检测方法,主要用于诊断乳糖不耐受及协助诊断小肠细菌过度生长(SIBO)、胃肠动力异常、胰腺外分泌功能不全等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53例肠易激综合征住院病人临床分析[J];基础医学与临床;2001年S1期
2 周连鸿;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表现[J];胃肠病学;2002年01期
3 刘谦民,齐欣,郭全平,樊蕊;肠易激综合征与性格关系的探讨[J];中华内科杂志;2003年09期
4 刘谦民,齐欣,郭全平,樊蕊;肠易激综合征与性格关系的探讨[J];胃肠病学;2003年S1期
5 梁志和,徐力;50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分析[J];胃肠病学;2003年S1期
6 肖福堂,程继华,王满华,李青云;中西医结合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观察[J];胃肠病学;2003年S1期
7 张若冬,王敏,魏婷婷;中西医结合治疗肠易激综合征48例[J];胃肠病学;2003年S1期
8 张玉斗,袁霞;肠易激综合征的研究进展[J];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4期
9 王艳卿,李彦杰,李利安;精神疗法在肠易激综合征治疗中的作用[J];中国基层医药;2004年01期
10 ;肠易激综合征[J];上海针灸杂志;2004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文娟;王垂杰;;肠易激综合征的治疗进展[A];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第十九次全国脾胃病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C];2007年
2 郑舜华;胥小芳;张正利;;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研究现状述评[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第十三次全国消化系统疾病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1年
3 潘国宗;;肠易激综合征[A];中华医学会2001年全国胃电图和胃肠动力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4 孙亚萍;王化虹;;53例肠易激综合征住院病人临床分析[A];中华医学会2001年全国胃电图和胃肠动力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5 张连枢;;肠易激综合征[A];2006年贵州省医学会消化及内镜学分会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6年
6 袁兵;;203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抑郁、焦虑的调查[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林泳;李瑜元;聂玉强;沙卫红;;微生态制剂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循证临床证据[A];中华医学会第七次全国消化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上册)[C];2007年
8 薛萍;程天江;;肠易激综合征研究的现状与发展[A];2007年贵州省消化内镜诊疗及消化系疾病学术年会资料汇编[C];2007年
9 刘小彦;杨建中;李培凯;侯瑜;苏萍;王敏;王嫱;;肠易激综合征相关的心理与家庭因素调查及危险因素分析[A];中华医学会第十次全国精神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10 支晨阳;周建华;;肠易激综合征的现代临床研究进展[A];中医肛肠理论与实践——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成立三十周年纪念大会暨二零一零年中医肛肠学术交流大会论文汇编[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关春苓;肠易激综合征不可小视[N];消费日报;2003年
2 本报记者 朱晓京 胡晓震;什么是肠易激综合征?[N];沈阳日报;2010年
3 ;肠易激综合征能治吗?[N];中国妇女报;2003年
4 红岩;情绪变化大易患“肠易激综合征”[N];大众科技报;2006年
5 牛超群邋译;药物可一线治疗成人肠易激综合征[N];中国医药报;2008年
6 朱旭东;患肠易激综合征勿服抗生素[N];中国中医药报;2008年
7 本报记者 王璐;“两个结合”消除肠易激综合征[N];保健时报;2009年
8 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 赵保民 (副教授);肠易激综合征[N];家庭医生报;2009年
9 冯立中 刘秋华;临考紧张易患肠易激综合征[N];健康报;2009年
10 北京朝阳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 尚占民;肠易激综合征治疗误区多[N];保健时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丛衍群;乳糖、应激性生活事件对肠易激综合征的影响及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2 余颖聪;肠易激综合征研究分析及诊治新体系的构想[D];浙江大学;2009年
3 刘亮;肠易激综合征在护士和医学生群体以及腹泻型中的相关研究[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5年
4 龙艳芹;感染后肠易激综合征小鼠肠道免疫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5 邢周雄;青少年肠易激综合征和父母养育方式,神经质人格的关系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6 杨崇美;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食物过敏的初步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7 文平;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血清anti-Hu抗体检测及其临床意义[D];北京协和医学院;2010年
8 刘俊康;肠易激综合征CGC致病和AWA治疗的二步效应机制[D];第三军医大学;2002年
9 王利华;肠道感染、精神因素、应激与肠易激综合征[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0年
10 陈吉;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肠粘膜脑肠肽与肥大细胞变化及其Th1/Th2漂移的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秀丽;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与小肠细菌过度生长关系的研究[D];河北联合大学;2014年
2 周德平;肠易激综合征心理社会的综合相关研究[D];苏州大学;2002年
3 田建军;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的研制与考评[D];昆明医学院;2006年
4 刘小彦;肠易激综合征的社会心理因素调查及危险因素分析[D];昆明医科大学;2012年
5 牛庆慧;青岛地区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特征调查及其发病机制探讨[D];青岛大学;2009年
6 张甜;肠易激综合征与个性特征、焦虑、抑郁的相关性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09年
7 张鸣鸣;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焦虑及抑郁症状分析[D];中国医科大学;2010年
8 马玉涛;肠易激综合征与小肠细菌过度生长关系的临床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10年
9 黄盛兰;广西隆安县农村地区壮族人群肠易激综合征的流行病学调查[D];广西医科大学;2015年
10 葛永盛;小肠细菌过度生长与肠易激综合征关系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6173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yixuelunwen/xiaohjib/617354.html